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經濟法起源的現代憲法基礎

2015-05-19 10:04:45廖呈錢

摘要:

目前學界關于經濟法起源原因的研究,要么是從部門法起源的一般規律,要么是從經濟自由和壟斷這一經濟發展的悖論出發來論述的,并沒有對經濟法起源原因中的憲法基礎給予應有的關注和重視。然而,現代憲法所持有的對私權神圣觀點的質疑和限制,以及使近代憲法中的自由主義思想受制于社會公共福利的觀點,為經濟法社會本位理念的誕生提供了基礎性的作用;現代憲法中對于弱勢群體的保護和關于社會福利權的規定是經濟法實質正義理念的基礎。

關鍵詞:經濟法起源;現代憲法;經濟法基本理念

中圖分類號: D912.29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6720539(2015)03005807

經濟法的獨立地位之所以面臨巨大的爭議,當然有其作為最年輕法學學科所導致的人們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尚需時日的原因,但更為重要的是目前經濟法的基本理論相對于民法、行政法等傳統學科還顯得不足,甚至在某些方面缺乏深入的論證。而要使經濟法能夠真正站得住腳,就不僅僅是從事具體制度的研究(當然具體的制度研究也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加強基本理論的研究。一門學科歷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經濟法學以及經濟法要想站得住腳,就必須重視對經濟法歷史特別是起源問題的研究。另一方面,從近代民主制度確立開始,憲法就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國家內部最高的法律,而且“無論國家制度之間有什么樣的差異、國家發展水平如何不同,憲法都是人類尋求共性與追求和諧的‘共同語言”[1],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一個部門法要想獲得合“法”性就需要其憲法依據。綜合上述兩個方面的原因,對經濟法起源中的憲法基礎進行分析就顯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它是經濟法基礎理論的自我充實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是研究憲法間接適用的要求。經濟法起源的憲法基礎表現在不同層級的不同方面,因而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經濟法的基本理念是其內在靈魂和內在精神,故這里從經濟法基本理念入手分析經濟法起源的憲法基礎。

一、經濟法起源原因的研究現狀

目前學術界對于經濟法起源原因的具體因素以及經濟法與憲法關系都有比較詳細的論述,但是關于經濟法起源原因的憲法基礎分析基本上處于缺失狀態,只能在經濟法起源原因、經濟法與憲法關系以及經濟憲政的論述中依稀見到其身影。

(一)經濟法起源原因的研究綜述

在梳理學界關于經濟法起源原因的分析之前,必須先對經濟法是何時產生這一問題的研究進行歸納。目前關于經濟法起源于何時大致形成了三種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第一種觀點是經濟法古已有之的古代經濟法觀點。持該觀點的學者認為,經濟法產生于古代,經濟法的產生并不依賴于經濟法概念的提出以及經濟法獨立法律部門的確認,“因此,不論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都有各自的經濟法。當然,在不同的社會制度的國家,經濟法的本質、內容和作用是各不相同的”[2]。第二種觀點認為,古代經濟法是單純從法律條文、法律規范的角度來考察的,這與以部門法劃分角度來定義的現代經濟法是不同的概念,“經濟法作為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它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古代‘諸法合體的法律體系中去,但是……作為部門法劃分意義上的經濟法,則是在人類進入到資本主義社會以后發展起來的,也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背景下,經濟法才能成為一種獨立的法律力量登上法律的舞臺”[3]。第三種觀點認為,現代經濟法是在壟斷資本主義之后才產生的現象,當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之后出現了諸如托拉斯、消費者權利等一系列傳統法律特別是民法無法解決的由市場缺陷所帶來的問題,對市場缺陷的規制呼喚新的部門法的產生,“現代經濟法是以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對壟斷現象的規制為歷史契機,發軔于現代市場經濟的法律現象”[4],“經濟法產生之初的直接目的就是對不正當競爭及壟斷行為進行調整和控制,其產生意義在于對傳統法律調整功能的不足給予必要補充”[4]8。

