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宋軍橋
溫縣供電公司在近年來實施的供電優質服務提升工程中,創新開展“城區10分鐘經濟服務圈”“農村30分鐘經濟服務圈”和“電力員工家庭周圍150米服務圈”“三圈”供電服務提升活動,為廣大電力客戶提供了一系列親情化、特色化供電服務,贏得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紛紛“點贊”。該公司先后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工人先鋒號”“國家電網公司糾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連續保持“國家電網公司優質服務標桿單位”稱號,社會行風評議滿意度連續12年位居全縣第一。該公司為民服務的先進事跡先后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華社、《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等省級以上媒體報道,塑造了國家電網良好的品牌形象。
持續提升供電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滿足客戶對供電服務多樣性需求,是供電企業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供電服務范圍原則上是以入戶電能計量裝置為分界點,供電企業承擔分界點以上供電設施維修維護責任,但在實際工作中,分界點以下的用電服務需求較多,供電企業該不該提供服務、怎樣開展服務、服務的態度和質量如何都成為關乎供電企業品牌形象的重要問題。溫縣公司認為,供電企業不應當把供電設施產權分界點作為服務的終止點,而要把供電服務延伸到居民家中,才能真正解決好群眾用電“最后一公里”問題,更好地彰顯品牌形象。

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進校園給學生講解安全用電知識。邵明勝/攝

退伍軍人電力服務隊隊員走訪老黨員。邵明勝/攝
1.針對城區客戶開展“10分鐘經濟服務圈”活動。溫縣全境面積481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5平方公里,3萬多用電戶,人口居住比較集中,群眾家庭用電出現的小故障、小問題較多。溫縣公司把城區客戶劃分為五個服務片區,由該公司退伍軍人電力服務隊牽頭負責各片區的供電搶修、維護等服務工作。服務人員在接到客戶故障報修電話后,必須在10分鐘內到達現場。各片區既有分工又有協作,以工作量、群眾滿意度等指標進行考核獎懲。服務對象是城區居民用電客戶、縣級黨政機關、行政事業單位和城區重要客戶,以及全縣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的保供電。服務內容主要是維修客戶電盤及以下線路故障,排查及消除線路的安全隱患,維修用電插座、開關、漏電保護器、閘刀等用電設備,宣傳安全用電常識等。服務方式采取無償服務,材料由用電客戶自備。同時,針對孤寡老人、殘疾人、軍烈屬、退休老干部、貧困家庭、社會團體等特殊群體開展親情服務。服務人員始終秉承“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服務日;一天24小時,時時都在服務中”的服務理念,不分白天黑夜,無論刮風下雨,為群眾提供親情化、差異化上門服務。 2013年5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發通訊《日行善舉13次,八年走完20個長征路》,宣傳退伍軍人電力服務隊為民服務的先進事跡。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等欄目以《河南溫縣:一撥就靈的電力服務隊》為題,《人民日報》以《窗口神兵》為題,先后多次報道溫縣公司優質服務活動。退伍軍人電力服務隊先后榮獲了“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榮譽稱號,第一任隊長韓舉紅榮登第二屆“中國好人榜”。
2.針對農村客戶開展“30分鐘經濟服務圈”活動。溫縣共有262個行政村,由10個鄉鎮供電所分片負責其供用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轄區電力設施維護管理、供用電安全管理、業擴報裝、農網建設改造等業務。此外,對于產權分界點以下的群眾家庭的用電維修搶修,以及突發自然災害應急搶修、特殊群體(“五老”、殘疾、孤寡、留守家庭等)用電服務、工業企業和新上項目用電需求等,由該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牽頭負責。共產黨員服務隊在接到客戶報修電話后,必須在30分鐘內到達現場,并根據設備故障情況分別與當地供電所實施轉移對接服務。幾年來,共產黨員服務隊足跡遍布溫縣農村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先后榮獲“河南省電力公司先進集體”“焦作市優秀青年突擊隊”“焦作市青年安全示范崗”等多項榮譽,其事跡被《河南日報》、河南電視臺、《國家電網報》等媒體宣傳報道。敬業的工作,真情的付出,贏得了群眾“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服務隊”的口碑褒獎,樹立了國家電網社會責任形象。
