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建芳 劉霖林



2014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已陸續放開了全部電信資費、準池鐵路貨運價格,以及醫保目錄內的低價藥品、非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和種子、桑蠶繭、小工業鹽等工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下放了房地產經紀收費管理權限。僅2014年前8個月,國家發改委就先后放開26項商品和服務價格。
2015年價格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迅速進行。2014年11月1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推進價格改革,更大程度讓市場定價,指出要“抓緊制定價格改革方案”,“成熟一項、推出一項”;“縮小政府定價范圍,實行公開透明的市場化定價,改革能源、交通、環保等價格形成機制”。2014年11月下旬以來,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印發了8個文件,放開24項商品和服務價格,下放1項定價權限。2015年1月4號首先放開了煙葉收購價格,由于煙葉收購價是農產品領域最后一個實行政府定價的品種,此舉標志著我國農產品價格將全部由市場形成,政府定價徹底退出歷史舞臺。2月28號發改委宣布,4月1日起,我國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各省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04元,這也是我國價格改革中,首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同時,2015年將全面建立居民用氣階梯價格制度。
價改的“遺留”項目究竟還有什么
回顧中國價格機制的演變歷程,分為兩大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指1949年到1979年期間的計劃價格體制時期。在這一階段生產要素和產成品價格的確定權完全都掌控在政府手中,其中兩個“剪刀差”最為典型:一個是“工農業剪刀差”——政府通過人為壓低農業產品價格,來降低工業的原材料投入成本,以農業補貼工業;另一個是“消費生產剪刀差”——通過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費用來勞動成本,實現消費對生產的補貼。通過“兩把剪刀”,中國的工業體系完成了原始積累。
第二個階段是指1979年至今的市場價格完善階段。政府在這個階段不斷放開價格管制,其中以1988年的“價格闖關”最為典型。1988年決策層決定放開管制,取消物價雙軌,但當年物價漲幅快速攀升至20%以上;8月30日,國務院下發《關于做好當前物價工作和穩定市場的緊急通知》,明確“國務院有關部門管理的商品價格和收費標準,各地一律不得擅自提高。地方管理的商品價格和收費標準,也不得擅自提高”,“價格闖關”失敗。物資短缺的狀態結束后,1992年再次放開價格,則影響相對較小。
物價增速低位運行給新一輪價格改革打開了窗口期。價格改革的核心是要理順資源的扭曲配置,然而由于供給雙方的剛性不同,因此改革的時間點和所處經濟環境尤為重要。2014年下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的大幅回落,物價增速低位運行給新一輪價格改革打開了窗口期,就此理順難度很大的能源、交通、環保等領域的價格形成機制。
我們系統性地梳理了中國價改沒有完成的部分,標注了當前重點關注的幾個方面。我們發現,除了一些軍工儲備民生物資外,“遺留”的未改項目主要集中在“水電油氣”等公共品價格、醫藥價格、服務品價格以及環保收費等領域。
剖析新一輪“價格闖關”四大特點
整體看,此次價格改革的核心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具體相關產品的價格改革,二是相關配套改革,這些改革涉及到一些財政配套、價格異常波動干預配套以及加強監管等方面,這兩個部分,貫穿此輪改革始終,同步協調推進。由于多重目標疊加,本輪價改將體現出與以往不同的四個特點:價改順序將由能源打頭;省級政府將成為價改主導,公用事業價改將同PPP緊密結合;環保相關收費有望更快提上日程;部分發達省份將更快推動醫療服務為代表的服務業價改。
