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春梅


[摘 要] 在美麗鄉村建設背景下,促進農村勞動力快速轉移是一個迫切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中加以解決的問題。影響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因素比較多,有經濟因素和非經濟因素。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取農民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化水平、文化程度等七個因素,并以江西省2000-2012年的相關數據為基礎,構架計量經濟模型,實證分析影響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因素。結果表明: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受到農民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化水平、城鎮失業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五個因素的影響。江西省應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使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提高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能力;降低城鎮失業率,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
[關鍵詞] 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影響因素;結果;建議
[中圖分類號] F470 [文獻標識碼] B
引言
美麗鄉村建設,是鄉村建設的的延續,是新農村建設的豐富和發展,是推動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諧發展,建設更加美好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應有之義。。在工業化、城市化不斷推進的宏觀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局限于鄉村的自我完善,而是應當順應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歷史趨勢。在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的解決則是其關鍵問題。農村勞動力轉移會提高農民的收入,收入的增加反過來又會給農業經濟的發展注入資本,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逐步縮小農村同城市的收入差距,同時也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2000-2012年江西省年度統計數據為基礎,通過建立經濟計量模型,對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議,為江西省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勞動力的有效轉移提供理論支持。
一、模型變量指標與數據來源
(一)變量說明
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作為因變量,核算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的方法比較多,綜合考慮決定采用陸學藝的計算方法,即:城鎮從業人數-城鎮職工人數=在城市就業的“農民工”人數,鄉村從業人員數-農業就業人數=農村中非農勞動力數量,兩者之和即在城市就業的“農民工”人數+農村中非農勞動力數量=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1]。
學者們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相關實證研究很多,但都是各自根據自己的需要做相關區域或某個方面的研究,選取的指標因素也不盡相同。通過對以往文獻的閱讀與分析,本文結合實際情況選取以下7個變量進行實證研究。
農民收入,這個因素反映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動力和物質基礎,本文以江西省農村住戶人均年純收入來代表農村收入;地區生產總值,這個因素反映的江西省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大量文獻均證實農村勞動力轉移能夠促進經濟增長[2],本文以江西省GDP來代表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水平,本文以江西省城鎮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比率來衡量城鎮化的水平;文化水平,該因素綜合反映了勞動者的教育程度和就業能力,本文采用江西省大專以上人口數量占6歲以上人口的比率來衡量文化水平;城鎮失業率,有研究表明,城鎮失業率對轉移的農村勞動力產生擠出效應,致使轉移空間變小[3]。城鄉消費支出比率是用來衡量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引起的直接價格成本變動的具體指標,由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期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計算而得[4];人口自然增長率,該因素反映的是農村和城市的人口增長情況,較快的人口增長率會使就業空間變小。
(二)數據來源
本模型使用時間序列數據,數據來源于《江西統計年鑒》,時間跨度為2000-2012年,并根據需要做了相應的整理和核算而形成最終的數據。
二、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模型
(一)模型建立
以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為因變量,農村住戶人均年純收入、江西省GDP等7個變量為自變量,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估計。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β7X7+μ
其中,Y代表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X1代表農民收入,X2代表地區生產總值,X3代表城鎮化水平,X4代表文化水平,X5代表城鎮失業率,X6代表城鄉消費支出比率,X7代表人口自然增長率,μ為隨機干擾項。
本文利用Eviews6.0,選擇最小二乘估計法(OLS)對以上所有變量做回歸分析,得到的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模型回歸分析結果
(二)模型檢驗
1.擬合優度檢驗:從表1的回歸分析結果來看,R2=0.9973,修正的可決系數為R2=0.9934,接近于1,說明模型對樣本的擬合很好。
2.F檢驗:針對H0:β1=β2=β3=β4=β5=β6=β7=0,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為k-1=7和n-k=5的臨界值F(7,5)=4.88。由表1得到F=260.1948,F=260.1948>Fα(7,5)=4.88,應拒絕原假設H0:β1=β2=β3=β4=β5=β6=β7=0,說明回歸方程顯著,即農民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化水平等7個變量聯合起來確實對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有顯著影響。
