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平 唐鳴放 郝汗青 胡琪曼 田瀚元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重慶 400045)
引言
重慶市是農村人口眾多的直轄市,在“十二五”期間被列為全國城鄉統籌改革示范區,肩負著在西部地區加快新農村建設、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大使命。目前開展了農村住宅調查和節能優化設計等方面的研究。通過對各項節能優化措施進行研究分析、探討,總結出適用于重慶新農村典型民居建設的最佳設計參數[1]。采取現場踏勘和發放調查表相結合的形式,調查了重慶市欠發達地區農村住宅現狀、人口、收入構成、村民意愿等,總結出新農村住宅設計的基本原則[2]。此外,還需要開展農村住宅現狀、用能情況、冬季采暖措施等做進一步的調查了解;農宅室內熱環境主觀感受的調研能大概評價農宅的保溫能力以及農戶對于低溫的適應程度,這對于新農村住宅在保溫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調查地點和內容
在重慶市新農村建設中,江津區是“十二五”期間新農村建設示范基地,要建成農民新村120個以上,新建巴渝新居1.5萬戶以上,改造農村危舊房1.5萬戶以上,異地搬遷、生態移民5萬人以上,因此選擇江津區農村住宅進行熱環境調查。
重慶市江津區位于長江上游,山峽庫區尾端,渝川黔三省(市)交匯接壤地帶。距重慶主城區46公里,成都340公里,遵義170公里,是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和經濟走廊,是重慶直轄市渝西經濟走廊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江津區的氣候狀況與重慶相似,但綜合指標優于重慶主城區。此次調查的地點位于江津區的三個村鎮,即:蔡家鎮鴛鴦村、吳灘鎮朗家村、慈云鎮涼河村,其位置如圖1所示。
調查內容:在三個村鎮各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農村住宅20戶共60戶進行基本情況問卷調查,調查時間為2013年12月-2014年1月,是重慶冬季最冷季節,最低日平均溫度為5℃左右。
2.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的內容包含四個方面;住宅建筑狀況、居住人員情況、生活用能現狀、室內熱環境主觀感受等,采取上門走訪,住戶回答,調查人員記錄的方式進行調查。
2.1建筑狀況
在調查的60戶農村住宅中,全部為獨戶自建房屋,其中二層樓房占85%。在這些農村住宅中,建筑面積小于100m2的農宅占5%、100m2-200m2的占62%、大于200m2的占33%,建造年代在1980年以前占12%、1980-1990年之間占12%、1990-2000年之間占28%、2000年以后的占48%。可以看出,調查的農戶住宅大部分在近20年內修建,建筑面積主要集中在100-200m2。
建筑圍護結構中,屋頂形式以坡屋頂為主,約占2/3,其余為平屋頂,主要材料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板。建筑墻體材料以實心磚墻為主,約占86%,有少量的石砌墻和生土墻。在建筑窗戶材料上,木框單層玻璃窗占55%,鋁合金單層玻璃窗占45%。總的來看,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都比較差。
2.2居住人員狀況
調查農戶的家里常住人員狀況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全家人都在農村,小孩在外讀書的家庭占45%,因為江津是重慶主城區糧食蔬菜供應的主要補給地,家里的青壯年都在村鎮附近就業,既可以保障生活來源又可以照顧家里老人;另一類是青壯年外出打工的家庭占55%,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年人,生活來源主要是靠外出打工兒女寄錢回家,也有一部分老人在家務農并在當地村鎮賣菜以獲得生活來源。
2.3生活用能現狀
調查中發現,重慶江津地區農村生活用能呈現了多樣化的趨勢,不同經濟條件農戶的生活用能方式也有所不同。調查的農戶家里幾乎都有常見的家電設備,如電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電飯鍋,甚至還有部分農戶擁有空調。使用天然氣的農戶占33%,大多是農戶住宅緊鄰城鎮天然氣管網的附近。大部分農戶家里都留有燒柴灶,燒柴做飯還是當前農村最普遍的炊事方式,約占82%。還有5%的農戶使用了自建的沼氣,3%的農戶家庭用上了液化氣,37%的農戶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說明當地農村具有太陽能資源利用潛力。
2.4室內采暖措施及熱環境主觀感受
在調查的60戶農村住宅中,安裝了空調的農戶占55%,說明這些農戶具有主動改善室內熱環境的條件,但農戶反映冬季很少使用空調采暖。調查表明,冬季采用空調取暖的占7%、電熱器取暖的占3%、傳統炕灶和炭火取暖的占14%,絕大多數農戶未采用取暖措施。人們普遍穿戴厚衣服保暖。
通過調查農戶對冬季室內熱環境的主觀感受,將結果劃分為三種程度:很冷 (不能接受,影響生活)、較冷 (可以接受,但不影響生活)、不冷 (完全可以接受,不覺得冷),統計出三種感覺的人數所占比例為47%、32%、21%,說明農戶對于冬季室內環境的普遍感覺還是冷。在調查人群中,中青年人占27%,老年人占73%,不同年齡對室內環境的主觀感受不同,如圖2所示,老年人更感覺冷。調查說明,農村住宅冬季室內熱環境亟待提高和改善。
3.結語
調查統計得出,重慶江津地區被調查的60戶中有一半的農村家庭青壯年在當地務工或者村鎮企業打工,大部分農戶家庭較富裕,都有常見的家電設備,約有半數的農戶住宅安裝了空調,2/5的農戶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還有一些家庭使用了沼氣。表明在農村住宅中的太陽能利用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江津地區農業經濟較為發達,半數以上農戶擁有空調,目前多在夏季使用,冬季幾乎不利用空調進行采暖。今后隨著經濟進一步發展,農戶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將會使用空調冬季采暖,冬季能耗將會是一個問題,應考慮農村建筑節能。
[1]劉猛,張會福,粟珩,詹翔,重慶新農村典型民居的節能性能,土木建筑與環境工程2014第36卷第二期
[2]劉翔,姜愛兵,重慶市欠發達地區農村住宅的實態調查研究,山西建筑,第34卷第3期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