基于對經濟法起源時間的不同認識必然也就會形成對經濟法起源原因的不同觀點,總體而言,學界關于經濟法起源原因的研究也相應地形成了三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從經濟基礎、法制前提和思想條件三個方面論述了古代經濟法產生的原因,認為“奴隸制生產關系的總和是經濟法得以在奴隸制度國家產生的經濟基礎……奴隸制國家為了行使管理經濟的職能,陸續制定或認可了一系列經濟法律規范,這是經濟法得以在奴隸制國家產生的法制前提……奴隸制國家的立法者對于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需要制定或認可相應的法律規范有了基本的認識,這是經濟法得以在奴隸制國家產生的思想條件”[5]。第二種觀點從客觀基礎、社會經濟原因、政治原因和法律原因四個方面來解釋現代經濟法起源。這種觀點認為,經濟法的“客觀基礎一般表現為‘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兩個方面……商品經濟的高度發展在客觀上促進了以國家干預為己任的經濟法的興起……國家出面干預經濟的客觀必然性導致了經濟法興起的客觀必然性……人們渴望以法治化國家為其生存空間的心理促進了經濟法的興起”[3]34-43。第三種觀點從市場失靈的克服和國家經濟職能的演變這兩個方面來說明壟斷時期經濟法產生的原因,經濟法“產生的直接原因是自由市場經濟條件下基于克服市場缺陷所產生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法律需要”[4],“經濟法正是國家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與功能日趨突出時所應運而生的新興法律部門”[4]7。

(二)經濟法與憲法關系研究綜述

目前關于經濟法與憲法關系的論述大多仍然停留在部門法與憲法關系的普遍性論證思路和模式上,得出“經濟法是憲法有關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則在國家經濟調節和管理活動的具體化”[6]的結論。關于經濟法與憲法關系的另一種更深刻的理解便是經濟憲法學的提出,經濟憲法學從構建一門學科的高度對經濟與憲法的最一般的、最基本的問題進行了系統的闡釋,認為“當代中國轉型時期的經濟體制改革、經濟立法、經濟政策、經濟行政乃至‘涉經濟性的司法都與憲法休戚相關”[7],并且作者在其著作中論述經濟憲法學的歷史源流時專門論述了德國《魏瑪憲法》和德國《基本法》與經濟憲法的關系。基于“政治需要憲政制約,經濟同樣需要憲政關懷”[8]的認識,有學者提出了和經濟憲法學的概念表達相類似但是含義不同的經濟憲政,由于市場本身所具有力量的不足導致經濟自由秩序不能單純依靠市場而獲得,經濟憲政的目的就在于重建經濟自由秩序。提出經濟憲政觀點的學者在提到“經濟法國家觀念的嬗變”的時候分“經濟形態的類別化”、“國家中立與有限政府”、“國家干預與有效政府”這樣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后兩個方面就間接地論述到了經濟法起源中的憲法基礎——作者區分了自由經濟時期和市場經濟時期國家角色和憲法理念的不同,以及在這不同角色定位和理念下國家對于經濟正義的不同理解和追求。endprint

二、經濟法起源原因中憲法基礎分析的缺失

從上面梳理中我們不難發現,在有關經濟法起源原因的分析中并沒有對其中的憲法基礎給予應有的關注。認為古代就有經濟法的觀點,不管這種觀點是否合理,但由于其對于經濟法的起源時間定位于奴隸制社會,其自然不可能在經濟法起源原因中給憲法留下任何的位置。認為經濟法是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之后才產生的觀點,對于經濟法起源的解釋是從部門法起源的一般解釋模式出發來論證的,這種觀點高度且全面地概括了經濟法起源的原因,但是其雖然提到了法治思想卻并沒有涉及經濟法起源的憲法原因分析。而認為經濟法是壟斷資本主義才形成的觀點,其在解釋經濟法起源原因的時候主要是從市場失靈導致壟斷從而破壞了市場的秩序,而傳統的法律部門無法面對這一新的現實挑戰從而需要新的法律部門,同時政府職能演變也為新的法律部門的出現創造了條件,這種分析模式更多地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經濟法起源的原因,只有在政府職能演變中隱約論及了其中的憲法基礎但是卻沒有能夠明確地提出。

在經濟法與憲法關系的分析中,傳統的論述得出的是一般部門法與作為根本法的憲法之間的關系,并沒有對于經濟法起源的憲法基礎進行格外的關注。經濟憲法學就如其作者在其副標題上所寫的“轉型中國經濟權利與權力之博弈”,其重點在于構建獨立的憲政經濟學學科從而解決我國經濟改革中所面臨的憲法問題,并沒有把文筆過多地著落在分析經濟法起源中的憲法基礎。經濟憲政的提出者雖然在其具體論述中依稀含有對經濟法起源中的憲法基礎的分析,但是并沒有明確提出這一問題并進行具體分析,更為重要的是其重點在于建構經濟法的哲學基礎,因而自然也就不會專門論述經濟法起源的憲法基礎。

