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魏彥樂
線損指標是供電企業眾多指標中的一項重要指標,其好壞不僅能體現一家供電企業的營銷管理水平,而且能體現一家供電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自2002年以來,孟津縣供電公司把挖掘線損指標作為提升管理的重要載體,幾屆領導班子持續探索開拓,獲得了“國家電網公司線損管理標桿單位”的榮譽,有力提升了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線損是縣級供電企業經營中首先要考慮的因素,特別是售電量不大的縣級供電企業,線損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生存。圍繞著線損管理,孟津縣公司十幾年如一日尋求創新突破,歷經制度管理、計量突破、科技創新三個階段,在完成“抓規范、抓基礎、抓監控”三套組合動作中,實現了內部管理由“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由粗放到精益、由制度到文化的轉變。

加快農網升級,夯實降損物質基礎。許延靈/攝

加強表計校驗,確保計量準確。許延靈/攝
2002年,孟津縣供電公司的線損指標相比一些兄弟縣公司已經處于領先地位,因此不少干部員工沾沾自喜,“小富即安”思想抬頭。時任領導班子分析形勢,決心打破固有思維定式,擯棄慣性觀念做法,在線損管理上下大力氣探索、突破、創新。在這一管理階段中,孟津縣公司的主要做法有五點:第一,抓關鍵少數、抓關鍵崗位;第二,注重線損管理制度和辦法的建立,創建了“四分”線損管理體系,分別下達考核和挖潛激勵兩個指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雙指標”獎懲模式,同時實行目標風險金制度,將與線損有關的電壓合格率、功率因數、辦公自用電等納入考核體系,把每個部門、每個崗位都同線損指標掛起鉤來,改變了以往一個部門獨管線損的局面,提升了全員責任意識;第三,組織大批機關干部對各個供電所“鐵壁合圍”,反復進行營業普查,確保基礎數據準確可靠;第四,加強對各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和“反竊電”工作力度,實行難點部位重點突破;第五,嚴格履行考核激勵機制,剛性執行,確保管理成效。
2006年,孟津縣公司綜合線損由2002年的9.39%下降到4.24%,榮獲“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損耗管理先進單位”稱號,當年國家電網公司線損管理現場會在孟津縣公司召開。
隨著售電量的快速增長,為了得到激勵指標獎勵而片面追求線損低指標的現象在個別供電所出現。面對新情況,孟津縣公司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創新線損管理的指導思想,強調線損特別是臺區低壓線損應堅持綠色線損理念,既杜絕疏于管理、鉆各種空子的虛高數值,又避免好大喜功、以包代管侵害農電工利益的不正常低指標,確定以提高計量技術含量來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干擾。
2006年,孟津縣公司決定從計量表計入手推進降損。首先,從10千伏平東線上試點,開發臺區總表遠抄和負控功能,構建遠抄負控系統,在妯娌新村開展居民機抄試點。其次,與電能表生產廠家聯合攻關,共同研制了獨具孟津特色的遠紅外機抄和電量凍結功能電表。試點成功后,將全縣2380臺配電變壓器的計量裝置進行了升級改造,不僅將以前3天才能完成的抄表任務縮短為半天,而且提高了抄表作業的安全性和數據的準確性。
這一科技成果,打破了線損數據靠手工抄錄計算的傳統,結合原有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實現線損管理流程再造,使孟津縣公司在系統內保持了線損管理的先進性。2011年,該公司綜合線損率由2006年的4.24%降到3.90%。
面對經營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孟津縣公司沒有停滯不前,堅持以科技為支撐點,在創建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先進縣供電企業的基礎上,積極承擔并實施國家電網公司“農網營配調管理模式優化”試點項目,探索農村電網智能建設道路。
近年來,該公司按照“全覆蓋、全采集、全費控”的要求,將遠抄負控和居民集抄納入同一信息平臺,開辟“四分線損”信息化管理新天地,共安裝遠抄負控終端2472臺,系統覆蓋率達80%,其中公用配變實現全覆蓋。同時,建設低壓集抄臺區72個,覆蓋約1.8萬戶居民。此外,該公司將遠紅外機抄技術,經過技術提升,應用于低壓戶表,建設機抄臺區142個,覆蓋兩萬余戶。
該公司加強數據分析,通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將結算日電量直接轉入營銷MIS系統進行線損核算,職能部門、供電所、臺區電工每天都能在電采系統中,分級進行電量、電費、線損核算分析,實現了實際線損向理論計算線損的逐步貼近,使線損管理更科學、更扎實。與此同時,新系統還從技術層面實現了抄、核、收三分離,既使企業經營始終處在良性軌道上,又探索出了一條農電用工管理的新路子。
2015年,孟津縣公司完成綜合線損率3.80%,400伏平均線損率達到5.50%,科技創新推動了企業經營發展的良性循環。
13年間,孟津縣公司通過構建科學的降損體系,實現線損指標持續降低,企業管理水平持續提升。2004年,該公司通過國家電網公司線損管理模式試點單位驗收;2006年,蟬聯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損耗管理先進縣供電企業和河南省縣供電企業線損及無功管理標桿單位稱號;2007年、2009年、2011年,連續3次榮獲國家電網公司綜合管理標桿單位稱號;2010年,通過首批11家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進步先進(縣)供電企業命名;2012年,通過了國家電網公司“農網營配調一體化優化模式試點工程”驗收。如今,伴隨著縣公司取消代管體制,該公司積極強化與省市公司的接軌融合,實現了規范管理水平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