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傳播(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安徽 蕪湖 238371)
淺析擠出過程中產生合膠縫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宮傳播
(安徽華能電纜集團有限公司,安徽 蕪湖 238371)
摘 要:本文介紹了在擠出過程中產生合膠縫的原因,并通過詳細分析,提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措施和方法,在生產實踐中使產品的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和提高。
關鍵詞:合膠縫;溫控系統;機械系統;方法
在擠出操作實踐中,大家會遇到在電纜表面(靠近模口處外側,相對于擠塑機機身而言)有一條或深或淺的直線,咋一看,好像是模套口某處有損傷而在電纜表面產生的一條劃痕,甚至有人認為是在擠出過程中為了調整偏芯方便而專門制作的一條“標志線”,殊不知正是這條“標志線”,它給我們的電纜帶來了巨大的質量隱患!它就是我們常說的“合膠縫”,它也是我們在擠出過程中必須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之一。本文就其產生的原因及筆者在實踐操作中對如何避免產生這種重大質量缺陷所采用的方法詳作闡述。
合膠縫產生后,在電纜表面會呈現出一條或深或淺的直線,位置且相對固定,直線的顏色略顯烏黑色,有時周圍分布一些尚未塑化完全的微小顆粒。如果印痕過深,沿著這條縫向兩邊撕拉,就會象撕一張白紙那么容易,且撕開邊緣非常整齊;當我們在生產外徑比較大的電纜時,由于護層較厚,有可能從外表面看不出來,但我們通過首端取樣就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內表面合膠縫的情況,從而采取相應的措施。
合膠縫產生原因,筆者從擠出機組的兩大系統著手分析:即從擠出機溫控系統和擠出機的機械系統(包括篩板、塑料分流器和模具)兩方面來分析。
3.1 從溫控系統分析產生合膠縫的原因
擠出機溫控系統在擠出機機組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為擠出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熱能,使塑料塑化來達到擠出目的。從溫控系統產生合膠縫原因來看,主要有兩點:
一是塑料機機身溫度控制不到位。如果溫度設置過低,塑料在塑化段就不能充分塑化,并且在均化段也不能充分均化壓實,并可能伴有生料存在。
二是機頭溫度控制過低,或者機頭外側未加裝保溫系統,導致熱能量損失過大。如果當塑料經過機頭分流器流向機頭外側時得不到充分的熱量,從而使塑料得不到充分塑化時,合膠就不能順利完成,合膠縫便產生了。
3.2 從機械系統分析產生合膠縫的原因
擠出機機械系統是擠出機機組中的硬件,從機械系統產生合膠縫原因來看,筆者主要從以下三點來分析:
一是忽視了過濾板(篩板)的作用。過濾板不但有過濾雜質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作用是改變塑料由機身流向機頭的運動方式。經過塑化、壓實后的塑料通過濾板阻擋使其由旋轉運動變為了直線運動,增大了壓力,塑料便會被充分均化壓實。如果使用的過濾網或者篩眼過大的過濾板都會達不到增大壓力的效果,塑料會產生塑化不充分的現象;
二是塑料分流器不但是拆裝模芯的基座,更是塑料通過機脖進入機頭后進行分流的中間裝置。塑料經過分流器分流后,在機頭內的側外部合膠后通過模具定型。如果塑料分流器的設計有缺陷,不但會產生老膠現象,更會產生合膠不好等重大的質量缺陷;
三是模具的設計和配置使用是否合適。如果模芯模套的錐角和承線設計有缺陷,或者模具的配比不恰當,在最終的定型階段會大大的影響塑料的出模壓力。如果塑料的出模壓力過小,不但線纜表面會產生不光滑現象,最終也會影響塑料徹底合膠的順利進行。
4 在生產實踐中解決合膠縫的方法
通過對在擠出過程中產生合膠縫的原因分析,筆者在實踐中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解決問題:
一是科學合理的設置機身溫度。要根據不同擠出材料的工藝控制范圍、擠出機自身的性能、不同廠家原材料的實際工藝參數和環境溫度來進行溫度設置;但不管在何種情況下,要必須充分注意塑化區和機脖的溫度設置及梯度關系,且隨時動態微調。在實際操做中,本人對機身溫度的設置采用(進料段)低-(塑化段)高-(均化段)稍低-機脖(保溫)的設置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選擇合適的篩板和過濾網。以φ150機出機為例,本人在操作中選用篩板孔眼的直徑一般在3mm左右且圓孔通道的進料口必須有倒角(60度左右),并同時選用40目、60目、80目的鋼絲濾網各一層,由內向外(相對機身而言)依次放置。這樣做的目的是使篩板和濾網一起對由均化段擠出的熔融態塑料產生一個反推壓力并調節膠料的運動狀態,使其在進入機頭前得到充分的攪拌壓實。
三是在合理設置機頭溫度的同時,在機頭外側添加保溫裝置(冬天特別重要)防止熱量損失。在本人的建議下,公司在擠出機頭外部加裝了石棉保溫材料,有效的保證了機頭溫度的恒定。這個方法不但杜絕了因機頭溫度的波動使塑料的出膠不均而產生的諸如線纜竹節、外徑忽大忽小等質量缺陷,更是保證了塑料的順利合膠。
四是要選用設計具有環行導流槽的塑料分流器。當均化壓實的塑料進入分流器后,通過分流器的環行分流槽呈流線型向兩邊分流。由于機頭既是一個保溫裝置,又是一個壓實裝置,可塑態的膠料通過具有環行導流槽的塑料分流器分流后,在機頭內外側部分充分塑化壓實,形成了較為密實結構的膠料,因此實現了塑料的順利合膠;根據這一原理,在操作中本人向技術部門提出了建議,改換了我公司的φ150機頭及分流器裝置,效果明顯。
五是要選用合適的模具。筆者在模具的選擇上一般選用承線稍長的模具,或者配模時,在模芯不變的情況下,選擇稍小一點的模套,調模時讓模套伸出模芯嘴1-3mm左右,仿照半擠壓配摸的方式來調節模具。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塑料進入模具后能再次增加塑料在模口處的擠出壓力,使塑料充分定型,使塑料在模口處再次充分合膠。
從電纜合膠縫的產生原因來看,從本質上說是由于在操作擠出機的過程中溫度控制過低(重點是機身、機頭溫度)和機械系統上存在的一些缺陷而引起的塑料塑化不良而造成的。它是塑料在擠出機內沒有得到充分的攪拌壓實而造成塑料在機頭內不能充分合膠而引起的一種質量缺陷。因此,只要我們抓住如何才能提高塑料的塑化程度這條主線來考慮解決問題的方法,合膠縫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參考文獻
[1]電線電纜專業技術工人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擠塑工藝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4 .
[2]杜保域.擠橡工藝學[M].機械工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2011.
中圖分類號:TQ32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