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少年懵懂,課業繁忙,所以當時,我并沒有刻意記下這些教科書以外的字句篇章,比如,“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有誰是你”“給愛我和我愛的人”。
許多年了,它們卻深深鐫刻在我人生的書頁。
只是因為遇見這些文字時,我還年輕啊。
仍然記得那個暑假的夏夜,我坐在家中院子里,雙手捧著一臺收音機。夜風送來播音員的一篇配樂散文朗誦,一字一句,如繁星從天空飄落,在腦海心田排成美麗的圖案:
記不起從前的哪一天,我對你說的第一句話是:不要問我從哪里來。
后來的有一天,我又對你說了最后一句:不要問我到哪里去。
當我提起行裝踏上我漫長的旅程,我猜,我真的不知道,何處是歸宿,何處是終極。
因此,請不要說痛苦,不要說悲傷,那只是一段美麗的逝去在昔日的故事。
……
我確定,那是我并不豐富的人生經驗里聽到的最美妙的說話聲,而終究令我感動并讓我日后一直銘記于心的,是這篇出自女性作者筆下的優美傷感的文字所描繪的心境和故事。作者講述的是自己15歲時離家到偏遠陌生的農村插隊,以及后來流浪遠方的人生經歷。
15歲,正如我當時一樣的年齡。可是,少年心思,以為“流浪”和“遠方”只是同義于瀟灑、浪漫和自由,哪里能想象到其中的辛酸悲苦呢?
于是,那個夜晚,我如鋼鐵被磁石吸引般,記住了那篇配樂散文的題目——《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
也是從那個夜晚開始,我對“流浪”和“遠方”心生無限向往。
以后的許多年里,當命運和生活把我推向旅途和異鄉時,我經常想:那個15歲就離家的人,該是什么模樣?如今她又在哪里呢?
許多年,我不得而知。
許多年,我不得而知的,還有另外一個謎題。
那時我念高中,在一次放假回家的汽車上,我仔細閱讀在學校訂的一份作文報紙。我喜歡上面的文章。
我讀到這樣一段文字:
我把淚水和歡笑留給你;
我把夢和追求留給你;
我把早晨和黃昏留給你;
我把我的一半留給你。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必有你的存在;
必有你成為我的一半,成為我的太陽;
必有你容納我并擁抱我的一切……
多優美多感人的詩句啊——直到我讀到文章的結尾:
就這么走向你,我滿是塵土、滿是疲憊。
就這么奔向你,我淚流滿面、笑容滿面。
縱然不知——
現在有你是誰?究竟有誰是你!?
我無法描述這篇構思奇巧、意味深長的文章帶給我的震撼。青春歲月,誰的心里沒有過一個“你”呢:念了又念的考上大學的目標,夢了又夢的探究世界的野心,想了又想的心中暗暗喜歡的人……“你”,應該就是年輕時的心事和理想吧!
回到家里,我把這篇散文詩剪下來,貼在日記本的扉頁。文章題目叫做:《有誰是你》。
如今,當年的日記本早已隨青春消逝無蹤,唯有那詩句和作者的名字長留心間。
許多年了,我一直想遇見那個名字,問一問他:我這樣理解“有誰是你”,到底對不對呢?
最后一個故事,我想從過去回到現在。
已經有兩年了,我一直在關注一位作家的博客。不久前,他的博客里貼出一篇文章,大意是這樣的——
一位女士,輾轉聯系上作家,想請作家提供多年前發表的一篇文章給她。她說,她想把這篇文章寄給遠方的愛人:初戀時節,她和他因這篇文章而結緣。可是,多年以后,他離開了她,遠走異國。她心傷而不甘,最后,她想找到這篇文章送給他看——癡心的女子,要用他們共同的記憶喚他回頭。
那篇文章的題目叫:《給愛我和我愛的人》。
我不知道她和他會有怎樣的結局,可是當年的我和他們一樣,也曾迷戀過作家的這篇文字——
“愛是一種默契。有時僅僅只是淺淺的一瞥,便能透視你心海所有不曾表白的語言。何況,你為我默默綻放的情愫已足以使我平靜的心難以承載。
知道,知道你已深深地愛我。”
“愛的內涵是給予被愛的人找到自己要的那份從容和幸福,而不僅僅是生活在同一個屋頂之下。所以生活中有兩種愛情恰恰是這樣的:真心愛過的可能沒有結局,一輩子長相廝守的卻可能沒有愛情。”
那時,年輕的我還不懂愛情。可是,也正因為年輕啊,才會對這些關于愛情的文字敏感多思,讓記憶虔誠而深刻。虔誠如那位女士,要用這些文字來挽回幾十年的光陰和情感;深刻如我,即使在多年以后,仍想尋找到寫下這文字的人,看一看當年的他又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豐富了怎樣的閱歷,是否遇到了一個他愛也愛他的人?
我向互聯網和人生的緣分尋找答案。
世間的事情有多么奇妙,你能想象嗎?
《給愛我和我愛的人》的作者,當年那位萬紫千紅的青春美文作家,如今早已轉型為一位成功的傳媒界人士。在他的博客和微信里,經常能看到他“曬出”的他與愛人幸福的合影。
一如多年中,我所想象和祝福的那樣。
那位15歲就離家插隊的女子,在后來的后來,真的去了越發遙遠的地方——萬里之外的歐洲島國。是年輕時那篇關于流浪和遠方的文章,在以后的歲月里一直牽引著她,跨越人生的萬水千山的嗎?
我要送給她遲到的祝愿:如今,她的遠方已經不叫流浪;遠方,也許早已成為她的另一個故鄉。
而那位寫下《有誰是你》的人,我一直沒能查詢到任何關于他的信息——冥冥中,如同他留下的文章題目一樣。
有時我會問自己,在我的青春時代,也曾讀到過或聽到過更多的精彩文字,可是為什么唯有對這幾篇情有獨鐘、歷久不忘呢!?
后來我想,每一顆年輕的心,大概都繞不過一些情結。我理解的情結,就是你在不知不覺中癡迷的情感,而它在不知不覺中關聯并影響你的人生。
少年懵懂,課業繁忙,可是關于流浪、關于夢想、關于朦朧青澀的愛,我知道,你依然情有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