3.針對電力員工家庭周圍客戶開展“150米服務圈”活動。為及時掌握客戶用電狀況,最大程度滿足客戶用電需求,提升居民用電服務質量,溫縣公司創新開展了電力員工“家庭居住地周圍150米服務圈”活動,要求每位員工以自己家庭駐地為中心,把半徑150米范圍內的居民作為自己的固定服務對象,利用8小時以外的業余時間,主動登門走訪,宣傳電力法律、法規和安全用電常識,了解居民家庭用電基本情況和用電服務信息,及時發現和消除居民客戶家庭用電中的小隱患、小故障、小糾紛、小難題,確保群眾用電無憂。溫縣公司每季度對“150米服務圈”開展情況實施匯總、點評、獎懲,納入全員績效考核,形成常態化工作機制。
4.組織開展特色化電力服務活動。溫縣公司在實施“三圈”服務活動之外,還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服務活動,成為“三圈”服務活動的有益補充。
(1)開展“你辦喜事、我送喜慶”活動。溫縣公司結合“愛心活動”“平安工程”的開展,在普通百姓家庭結婚喜慶之時、商場門店開業之際,實施“你辦喜事,我送喜慶”電力服務活動,主動上門為他們免費提供印有“奉獻愛心,構建和諧”的喜慶大紅燈籠,同時幫助客戶檢查線路、電器安全,把電力員工的愛心送到千家萬戶,拉近供電企業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感情,營造和諧的供用電氛圍。
(2)開展“四百五進六落實”活動和“百日服務萬里行、家庭式服務進萬家”活動。為全面提高供電服務水平,溫縣公司堅持每年定期組織百名中層干部、百名共產黨員、百名退伍軍人、百名共青團員,進農戶、進社區、進企業、進工地、進學校,集中開展“百日服務萬里行、家庭式服務進萬家”活動,義務為客戶整改線路、檢查開關閘刀、檢修電器等。同時,還幫助偏遠農村建立圖書閱覽室、農民健身活動中心,組織干部職工每周定時與客戶、群眾開展籃球、氣排球、乒乓球等文體比賽活動。除此之外,該公司還推出了“電力片警”“電力紅馬甲”“電力先鋒隊”“特色服務隊”等服務舉措,營造和諧的供用電氛圍。
(3)開展工業企業“包保”服務和“駐企一周”服務活動。工業客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更是供電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礎。針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新上項目,溫縣公司實施 “全員包保”服務和“駐企一周”服務。“全員包保”服務的主要做法是:公司干部員工每人包保至少一家工業企業或者新上項目,從項目立項到投運,負責全程用電服務。該公司提出了包增、包量、包安、包修、包運“五包”服務理念,要求包保人提前介入用電項目,包辦全部用電手續,不讓客戶跑腿,確保企業項目用電全程無憂。制定“全員包保”服務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統一制作了包保企業聯系明白卡和包保服務卡,包保服務效果由被包保企業的負責人確認后,列入公司干部員工業績考核。“駐企一周”服務主要包含五個方面:一是上門幫助新投產企業設計供電線路,指導設備安裝,保證安裝質量,加快企業投產進度;二是幫助新投產企業運行人員提前熟悉電氣設備的安全和操作規程 ,督促新投產企業消除電力工程驗收中的遺留缺陷,增強電企之間的信任;三是巡視重點企業的用電現狀及電力架設情況,加大電力消缺力度,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廠礦用電安全無事故;四是對轄區各類企業實施定期和不定期走訪,及時了解生產情況和用電方面的情況,確保出現故障及時處理,確保用電暢通;五是主動了解客戶年、季、月度生產及停電檢修計劃,進行協調,提出平衡意見,盡量做到同步檢修,并義務檢修客戶產權電力線路和設備,最大程度地減少客戶停電損失。
溫縣公司“三圈”服務活動的開展,為廣大群眾、用電客戶解決了大量用電難題。例如,退伍軍人電力服務隊平均每天上門服務13戶,10年服務行程累計50萬公里以上。所做的事情雖小,但在社會上影響很大,成為溫縣公司彰顯國家電網品牌形象的一張名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這種做法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一是關于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的問題。幾年來,溫縣公司在供電服務提升工作中,付出了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供電企業畢竟是企業,是企業就要考慮經濟效益。在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者并重的前提下,對于產權分界點以下開展的服務,是實施義務服務,還是實施有償服務,始終困擾著該公司,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進行認真的研究。
二是關于安全事件責任劃分問題。入戶表計以下電力設施產權屬于用戶,供電公司把電力服務延伸到產權分界點以外,而且開展的是無償、義務服務,加上供電公司維修維護人員沒有這方面的資質,如果發生安全事件,其責任由誰來承擔?事實上,也出現過類似的事件,最終還是由供電公司來承擔安全責任和經濟責任。供電公司開展無償服務的本意是為群眾辦好事,但最終還要為之付出安全上和經濟上的代價,得與失之間如何權衡把握,需要進行深入思考。
三是關于客戶無理需求超出公司承受能力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客戶、群眾把供電企業開展的優質服務當成了“萬金油”,像家庭裝修布線、廠礦車間電力線路安裝等,什么事情都想讓供電企業來干,否則就會對電力服務不滿意,甚至借行風民主評議活動對供電企業投反對票。如何把握好供電服務延伸的范圍、界限和尺度,既讓客戶滿意,又讓供電企業能夠承受,需要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