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雷
我身高173cm,最瘦時九十多斤,最重時一百八十多斤,現(xiàn)在120斤。當體重超過140斤時,我就不斷提醒自己要減肥,但屢屢失敗。期間,既買過“減肥秘籍”類的書籍,也在網(wǎng)上看過無數(shù)“神奇”的例子,還給自己制訂過周密的減肥計劃,但都沒奏效。直到3年前,“不堪”老媽嘮叨,我拍著胸脯說:“不就是減肥嗎?保證一年減60斤!”于是,每天晚上睡覺前想著第二天的減肥,早上起床也想著減肥,居然很自然地節(jié)食、運動,實現(xiàn)了年度目標。
對我來說,理財也一樣。窮人家出身,從上班第一個月拿工資,就提醒自己要存錢。工資從最初的1300元到后來的5000元,可就是無法擺脫“月光族”的命運,即使沒有“月光”,好不容易積攢的,也會在某時段瞬間花光。直到結(jié)婚后,養(yǎng)家糊口、還房貸,才真正開始給自己下任務(wù)、做預(yù)算并記賬,日子過得真可謂“艱辛”,為了不超過一天20元的預(yù)算,甚至一天只吃三碗面。不過,好歹年終存款目標實現(xiàn)了。
誰不向往成功,誰不想有終南捷徑。在努力的過程中,心靈雞湯、成功學的暢銷書都沒少讀,讀的時候熱血噴張,“實現(xiàn)人生價值”“開發(fā)個人潛能”“三個月賺一百萬” “三十五歲前退休”……成功似乎可望、可及。可是在事實面前,我也慢慢相信了“文化批評”:成功學就是現(xiàn)代版的“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chǎn)”,是“21世紀中國最大的毒藥”,只是“利用你對成功的焦慮,讓不靠譜的成功學導(dǎo)師名利雙收”。
當我看到《絕對達成》時,第一反應(yīng)是“會心”一笑;看到“通過使用《絕對達成》訓練方法的人,在短短3個月內(nèi)實現(xiàn)了銷售額增長10倍”的神奇效果時,恨不得還一句“怎么可能?”然而,“自序”中的兩句話,讓我繼續(xù)翻了這本書。
一句是“在生活中,有很多成功的方法,其中流傳千古的名人名言不計其數(shù),但只有10%的人能夠運用這些名言指導(dǎo)自己取得成功。而其余90%以上的人在此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該做什么。”另外一句話是:“了解成功人士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探究他們從尚未取得成功的階段演變到將成功‘理所當然的過程。”而且比喻非常形象:“所謂的方法理論就是我們常用的應(yīng)用軟件,我們本身的素養(yǎng)就是操作系統(tǒng),如果遇到電腦的操作系統(tǒng)有問題,軟件的運行也會不穩(wěn)定。”
多少次下定決心減肥,可一次次放棄;多少次下定決心要旅游,卻一拖再拖;多少次下定決心要看書,卻敗給惰性;多少次下定決心學習,卻各種借口……這是“思維慣性”,是“操作系統(tǒng)”本身的問題,也是“成功學”不成功的原因。回想當年讀博士,曾想3年畢業(yè),后來放寬到4年、5年,導(dǎo)師忍無可忍,“今年必須完成論文答辯,畢不了業(yè)就肄業(yè)。”……最后真神奇地畢業(yè)了。
通過“轉(zhuǎn)換思維方式”,你的目標就能“絕對達成”。“轉(zhuǎn)換思維方式”很簡單,將定向思維“因為A,所以B”里的A和B調(diào)換位置。我豁然開朗,我的減肥成功,我的理財成功,我的博士論文完成并答辯……不都是如此嗎?“成功學”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也許,并不是成功學“軟件”的問題,而是自己這個“操作系統(tǒng)”的問題,在于“定向思維”從一開始就對“成功學”不信任,繼而就承認、接受甚至是悅納了“不自信”的自己。
6大步驟,32大方法,建立絕對自信——摒棄思考噪音——根治借口抱怨——糾正拖延慣性——目標絕對達成。道理很簡單,路徑也很清晰,但《絕對達成》依然只是一本成功學的勵志書,只是一種“軟件”,運行的如何,還得看“操作系統(tǒng)”。不過,作者橫山信弘的提醒值得重溫:“絕對達成不是口號,不是愿景,而是信仰,更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