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杜 濤

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這是一個有著精兵強將的集體。7名女性開創性地完成多項試點任務,電費核算、營銷賬務、資金管理等項工作均處于全省領先水平。
這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集體。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巾幗建功文明崗、河南省電力公司財務管理標桿單位等榮譽稱號。
今年3月,該集體又被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稱號。3月20日,筆者走進這個集體——鶴壁供電公司財務資產部,傾聽她們奮斗歷程中的點點滴滴。
一走進鶴壁公司財務部的辦公室,耳朵里就立即灌滿了鍵盤的敲擊聲和打印機此起彼伏的走紙的聲響,7名工作人員都在埋頭忙碌,緊張有序。
“在大家的印象中,財務工作可能就是記記賬,做做報表。其實,對我們來說,記賬只是很小一部分,工作的最大頭就是財務管理。”鶴壁公司財務部主任李保榮告訴筆者,“細分起來,財務管理包括預算、資金、電價電費、財稅、工程財務、財稅集合等十幾項。目前,按照“三集五大”財務集約化的新要求,賦予財務工作的任務更重了。”
拿工程財務來說,從項目的前期立項、招標、設計,到施工、竣工、結算等,工程的全過程財務都要參與,涉及十幾個部門,而且工程流程很長,一個工程最少要一年半載。“公司一年之中同時進行的工程大大小小有幾十個,每天經手的單據達100多份,任務之大、工作量之多可想而知。”
財務工作的規律是月底結賬,月初出報表,“一般情況下,我們元旦、五一、十一的假期肯定都沒有,如果遇到其他節假日在這幾天,也是不能休息的。”資產管理專責白璐調整了一下護腰的松緊,接著說道,“財務換系統的時候,調試工作比較多,全部門從10月份開始就全月無休,一直到1月份報完年報。雖然加班有些辛苦,但是也很有成就感,你做的東西就實打實地擺在那里,我們是痛并快樂著!”
她們7人不僅僅是財務部成員,同時還是鶴壁公司“綠絲帶”青年志愿者。結合公司行業特點,她們以服務電力客戶、扶貧救助、扶幼幫學等為重點,照顧孤寡老人、關愛孤兒。6年來,共參加助學、幫困、敬老等公益活動160余次,還長期幫扶淇濱區鉅橋鎮紅星小學的留守兒童。
提起去年公司獲得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財務管理標桿單位一事,李保榮依然十分激動:“財務管理對標涵蓋了財務預算、會計核算等8項大指標,50余項小指標,每個指標每月一考核一排名。”
相比省內其他城市,鶴壁的用電量、經營收入遠遠排在后面,于是,她們就在管理上下勁兒,提前完成工作任務,保證數據準確無誤,連續數月在考核中名列前茅,最終成為省電力公司財務管理標桿。
“李主任平時對我們的要求很高,定期組織我們參加業務學習,主要涵蓋保障資金安全、規范電價管理、加強工程財務全過程管理等方面內容。”鶴壁供電公司財務部員工白璐對筆者說。在李保榮的帶領下,現在,這支隊伍中有公司財務專家人才1名、高級會計師3名、注冊會計師1名。
2011年,鶴壁供電公司在省公司系統率先成立農電財務集約化管理中心,創新開展農電財務集約化工作,兩個縣供電公司的各項工作與鶴壁供電公司同標準同考核,實現了“鶴電一體化”發展戰略。
目前,財務部7名女性同心協力,開創性地完成多項試點任務,電費核算、電費回收、營銷賬務、電費資金管理處于全省領先水平,先后榮獲省電力公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河南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優秀獎1項,樹立省電力公司同業對標典型經驗2項。
“公司財務有30余項工作內容,我們7個人個個身兼數職,一坐就是一天,延長工作時間,犧牲節假日是常事。”鶴壁供電公司財務部副主任喬淑賢說,“尤其到月末、月初是最忙的時候,連續幾天干通宵也不足為奇。”
“去年,我們在省里搞創優工作,晚上11點多在整理材料時,發現有個數據需要補充,我急忙給李彥梅打電話,大半夜的,她又騎電動車趕回單位,把數據核算好發給我們,回到家時已是凌晨兩點多了。”李保榮說,有人說她們是一群女漢子,她覺得名副其實。
“我們幾個都是70、80后,大部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財務部員工李彥梅說,自己工作忙,愛人又在浚縣上班,上六年級的兒子早已學會自己做飯,習慣自己在家,懂得照顧媽媽。一天,李彥梅下午3點要到省里開會,火車票是1點多鐘的。她中午一直忙到12點半才到家,此時,兒子已經給他煮好了餃子,她往飯盒里裝了些,就急忙趕往高鐵站。“在車上吃著兒子煮的餃子,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覺得虧欠他太多了。”說著,李彥梅將頭扭向一邊,擦去淚水。
員工左麗艷的孩子才三歲,自己幾乎沒有帶過,都是公公婆婆帶。“孩子好幾天不見我都不想我,問媽媽會干啥,孩子會說,我媽媽會上班。”說到此,左麗艷眼圈紅紅的。
“還有人說我們是女漢子中的女漢子,我覺得是。”李保榮說完爽朗地笑了起來。她們既是默契嚴謹的“女漢子”,也是溫柔耐心的“女人花”,總是認真審核每一張票據,也逐一耐心解釋簽字、蓋章的項目,避免給辦事人員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一張張票據記錄著公司發展的歷史,一個個數字見證著公司光輝的歷程。她們是鏗鏘玫瑰,在平凡的崗位上,依然綻放出不平凡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