以上的學術研究不可謂不精深,其對于全面把握經濟法起源的原因、理解經濟改革中的合憲性問題以及完善經濟法的哲學基礎都具有重大的學術和實踐意義,但是由于其論述的重點并不在于分析經濟法起源中的憲法基礎,故而對這方面的關注就出現了缺失。任何學科都不是空中樓閣,都有其賴以產生的因素,對于這些因素的研究是該學科學人必須面對的問題。而作為法學學科,不僅要研究其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因素,更為重要的是要研究其起源的憲法基礎,因為從近代民主制度確立以來憲法便成為了萬法之母——幾乎所有法律的第一條都明確地寫明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所以分析一個部門法(特別是近代意義上的部門法)起源中的憲法基礎既是該部門法的學科史應該解決的問題,更是該部門法能夠立足的重要原因之一。經濟法要想成為一門當之無愧的法律學科而不被人們認為是經濟學的附屬或者民法與行政法的大雜燴,分析其起源中的憲法基礎也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經濟法起源中的憲法基礎分析——以經濟法的基本理念為視角

經濟法的起源時間大概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段時間,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時間段里,憲法理念和立憲實踐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轉變——憲法學界普遍認為在這段時間的1919年德國《魏瑪憲法》和1918年蘇俄憲法的頒布將憲法的發展分為近代憲法和現代憲法兩個時期。這種時間上的吻合并不是出于歷史的巧合,而是因為現代憲法對于經濟法的產生特別是經濟法基本理念的產生具有基礎性的作用(1),由于德國是經濟法的母國并且對大陸法系國家的經濟法具有極大的影響——其典型特點是經濟法最開始表現為經濟扶植法,而美國是有經濟法之實而無經濟法之名的海洋法系國家的典型代表——其典型特點是經濟法最開始表現為競爭法或者反壟斷法,所以后文以這兩個國家為主要論述對象。

(一)經濟法的基本理念

理念一詞并非漢語所固有的詞匯,而是一個舶來品,一般認為其是“日本人在引進西方學術、文化、制度時由德語中的idee翻譯(意譯)而來”[9]。而隨著理念一詞在社會科學領域的廣泛使用,其含義并沒有如想象的趨于統一而是眾說紛紜,江山教授將其概括為五個方面的含義:“內在精神,直至最高本體”、“被理解的東西或定在”、“知識論”、“歷史的成長”以及“哲學問題的解釋和解決”,并認為“法理念既是具體法形態的內在,同時也是法之本體的存在”[10]。基于對理念和法理念的認識,我們認同“經濟法的理念是人們對經濟法的應然規定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認識和追求,是經濟法內在精神最為集中的體現和反映,是指導經濟法活動的最高原理,對經濟法的價值、原則及指導思想等具有決定性作用,是經濟法諸范疇中最上位的概念,是經濟法的靈魂”[11]。從這一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經濟法理念對于經濟法的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經濟法理念不僅僅是關系到經濟法學科以及經濟法律實踐未來方向性的事物,同時也是考察經濟法起源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就如法理學對于法的理念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觀點一樣,關于經濟法的理念到底是一元還是多元、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一直沒有能夠形成共識。仔細梳理學界目前關于經濟法理念的不同觀點,我們可以發現有兩個理念是被提及得最多的:社會本位和實質正義。當然,由于各個學者用語習慣的不一致往往也使用相似的詞匯表示相同的意思,比如社會本位就被有些學者表述為社會整體利益觀、社會整體利益、社會責任本位等,而實質正義也有人將其表述為實質公平正義。社會本位和實質正義這兩個概念在經濟法理念中出現頻率最高并不是出于學者們用語的偶然,而是因為這兩個概念基本上能夠概括經濟法基本理念的具體內容。

