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駱駝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去酒吧點啤酒時,因為忘了戴眼鏡,瞇著眼睛盯著墻上的菜單看了很長時間。即便那些粉筆字有六英寸高,他眼睛睜大后還是看不清楚菜單上的字。他一回頭,在鏡子里看到了自己的樣子,笑著說道:“看我瞇著眼睛的樣子,像不像在狂風中掌舵的船長?”
其實,瞇著眼睛才能看得更清楚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長久以來,我們一直以為其原因在于瞇著眼睛,改變了我們的眼球形狀。事實上,雖然瞇著眼睛確實會改變我們眼睛中晶狀體的形狀,但真正的答案卻并非如此。
我們的眼睛如同相機,其模糊程度大部分取決于眼睛捕捉和處理光的方式。眼睛的晶狀體會將經過它的光子聚焦到視網膜后面的一個焦點上。名為視桿細胞和視錐細胞的特殊受光結構會將這些光子轉換為電磁脈沖,接著大腦會將這些電磁脈沖解釋為形狀、顏色和文本。
眼睛的晶狀體之所以改變形狀,是為了看清或遠或近的物體,然而,晶狀體的彈性卻是有限的。當我們看東西很模糊的時候,通常意味著晶狀體無法準確地將光子聚焦到視網膜后的焦點上。我們正在看的物體發出的光同時也在與視野中的其他物體發出的光競爭,所有這些額外的光線就像聽英語時混入的噪音一樣,它們令我們需要的信號模糊不清。當我們瞇眼的時候,因為減少了來自其他物體發出的光,就相當于屏蔽了一些噪音。
我們瞇眼的行為就像攝影師在給特定物體拍照時縮小相機的光圈。我們可以試驗下,用食指和拇指圈一個小孔,接著將小孔舉到眼睛前看遠處的物體,它并不是一個望遠鏡,但我們正在看的東西就沒之前那么模糊了。瞇眼的時候,眼睛的晶狀體會改變形狀,但如果不考慮眼皮所起的作用的話,這種形狀改變太過微觀,相比于一個小孔所減少的光子來說,晶狀體形狀的改變對視力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當然,解決視物模糊最好的辦法是配一副眼鏡。外出的時候記得戴眼鏡,就不用瞇著眼睛看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