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潔輝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了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技術。文章從文獻資料出發對綠色建筑圍護結構進行研究,在該基礎上深入分析了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設計技術,對該節能設計進行全面挖掘,從本質上優化了綠色建筑圍護結構構建效益。文章對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的完善具有一定的貢獻性作用。
關鍵詞: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
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技術作為綠色建筑的核心,可以明顯提升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效益,改善綠色建筑構建體系。我國綠色建筑節能技術應用較晚,技術體系內容較為單一,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國可持續發展,導致我國社會經濟效益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綠色建筑進行完善的過程中人員要把握好圍護結構節能設計,對圍護結構節能技術進行合理運用,從而全面優化建筑層次,實現節能效益的最大化。
1 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中的外墻保溫技術
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中外墻的面積一般較大,在對其進行保溫控制的過程中需要協調好外墻體系,對外墻建筑熱工性能進行提升,從而實現外墻保溫效益的全面改善。該處理的過程中人員可以從復合材料和墻體結構兩方面出發,對外墻保溫系統進行構建,其具體保溫設計技術主要包括:
墻體內保溫技術:墻體內保溫技術主要通過高效保溫材料完成。該保溫技術運用過程中可以在墻體內設置結構層和空氣層,在墻體內外側鋪設絕緣材料,形成絕緣材料層并設置覆面保護。
墻體外保溫技術:墻體外保溫技術設計過程中需要對高效環保材料進行合理利用,通過該材料實現墻體外溫度的控制。上述材料可以選取ZL膠粉聚苯顆粒材料、膨脹聚苯板材料、聚氨酯材料等。墻體外保溫技術運用過程中可以將聚乙烯泡沫塑料顆粒混入到墻體施工泥沙中,通過聚乙烯泡沫塑料顆粒提升墻體能效,將其作為保護裝飾材料,改善墻體保溫性能。除此之外,墻體外保溫技術運用的過程中還可以將聚苯乙烯泡沫板運用到外墻體上,作為外墻體保護層,實現墻體溫度的改善和調整。
墻體夾心層保溫技術:墻體夾心層保護技術運用的過程中需設置圍護墻、保溫墻和承重墻,將上述三層墻體作為核心結構,在該結構上適當選取保溫材料構建夾心層保溫層,如聚苯板、聚氨酯、巖棉板等。
2 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中的門窗節能技術
門窗節能技術需要對窗框、鑲嵌材料、薄膜材料、密封材料進行合理設計和選取,在該基礎上調整門窗節能系數,降低可能出現的圍護結構能源損耗。
傳統門窗節能設計的過程中主要選取木材、塑料、鋁合金、鋼材作為主要窗框材料,但木材、塑料整體傳熱效果并不理想,而鋁合金、鋼材保溫性能較差,整體節能效果均存在一定問題。因此,綠色建筑窗框材料可以選取新型復合材料;鑲嵌材料選取的過程中可以從新型浮法玻璃、低輻射玻璃、熱反射玻璃中選取,依照具體建筑圍護結構需求確定對應材料;薄膜材料選取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分析織物膜材和箔片,通過上述材料提升圍護結構抗氧化性,降低材料的老化損失;密封材料確定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好材料的氣密性和水密性,依照該指標確定對應材料體系,如橡膠條、毛條等。
3 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中的屋頂節能技術
屋頂節能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屋頂的節能材料、結構形狀及節能環境等。當前綠色建筑屋頂設計中的常見節能技術主要包括:
保溫材料技術。該技術中主要在綠色建筑屋頂選取高效節能材料作為主要節能措施,通過聚苯板、巖棉板等對屋頂進行鋪設提升屋頂保溫性,從而實現節能指標的提升。保溫材料技術運用過程中需要對屋頂結構進行劃分,將其設置為防水層、找平層和找坡層,依照層次結構依次鋪設保溫材料。
實體屋面保溫技術。綠色建筑圍護結構屋頂施工過程中可以選取倒置型屋頂技術,即在防水層外側設置保溫層,通過該保溫層達到室外溫度波的調節,從而改善實重材料溫度狀況。倒置型屋頂技術運用過程中需要從下向上進行施工,先進行屋面現澆,然后構建屋頂結構、防水層,最后鋪設保溫層。
