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豐豆
日本人視工作勤懇為美德,但是有些企業借此故意延長勞動時間,加大勞動量,造成員工疾病或自殺等嚴重的社會問題,甚至出現“過勞死”的現象。因此,日本厚生勞動省決定從18日起,將過度加班的“血汗企業”列入黑名單。
據日本NHK新聞網18日報道,厚生勞動大臣鹽崎恭久在全國勞動局長參加的電視會議上表示:“為了應對大企業讓員工非法長時間工作的狀況,只要發現其對非法長時間工作現象置之不理且情節惡劣的,都將受到將該企業納入名單并公布的處分。”也就是說,從18日起,只要是迫使多數員工違法長時間工作,每月加班超過100小時,受到政府警告達到3次的“血汗企業”,就將被公布于眾。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厚生勞動省的目的是改善工作環境,為日本企業職工過于繁重的工作減壓。厚勞省資料顯示,2013年共有112873家企業受到改善勞動時間和工作環境的警告,其中有1043件受到法律簡易起訴,但是這些企業的名單并沒有公布。而在日本民間團體公布的“黑名單”中,2014年上榜的有著名跨國公司理光(RICOH),電器公司山田電機株式會社等。
盡管厚勞省顯示出要改善企業職工工作環境的姿態,但《日刊現代》認為,這樣并不能消滅“血汗企業”。為避免被厚勞省點名,一些企業采取篡改或者模糊勞動時間的方式蒙混過關,還有的企業逼迫職工把工作帶到家里去做。《日本經濟新聞》就揭露,一些企業篡改勞動時間,厚勞省要確保新措施取得切實成效并不容易。▲
環球時報201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