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家庭農場是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農業的有效抓手,也是適合當前農村生產力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14年,中共江西省委一號文件提出要“積極發展家庭農場和合作農場,加強管理指導、培訓教育,加大技術、資金等支持力度?!睘榱俗屪x者,尤其是想從事家庭農場經營的朋友們更好地了解家庭農場的相關知識,本文介紹了家庭農場的概念、意義以及設立家庭農場的基本條件等方面的內容。
一、家庭農場的概念
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其主要特點如下:
1.家庭農場的名字是舶來品,是外來名詞,但其形式與內容在我國卻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
2.發展家庭農場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農業生產的商品化,具有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化特征,也即家庭農場具有以提高生產效率和增加經濟效益為目標的特點。
3.發展家庭農場主要是利用集約化、專業化、標準化的手段來從事農產品生產。
4.發展家庭農場的結果是使農業收入成為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5.家庭農場的性質是一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二、理解發展家庭農場的現實意義
1.發展家庭農場有利于整合農村閑置土地,提高土地產出率,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國家糧食安全。
2.發展家庭農場有利于應用先進的良種、良法、農機作業等現代農業科技,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
3.發展家庭農場有利于農業標準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4.發展家庭農場是推進科教興農,培育新型農民的有效手段,有利于留住或吸引更多的有志于從事農業經營的各類人才。
5.發展家庭農場是實現農業集約化經營,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
6.發展家庭農場有利于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家庭農場能有效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合作、監督、激勵以及農產品追溯等問題。
三、認清發展家庭農場的歷史作用
1.發展家庭農場在我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過程中起到基礎性作用。
2.發展家庭農場在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中起橋梁作用。
3.發展家庭農場在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民轉變過程中起保障作用。
4.發展家庭農場在由分散性、盲目性、粗放性農業向組織化、計劃性農業轉變過程中起到引領作用。
四、家庭農場的認定原則和設立條件
(一)家庭農場的認定原則
1.家庭農場成員的勞動生產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要相適應。
2.家庭農場要能實現較高的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
3.家庭農場要能確保經營者獲得與當地城鎮居民相當的收入水平。
(二)家庭農場的設立條件
1.家庭農場的場主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農業經營能力。
2.家庭農場必須擁有一定規模且合法的經營土地面積,包括自我承包和依法流轉來的土地(簽訂了經有關部門鑒證的農村土地流轉合同及相關證明材料)。
3.家庭農場的場主必須擁有農業生產和經營所必須的自有資金。
4.其他必須的條件:如較長的土地流轉期限、相對集中連片的土地、足夠的農機具、良好的生態環境、可追溯的安全標準體系、穩定的銷售渠道等。
五、家庭農場的申請流程
1.專業農場申報人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2.專業農場認定申請及審批意見表。
3.土地承包合同或經鑒證后的土地流轉合同及公示材料(土地流轉以雙方自愿為原則,并依法簽訂土地流轉合同)。
4.專業農場成員要有出資清單。
5.有符合創辦專業農場發展的規劃或章程。
6.其他需要出具的證明材料。
持以上材料,您可先到村委會、鄉(鎮)政府對申報材料進行初審,初審合格后報縣農委農經部門復審。經復審通過的,報縣農業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后,由其認定其專業農場資格,做出批復,并推薦到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
(江西 褚敏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