通風屋面技術。通風屋面保溫技術主要是在綠色建筑屋頂上設置通風層,通過通風層形成通風屋面,使陽光輻射的熱量隨著通風層傳輸到建筑外部。該技術主要在夏季運用,對建筑熱傳導具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通風屋面需要依照夏季疾風導向和太陽輻射熱作用進行合理構建。
坡屋面技術。綠色建筑圍護結構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對坡屋面狀況進行合理把握,結合具體坡屋面狀況適當選取屋面結構。常規坡屋面可以選取單坡頂、雙坡頂、拱頂等。坡屋面節能技術運用過程中可以選取雙坡頂或多坡頂的形式,通過該坡頂技術對坡面排水系統進行處理。該坡頂施工中可以在鋼筋混凝土屋面板上設置斜坡狀鋼板或設置寫鋼筋屋面板。
種植屋面技術。種植屋面技術即在屋頂上種植植物,通過植物阻隔太陽輻射的能量,實現綠色建筑的保溫。種植屋面設計的過程中要對屋面種植環境和植物的全面進行合理把握。
蓄水屋面技術。蓄水屋面技術主要在屋頂上設置蓄水層實現,通過水的反射和蒸發吸熱對陽光的能量進行處理,從而降低太陽輻射的熱量對綠色建筑的影響。
4 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中的樓板節能技術
樓板節能技術實施的過程中需要對綠色建筑圍護結構進行合理把握,在該結構基礎上設置樓板層次,對樓板材料進行選取,從而實現樓板體系的改善。
樓板地面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選取相變蓄熱技術,通過該技術對地板的蓄熱能力進行提升,從而減少樓板的熱能損耗,保持綠色建筑室內溫度適宜。除此之外,地面設計的過程中還可以選取低溫熱水地板采暖技術,通過該技術實現地板采暖性能的提升,利用低溫熱水達到采暖指標,從而保證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中樓板保暖效益,提升樓板的節能效果。
5 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中的遮陽節能技術
遮陽結構作為綠色建筑圍護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遮陽效果對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指標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在遮陽結構設計的過程中人員需要對綠色建筑陽光照射狀況進行明確,在該基礎上合理選取對應遮陽技術,從而實現遮陽效益的全面改善。
內遮陽技術。內遮陽是當前我國綠色建筑中的常見遮陽技術,主要通過設置窗簾實現。
外遮陽技術。外遮陽技術主要通過設置遮陽裝置達到綠色建筑采光的控制,可以通過構造遮陽技術、固定遮陽技術等實現。構造遮陽技術主張通過構建綠色建筑遮陽系統實現遮陽,如外走廊、遮陽罩等。固定遮陽技術主張在窗戶外設置相關遮陽構建對系統遮陽效果進行提升,可依照天氣狀況適當調整。該技術對建筑結構美觀效果常產生一定影響,應用面較窄。
中間遮陽技術。該技術主張在窗體間設置遮陽結構,如雙層玻璃之間的織物簾。
6 結語
隨著可持續發展體系的不斷深入,我國需要對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指標進行提升,在該建筑構建過程中加大節能技術的運用,從而真正實現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效益的改善,從本質上降低我國建筑能源消耗。要加大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的研究,對節能技術進行充分挖掘,將上述技術與我國綠色建筑圍護結構施工充分融合在一起,從根本上加速我國綠色建筑圍護結構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劉嘉玲,左政,胡文斌.廣州地區辦公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潛力分析[J].建筑技術,2013,03:209-212.
[2] 張野,江億,謝曉娜,林海燕.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圍護結構節能評估研究及指標確定[J].暖通空調,2004,11:36-43.
[3] 張亞平.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與發展趨勢[J].節能與環保,2008, 07:51-52.
[4] 朱賽鴻,朱江濤,劉偉.石家莊市既有住宅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改造方案[J].住宅產業,2009,10:64-67.
建材發展導向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