從上文中對于經濟法理念的定義我們可以得知,經濟法的理念是經濟法內在靈魂和內在精神的體現,是經濟法之所以被稱為經濟法的關鍵因素,而社會本位和實質正義恰恰能夠體現經濟法的這種內在靈魂和內在精神。社會本位是相對于國家本位和個人本位而產生的一個概念,縱觀整個人類文明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清晰看見,人類其實經歷了從國家本位到個人本位最終走向現在的社會本位這樣的一個歷程。在文藝復興之前,個人權利受到極大的壓制,個人生活在強大的國家(在西方還包括教會)的陰影之下,這個時候的主流價值是國家本位,而個人權利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文藝復興提倡人的個性解放、個人獨立、重視人的價值,在此之后,個人權利被提到一個空前的位置,這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個人權利急速膨脹甚至出現了異化的現象,這段時間呈現出典型的個人本位;隨著社會的發展、利益的分化,個人權利異化越來越嚴重,加上個人權利并不能單純依靠個人而獲得,這個時候社會的整體功能優勢開始顯現,伴隨著這一趨勢的是社會利益的凸顯,于是社會本位便應運而生了。傳統的部門法無法應對社會本位對于法律的訴求,經濟法的產生便是為了順應這一變化,同時在以后的經濟法的理論和實踐中都體現著社會本位。endprint

實質正義是與形式正義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傳統的法律特別是民法注重個人的抽象人格平等以及機會均等,這主要是由于反對封建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基于身份而天生不平等所倡導的“人人生而平等”以及要求擺脫封建教會束縛的個人主義思想的必然反映,同時由于當時經濟和社會關系相對簡單,個人可以憑借自身的行為實現其自身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大多數要求。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諸如經濟關系日趨復雜、經濟組織日益龐大導致壟斷出現、消費者以及弱勢群體權利的提出、經濟和社會權利日趨重要等社會問題,這些問題使得如果繼續堅持形式正義的話將會由于法律主體的個人能力、經濟地位等存在的廣泛差異最終產生不正義的結果。上述問題的出現以及傳統法律無法有效地解決是經濟法起源的重要原因,所以經濟法產生于社會追求實質正義的需要并且始終將實質正義作為其追求的目標。綜上,我們認為社會本位和實質正義才是經濟法的基本理念。

(二)社會本位的現代憲法基礎

如果從權利發展的歷史來分析,憲法經歷了個人權利立憲、政治權利立憲和社會與經濟權利立憲這三個階段[12],而現代憲法就是社會與經濟權利立憲的產物。個人權利立憲時期的憲法主要針對的是公民個人的自由權利,保護的主要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和財產權利;政治權利立憲主要是為了滿足公民對于參與政治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這個階段保護的主要是以選舉權、被選舉權為核心的公民在政治領域中的權利;而社會與經濟立憲主要是為了保障公民的勞動權、受教育權、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利。個人權利立憲主要針對的是公民個人生活領域,政治權利立憲主要針對的是公民的政治生活領域,而經濟和社會權利立憲則主要針對的是公民社會和經濟生活領域。傳統法律(憲法)基于經濟獨立造就人格獨立的觀點對私權特別是私有財產進行了嚴格的保護,奉行著私權神圣的理念,在這種背景下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便是原子式的個人本位。在社會和經濟權利立憲的現代憲法時期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傳統的私權神圣觀點受到質疑,私有財產開始受到限制,使得近代憲法中的自由主義思想受制于社會公共福利。現代憲法對于私權神圣的否定是一種辯證的否定,而不是不重視私權的保護,對私權的限制也不是為了回到專制社會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情況。這種質疑和限制主要是滿足社會公共福利的需要,而公共福利正是國家為了應對社會化的法律訴求而采取的憲法措施。現代憲法甚至認可基于社會公共福利而對私權的限制可以及于作為憲法基石的基本人權,即現代憲法“在保障人權的同時,也承認為了公共福利而給以的限制”[13]。憲法對于私權的限制粉碎了從文藝復興以來的個人本位思想,對于社會公共福利規定則是粉碎個人本位之后法律(憲法)對于新的理念的直接反應,這種新的理念便是社會本位。為了充分保障社會福利權的實現從而最大限度地體現社會本位這一新的理念,現代憲法改變了傳統意義上對政府要求“管得越少越好”的觀點,轉而要求政府“既是受到制約的又是能動進取的——也就是說,既能積極促進社會福利,與此同時,又不陷入僅僅在其組織得最好的公民之間分配利益的專制之中”[14]。現代憲法這種以限制私權、保障社會公共福利的社會本位思想是作為經濟法基本理念的社會本位的直接憲法基礎,并且這種憲法基礎不僅僅表現在具體的憲法制定上,還表現憲法的基本理念之中。