3.T檢驗:分別針對H0:βj=0(j=0,1,2,3,4,5,6,7),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為n-k=5臨界值tα/2(n-k)=2.015。由表1中數據可得,與■1、■2、■3、■4、■5、■6、■7對應的t統計量分別為-4.144280、3.486478、8.924566、1.520035、-3.393941、-0.966075、-1.992106,其中,■4、■6、■7對應統計量的絕對值小于2.015,說明文化水平、城鄉消費支出比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對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影響不顯著,但人口自然增長率對應統計量的絕對值和2.015比較接近,在模型修正時可嘗試放入,文化水平、城鄉消費支出比率則應該剔除。endprint
(三)模型修正
將t檢驗后的文化水平、城鄉消費支出比率剔除后,再以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為因變量,農民收入、地區生產總值、城鎮化水平、城鎮失業率、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自變量采用線性模型進行回歸分析,修正后的線性模型為: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μ
其中,Y代表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X1代表農民收入,X2代表地區生產總值,X3代表城鎮化水平,X4代表城鎮失業率,X5代表人口自然增長率,μ為隨機干擾項。新的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修正后模型回歸分析結果
由表2得出,修正后的多元回歸模型為:
■= 895.9620-0.275130X1+0.104857X2+44.67550X3
-185.0219X4-42.48468X5
從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方程的擬合度很好;在5%的顯著水平下,方程的F檢驗顯著,且每個變量的t值都通過了t檢驗。
模型結果說明,在假定其它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農民收入每增加1元,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就會減少0.27513萬人,這是因為農民收入不僅包括外出從業得到的收入,還包括在本地勞動、家庭經營等方面的收入,而這方面的收入增加,會減少外出務工的農民數量,提高農村內部吸納剩余勞動力的能力;地區生產總值和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呈正相關關系,地區生產總值每增加1億元,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會增加0.104857萬人;城鎮化水平與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城鎮化水平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就會增加44.67550萬人,這充分說明城鎮化的發展對農村勞動力的轉移有促進作用;城鎮失業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就會減少185.0219萬人,充分說明城鎮失業率對轉移的農村勞動力會產生擠出效應,致使轉移的空間變??;人口自然增長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總量就減少42.48468萬人,較快的人口增長會使就業空間變小,城市能提給農村勞動力的崗位也會減少,會對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產生抑制作用。
三、結論與建議
從模型回歸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經濟因素對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有很大的影響,在農村本地收入高,外出就業的人員就會減少,整個地區經濟發展良好時,也會促使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其次,城鎮化發展也會加快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步伐,增加農民的收入;最后,城鎮失業率與人口增長率的提升都會對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產生負的作用。綜合以上分析結果,本文在促進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方面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使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城鎮,城鎮中所面臨一系列問題也會凸顯出來,如容納空間不足、就業崗位供應不足等。所以,在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到農村的過程中,江西省也應該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促使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增加轉移空間。第二,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提高吸納農村勞動力的能力。2013年末,江西省城鎮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48.87%,同期中國的城鎮人口比重為53.73%。這是因為江西省工業化起步較晚,產業結構長期以以農業為主,城鎮化發展滯后其經濟發展,城鎮化水平低。所以,江西省加快城鎮化發展的步伐,促使農村勞動力有序的向城市轉移,是江西經濟穩步發展的重中之重。第三,降低城鎮失業率,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模型分析的結果說明,城鎮失業率的增加會對江西省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產生抑制作用,阻礙了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步伐。因此,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江西省的城鎮失業率。
[參 考 文 獻]
[1]武學鳳,張雅燕,康蘭媛.江西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基于1988-2009年時間序列數據[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1):28-33
[2]劉傳江,黃桂然.農村勞動力轉移與區域競爭力的動態關系研究—以重慶市為例的實證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3(7):116-121
[3]李煥芝.新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影響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學,2013
[4]黃國華.成本與市場雙重約束下農村勞動力轉移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農村觀察,2010(4):34-40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