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新
劉春玲,竹溪縣國有雙竹林場林業工程師。18年的職業生涯,翻山越嶺、披荊斬棘,是她常年必須操練的“基本功”;一張圖紙,一只鉛筆,一袋方便面,是她每次外業設計調查的“必需品”;一把尺子,一雙膠鞋,一身迷彩服,則是她督察造林施工現場的“職業行頭”。
在設計“退耕還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一大批林業重點工程項目中,身為營林技術人員,不論高溫酷暑,還是風雪嚴寒,都必須踏測每一塊造林設計地,對照地形圖紙,悉心地勾繪、比對。劉春玲每勾繪一個造林小班,都要反復對照圖紙,仔細地讀圖判別,生怕因疏漏而導致偏差,造成圖與實地不相符等失誤。造林施工地一般位于海拔較高,人跡稀少之地。為了完成外業的作業調查,風餐露飲幾乎成了這位女工程師的“家常便飯”:餓了,啃幾口方便面;渴了,鞠一捧山泉就喝……經過劉春玲設計的圖紙沒有出現一次地與圖不相符的差錯,經國家、省、市、縣檢查驗收,每一次都得到好評。
春秋兩季,是造林規劃設計的實施階段。從造林整地到苗木的栽植,現場總能見到劉春玲忙碌的身影。對每一塊林地,她總習慣用尺子對地塊、樹窩一一丈量、測算,當施工方嗔怪她“太刻板”時,她一臉認真地告訴工人:“只要達到了標準,才能確保新苗木的成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