經濟法的起源由于不同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以及政治經濟關系的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起源模式[15],而作為經濟法基本理念的社會本位的憲法基礎當然也隨著經濟法起源模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以德(日)為代表的經濟起源模式中,經濟法最開始是作為經濟扶植法而起源和存在的,這種起源模式下的社會本位主要表現在政府面對經濟落后的現實為了早日實現經濟現代化以及一戰后為了早日恢復經濟而采取了一系列經濟扶植措施,比如保護壟斷組織卡特爾、推行工業振興計劃等(2)。德國《魏瑪憲法》中關于聯邦立法權的一些規定就是這些具體制度的憲法基礎:“勞工法,工人及雇工之保險與職業介紹”(第7條第8項)、“天然寶藏,經濟企業之社會化,及公共經濟之生產、供給、分配、定價,與其按照集體主義之組織”(第7條第13項)。同時《魏瑪憲法》以專章的方式來規范“經濟生活”,并且這些規范的指導思想并非是傳統的經濟自由主義,而是德國人所謂的“混合型經濟憲法說”——“人們試圖用國家干預主義,在經濟自由主義和完全經濟社會主義之間找到一條折衷道路”[16],這“充分反映了該憲法以社會服務為宗旨的經濟行政思想”[16]。也正是因為如此,《魏瑪憲法》被認為是現在德國《基本法》中社會國家(3)原則的來源之一。由此可見,無論是從具體制度上還是憲法理念上,無論是在戰后經濟恢復的特殊時期還是和平的憲政時期,《魏瑪憲法》都為德國經濟法社會本位理念的誕生提供了最高的法律制度上和法律理念上的支撐。

由于美國是成文憲法國家并且具有剛性憲法的特點,對于憲法的修改極為慎重,所以美國經濟法與現代憲法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作為憲法守護者的美國最高法院對于經濟法社會本位的態度。美國經濟法的社會本位理念表現在為了社會的經濟秩序或者說社會的經濟利益而對壟斷組織進行限制,傳統上以《謝爾曼法》作為美國乃至世界經濟法誕生的標志,但這是一種機械的符號化的定位,因為如果我們翻看美國歷史就會發現《謝爾曼法》曾經長期被束之高閣,原因除了通常認為的“本身的規定的模糊,可操作性差”[17]外,更為重要的原因在于其沒有得到憲法守護者——美國最高法院的認可,當時美國最高法院認為壟斷符合憲法中關于財產權的規定。所以美國經濟法誕生的真正標志不應該拘泥于符號化的法律頒布,而應該是從社會、法律實踐的實際情況來分析,故而筆者認為,美國經濟法真正誕生于美國最高院經過一系列判例最終承認對企業壟斷進行必要限制的合憲性之后。從這個分析我們就非常清晰地看到了美國經濟法起源特別是經濟法社會本位理念起源的現代憲法基礎。

(三)實質正義的現代憲法基礎

從古希臘到后現代的學者們對于正義的定義從不同的社會背景和不同的角度而得出不同的結論,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博登海默才說,“正義有著一張普羅透斯的臉(a Protean face),變幻無常、隨時呈現不同形狀并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18]。實質正義和形式正義是關于正義的劃分中被使用的最廣的一種分類,“在法律范圍內,實質正義可以說是法律創制中的正義,形式正義則是法律執行和適用中的正義”[19]。經濟法的實質正義主要是為了克服以保護抽象人格平等和機會平等的法律形式主義而形成的,“它是經濟法對形式正義進行反思的必然結果,也是經濟法的最終價值指向和追求”[11]106 。經濟法的實質正義主要表現在對勞動者和弱勢群體權利的保護之上。endprint

在法制史上發生了一場被稱為“從身份到契約”的深刻變革,即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是一個身份的社會,那時候的法律主要采取的是以身份作為區分標準從而實現對不同人實行不同規定的方法;那時候人們享受的權利和履行的義務主要是根據出身以及屬于哪一特定群體而決定的。而隨著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對于人性的解放和對于人的尊重,新的資本主義國家法律開始以個人為單位,從抽象人格獨立和人人平等以及天賦人權的角度賦予個人在形式上平等的權利。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個人權利異化、個人權利能力和經濟實力的巨大差異以及權利訴求的社會化帶來了嚴重的社會不公,特別是社會弱勢群體的廣泛存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法律再次出現了變革,這次變革被稱為從契約向身份的回歸。這次向身份的回歸和之前的身份社會不同的是:以前的身份社會重在保護強者的利益,而契約向身份的回歸主要是引入結果平等來保護弱勢群體,從而實現實質正義。