首先,從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看,有20余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價改,其中13個直接針對資源品。能源產品價格改革是本輪價格改革首要突破點,尤其是電力和天然氣。從前期文件導向看,能源改革基本原則是:管住中間,放開兩頭。2014年11月發改委發布《關于深圳市開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的通知》及試點方案,深圳開始進行輸配電價改革試點。隨后,《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發布,指出推進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價格改革,有序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天然氣井口價格及銷售價格、上網電價和銷售電價由市場形成,輸配電價和油氣管輸價格由政府定價。提出將重點推進電網、油氣管網建設運營體制改革,明確電網和油氣管網功能定位,逐步建立公平接入、供需導向、可靠靈活的電力和油氣輸送網絡,加快電力體制改革步伐,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構建競爭性電力交易市場。2月28號國家發改委宣布4月1日起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各省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上調0.04元,這也是我國價格改革中,首次大幅下調天然氣價格。
其次,公共事業價改首要目的是要讓價格波動反映市場供求關系,推進市場再造,激活更多社會資本投資公共事業,為PPP打造基礎,主要以市政建設、水利、環保、交運等為代表。2014年11月,《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提出,在生態、水利、基礎設施、交通、能源、信息和民用空間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鼓勵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投資。2014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個省市發文支持PPP建設,涉及省政府、財政廳、住建廳等,部分已有明確的投資規模和計劃。在各省近期所公布的PPP項目中,發現青海、北京、福建、江西及重慶等省份的PPP項目規劃規模相對較大,因此我們認為這些省份的相應價改也將更快提速以更快的吸引民資進入。
第三,各省2015年5月前將陸續出臺建筑揚塵收費的具體方案,排污權交易將全國推廣,環保收費標準由各省決定。近期環保收費已經在若干省份有所推進,比如3月起北京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始征收建設工程施工工地揚塵排污費,按照規劃,各省在2015年5月之前都要推出具體方案。目前,國內已有十個省市開展排污權交易,2015年將開始全國推廣。環保收費的標準主要將由各省出臺,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綜合考慮各地區水污染防治形勢和經濟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實施工商污水處理費同價政策。環保部門將對企業核定初始排污權,并將其分配給企業,初始排污權范圍內的廢氣和廢水排放,企業要向政府繳納排污費。
最后,發達省份將更快推動醫療服務為代表的服務業價改。北京和上海的地方“兩會”報告中都特別涉及到“醫療服務”價改,我們認為這是與經濟結構相匹配的,經濟發達省份以價改來推動相關社會資本投資服務業的速度會更快。雖然2014年4月發改委已經出臺相關文件放開非公立醫院的服務價格,但各地的實施速度不一,從當前情況看,東部發達省份的2015年的推進速度會明顯加快。
價格微漾,投資利大
由于能源價格處于低位,以此2015年價改對居民端物價的影響較小,我們更關注借機理順的價格機制和放開的市場,對今后更長時間內行業投資和行業發展的意義。
由于能源價格處于相對低位,因此2015年雖然價改提速,但主要是對定價機制的理順,對CPI的直接影響不大,在0.2個百分點以內。從當前實際情況,鐵路運價調整對居民端影響較小,部分省份的階梯價改將水和燃氣價格進一步上行,而居民電價調整的可能性較小,藥品價格還有下調空間,整體對CPI的影響不大,預計在0.2個百分點以內。
價改將推動PPP更快全面由“理論”走向“現實”。當前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重要關注點是投資回報水平,地方公用價改提速將提升這些領域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主要集中市政建設、水利、環保、交運等投資上,將與財政資金共同成為“逆周期”周期的穩定器。前期專題報告《“兩會”專題研究報告之三:寬財政的支點——掘金PPP》中我們測算過,基建投資資金來源中,地方自籌、預算內和直接信貸分別占比58%、13%和20%,而地方自籌中,又有60%間接源于銀行。這就意味著,地方純自籌的資金來源占比約23%左右。以13.5萬億元計算,地方政府需要承擔3.1萬億元。根據新預算法,地方政府的發債規模可能較2014年大幅增加,達到1萬億元;原有平臺的續接項目也不會完全停止,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可能仍有5000億元左右規模;那么還有1.6萬億元的地方融資缺口,這部分資金將主要通過PPP解決。居民養老、醫療等諸多服務產品存在的供給瓶頸,也有望以發達區域為切入點,通過價改來逐步緩解。
(作者單位:中信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