來自MIT的研究人員發現,用光激活腦細胞可以讓人找回喪失的記憶。通過一種稱為光遺傳學的技術,科學家們重新激活了那些被埋藏的記憶。相關結果發表在5月28日的《科學》雜志上。這項研究結果回答了一個神經系統科學領域一直被人爭論的記憶缺失問題。
來自芬蘭的研究者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通過比較正常人與帕金森患者腸道微生物成分特征,發現相比于正常樣本,帕金森患者腸道微生物群中普雷沃氏菌科的豐度發生了明顯的下降。這一發現可能為研究帕金森病的發生提供非常有價值的線索。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運動失調》雜志上。
瑞典學者探討了不同年齡段人群體力活動的頻率和類型對發展為心房顫動(一種心律失常)風險的影響。結果表明,年輕人群在閑暇時劇烈運動與房顫風險增加有相關性,而老年人群步行鍛煉或騎行與風險減少具有相關性。相關論文5月14 日在線發表于《心臟》雜志。
有關瑞典心肺復蘇與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的數據近日發表,目前的研究顯示,在緊急醫療服務到來之前進行心肺復蘇的院外心臟驟停患者30天生存率是未進行心肺復蘇患者的2倍多。該研究結果6月11日在線發表于《新英格蘭雜志》上。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了一類新的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潛在治療靶點,該靶點能夠顯著提高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效果,同時不會引起免疫反應。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La Jolla過敏與免疫研究所細胞生物學分所的卡倫·多迪博士領導完成的,該研究發表在今年5月20日的《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
6月14日是世界獻血日,今年的活動由中國主辦,主題為“感謝您挽救我的生命”。重點是感謝那些通過獻血拯救生命的獻血者,并利用“無償獻血,定期獻血。獻血事關緊要”這一口號來鼓勵全世界更多的人自愿、定期獻血,尤其鼓勵那些健康良好但從未獻過血的人們開始加入到這一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