法學理論既是法律實踐的總結,更是其指引,所以從西方法學發展的歷程,我們也可以看到現代法律對于實質正義的追求。西方法學在古希臘時期就曾經有過關于正義與非正義的討論并且亞里士多德還提出了影響深遠的分配正義與矯正正義的區分,17世紀、18世紀反對封建和神學世界觀的古典自然法中也存在了大量的關于正義的思考,但是這時候法學基本上還是從屬于哲學或者說是政治哲學,并且古典自然法由于其理論本身的原因導致其主要貢獻在于“破”而非“立”。19世紀后期分析法學派的出現,標志著獨立法學學科的誕生,此后法學的重點轉向以實在法為基礎的實證研究,從而使得對于正義的理解日趨形式化,這種傾向到純粹法學發展到頂端,這主要是由于古典自然法“破”的任務已經完成而大量國家立法開始出現并日益完善,這就必然導致作為獨立法學學科的重點會轉向對于實在法的研究,人們通常將這段時間的法學方法概括為法律形式主義。然而人類進入20世紀后,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各種社會矛盾開始凸顯,雖然這時候出現了作為“國家管制的輔助工具或替代”[20]的特別民法,但是追求形式主義的傳統法律(民法)仍然無法解決這些社會化的而非私人之間的矛盾,法學理論開始反思法律形式主義并注重對法律實質化的思考和研究。

憲法是萬法之母,是法律中正義的最高體現,其關于正義的追求也基本上和上述過程符合。在個人權利立憲和政治權利立憲的時代,憲法對于正義的理解主要是保護個人不受國家不當干涉的自由權以及以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為核心的政治權利,比如“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全國公民都有權親身或經由代表參與法律的制定”(法國《人權宣言》第6條)、“國會不得制定關于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剝奪人民言論和出版的自由;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及向政府請愿的權利”(美國憲法修正案第1條)。19世紀資本主義國家所面臨以工人運動、貧富差距以及經濟危機為代表的種種政治和經濟危機迫使他們必須轉變法律理念,這一轉變反映在憲法上就是以社會和經濟權利立憲為代表的現代憲法的產生。個人權利時期和政治權利立憲時期都是一種對于形式正義的追求,因為無論是個人權利立憲時期對于公民人身自由權、財產權的保障,還是政治權利立憲時期對于公民選舉權、被選舉權等權利的保障,都是建立在抽象的人人平等的基礎之上的,并沒有關注人的經濟能力、社會地位的不同。而在社會和經濟權利立憲的現代憲法時代,憲法開始注重實質正義,注重對弱勢群體的保障。在德國,這一轉變通過《魏瑪憲法》得以實現,因為《魏瑪憲法》“試圖對個人的社會與政治基本權利提供實質性的保障”[21],具體表現在:“救貧制度及游民之救濟”(德國《魏瑪憲法》第7條第5項)、“人口政策、孕婦、嬰兒、幼童及青年之保護”(德國《魏瑪憲法》第7條第7項)。和前面論述社會本位時一樣,由于美國對于修憲的謹慎態度,所以美國憲法的現代化主要是通過最高法院在實踐中解釋憲法而實現的,當然在接受實質正義的理念方面美國憲法也不例外。美國最高法院是一方面通過認可對壟斷組織的限制,另一方面賦予對弱勢群體給予特殊保護和“羅斯福新政”中的一系列社會救助措施的合憲性來實現實質正義的——美國最高法院就曾裁決“羅斯福”新政中的許多措施違憲。正是由于現代憲法具有以上的特點,一方面使得德國關于經濟扶植方面和社會弱勢群體保護方面的法律得以順利施行,另一方面美國規范壟斷組織的法律才能得到真正的實施,同時一些基于實質正義的經濟措施才能頒行。所以很明顯地,現代憲法對于弱勢群體的保護以及基于社會經濟正義而對壟斷組織的限制是經濟法實質正義理念的基礎。

四、結語

經濟法并非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大雜燴,它有其自身的起源原因。仔細分析經濟法的起源,我們會發現其與以社會和經濟權利立憲的現代憲法幾乎處在同一個時代,這并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有著其內在的聯系。現代憲法所持有的對私權神圣觀點受到質疑和限制以及使近代憲法中的自由主義思想受制于社會公共福利的觀點,為經濟法社會本位理念的誕生提供了基礎性的作用;現代憲法中對于弱勢群體的保護和關于社會福利權的規定,是經濟法實質正義理念的基礎。所以經濟法誕生于現代憲法的影響之下并且始終受到現代憲法的關懷。從這個角度上講,經濟法不僅僅是一門獨立的部門法,而且是一門充滿現代氣息、體現現代憲法精神的部門法。

