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和
32歲的劉濤是安徽合肥人,父母是下崗工人,自己是合肥自來水公司的抄表工。想不到的是,他這樣一個普通得有些卑微的人突然成名了,上了許多報紙不算,還走進了中央電視臺。
但讓劉濤成名的不是他的本職工作,而是他的業余愛好:街拍。
剛做抄表工的那陣子,劉濤很是羨慕公司里那些坐在辦公室里的同事,不用日曬風吹地,天天在外面機械地掀井蓋、抄數字、催水費。后來,他想明白了,重要的是怎樣把抄表工這樣枯燥無趣的生活過得有趣快樂。他本來愛畫漫畫,做抄表工前曾畫過一些,而且畫得不錯,還用漫畫“畫”情書,他一個沒進過大學的小子竟“畫”來了一個大學生妻子。可做了抄表工后,空余時間本不充裕,而畫漫畫是要花費很多時間的,且要在安靜的環境中進行。他見身邊有人愛玩攝影,覺得這不但可以替代漫畫,而且比畫漫畫來得快,“咔嚓”一下,一張“畫”就出來了。
根據抄表工挨家串戶的特點,他想到了適合自己的攝影方式,那就是街拍。2010年,他花了3000元買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相機,正式走上了街拍之路。
剛接觸街拍時,劉濤只是漫無目的地拍個體,每天拍5個小時,一年拍了四萬多張,可令他覺得有情趣的不多。后來,他漸漸地認識到,街拍不是筐,什么都往里裝。因此,他每天快門按得越來越少,想的卻越來越多,他很在意閱讀人間煙火中的人情趣味,戲劇性的場景和瞬間的黑色幽默,這些讓他找回了內心久違的興奮和喜悅。
于是,越來越多這樣的人間煙火被劉濤遇見捕捉。
劉濤的街拍時間主要是在中午和晚上8點之前,這樣是為了不影響工作和家庭生活。他的照片里“出鏡”最多的是保安、清潔工、拾荒者。他說,看到他們,就想起了他的父母,生活在底層,收入微薄,生活艱辛,又不被人待見,值得關注。而且,了解這一群人,他自己的價值觀也發生了變化,他再也不想著坐辦公室了,覺得抄表工挺好的,想要一直做到退休。
在圈內,劉濤的相機雖是業余級別的,但他肯吃苦肯鉆研,相機不能變焦,他就移動腳步,還找到各種攝影理論方面的書籍補課。漸漸地,他有了名氣,參加了一些聯展。2014年,他還受邀赴北京參加“三影堂”攝影展,與來自日本、美國、德國等國的攝影師共同展出、交流,這讓他大開眼界。
看了劉濤的街拍照片,網友們紛紛點贊:“這才是人民藝術家,年度最牛街拍!沒有之一!”“野生的攝影大師!”“妙趣橫生,處處是亮點。”可劉濤看后,仍是憨憨地一笑:“我覺得我還是以前的那個我,上班拿個鐵鉤子(掀水表井蓋用)抄水表,下班拿個鐵盒子(相機)掃街,只想給靈魂找一點點安慰。我無法改變命運,但我依然對未來充滿幻想。活在街頭攝影里時,就可以讓自己忘卻生活中的煩惱。”
劉濤的街拍無論是聯展還是發到網上,都是免費讓人欣賞的。有熱心人建議他,趁時下正火賣街拍,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可劉濤拒絕將照片商品化,甚至拒絕了一家國際知名代理機構的登門求購。他說,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街拍的初心是捕捉人間煙火里的幽默情趣,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現在做到了,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