注釋:

(1)雖然憲法和經濟法在理論上存在著互相影響的關系,但是從立法和法律具體實施中我們可以看到,基于憲法的地位,只有憲法賦予某一理念和規定的合憲性才能使得該理念和規定在其他法律中得到確立和實施,所以從立法和法律具體實施的角度而言“現代憲法對于經濟法的產生特別是經濟法基本理念的產生具有基礎性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2)雖然德國在《魏瑪憲法》頒布施行之前也進行了大量的經濟扶植,但由于那只是德國經濟法在萌芽時期而不是正式起源或者誕生時期,加之《魏瑪憲法》是德國第一部民主憲法,而本文又重在討論經濟法起源中的憲法因素而非討論經濟法起源的過程,故而是以《魏瑪憲法》作為視角來討論的。endprint

(3)社會國家是與放任主義國家相對應的概念,“放任主義國家規定現行的物品分配,只限于進行防范(‘守夜人的國家)并對社會平衡采取否定態度。而社會國家不是建立在自由放任經濟思想的基礎上。從社會考慮進行的再分配(第二次分配)則是服從于市場上的再分配(一級再分配)。”——[德]羅爾夫·斯特博:《德國經濟行政法》,蘇穎霞,陳少康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頁。我國有學者認為“社會國原則是起源于十九世紀的一項憲法原則,以國家給付義務為邏輯起點,以保護弱勢群體,維護最低限度的實質平等,創造機會平等為意旨。”——袁立:“從社會國原則談勞動權的國家給付義務”,載《人大法律評論》2011年第1期。其內涵應該包括:合乎人性尊嚴的基本生存條件的滿足;社會正義;社會安全。——王廣輝:“論社會國家原則在中國憲法中的體現”,提交“中國憲法學研究會2012年會”的論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2012年8月25至26日,第299-301頁。

參考文獻:

[1]韓大元.憲法實施與中國治理模式的轉型[J].中國法學,2012,(4):15.

[2]楊紫烜.經濟法概要[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7:32.

[3]李昌麒.經濟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7.

[4]單飛躍.經濟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

[5]楊紫煊.經濟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24.

[6]漆多俊.經濟法基礎理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74.

[7]吳越.經濟憲法學導論——轉型中國經濟權利與權力之博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前言.

[8]單飛躍.經濟憲政哲學論綱——經濟法哲學基礎的建構[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05:引言.

[9]史濟春,李青山.論經濟法的理念[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3,(2):43.

[10]江山.中國法理念[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自序.

[11]李昌麒,岳彩申.經濟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05.

[12]朱福惠,憲法學原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44.

[13][日]金澤良雄.經濟法概論[M].滿達人,譯.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36.

[14][美]斯蒂芬·L·埃爾金,[美]卡羅爾·愛德華·索烏坦.新憲政論——為美好的社會設計政治制度[M].周葉謙,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39.

[15]廖呈錢.經濟法起源的三種模式[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5):44-49.

[16][德]羅爾夫·斯特博.德國經濟行政法[M].蘇穎霞,陳少康,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32.

[17]種明釗.競爭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29.

[1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261.

[19]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35.

[20]蘇永欽.私法自治中的國家強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21.

[21]張千帆.西方憲政體系(下冊·歐洲憲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145.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香婷婷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99re视频在线|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国产96在线 | 久久综合色播五月男人的天堂| 黄色福利在线| 色综合五月| 国产视频大全|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国产网站免费看| 伊人丁香五月天久久综合|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 亚洲视频免|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免费观看|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亚洲天堂色色人体|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日韩天堂视频| 韩日免费小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 久久精品视频一| 狠狠亚洲五月天| 国产精品理论片|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红杏AV在线无码| a在线观看免费|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五月婷婷精品|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色在线观看| 全部毛片免费看| 国产三区二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拍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午夜欧美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欧美视频二区|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h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第一页不卡|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播放| 亚洲一区黄色|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精品|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成年av福利永久免费观看| 欧美97色|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欧美色伊人|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亚洲AV无码不卡无码 |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久久6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