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摘 要]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主要是指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根據自身需要,采用虛假手段,使財務報表達到預期情況。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主要是為了獲取信貸資金、少繳稅款、在業績考核時獲利。上市公司粉飾報表的手段包括關聯方交易、會計政策、調整利潤、資產重組。會計報表粉飾是一個持續性的問題,為治理上市公司報表粉飾問題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大懲罰力度;充分發揮審計作用,加強審計監督力度;加強上市公司誠信建設,建立高管信用機制。
[關鍵詞] 上市公司;粉飾報表;治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B
一、引言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主要是指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根據自身需要,人為的對公司財務報表采取不同的虛假手段,使財務報表能夠達到出預期的情況,并反映出良好的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從而造成“優質”報表的假象。
根據商務部研究院信用評級與認證中心發布的《中國非金融類上市公司財務安全報告(2014春季版)》數據統計:在2213家樣本上市公司中,有744家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財務報表粉飾嫌疑,比2013年增加142家,占全部樣本上市公司的33.62%。2014年財務安全狀況已經達到2008年以來最差水平。從行業來看,容易發生這種情況的行業排名分別是房地產業、商業貿易行業、綜合行業、休閑服務行業,各行業存在財務報表粉飾粉飾報表嫌疑的企業比例如下圖所示:
從上述資料來看,我國上市公司發生粉飾報表的狀況不僅沒有得到改善反而還呈現出上漲的趨勢,嚴重了則會威脅到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
二、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的動機
(一)為獲取信貸資金
在我國市場經濟下,銀行等金融機構為降低自身的風險往往會對借貸的公司進行全面評估,而評估的信息載體主要是企業的財務報表,銀行等金融機構更愿意為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良好的公司提供資金,這樣,就為上市公司粉飾報表提供了契機。一些經營狀況不良的上市公司為得到銀行的信貸資金,往往會對其報表進行粉飾,規避其報表中的不利因素,從而打造成一個近乎“完美”的報表。
(二)為少繳稅款
一方面,我國稅法規定,企業所繳納的稅款都是以企業的會計利潤為基礎繳納,企業的會計利潤涉及到企業的收入、成本和費用,因此,上市公司為降低本期稅費的繳納就會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降低稅費的計算基數。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繳納的稅費對企業的財務報表也會有影響,當上市公司本期會計利潤較少并還需繳納稅費時,財務報表的數據就不容樂觀了,因此,上市公司就會對公開的財務報表進行粉飾,使利益相關者達到滿意。
(三)為業績考核
我國上市公司有很大一部分是國企改制,公司內部的高層管理者往往還是由政府來任免和獎懲,公司經營狀況的好壞是評判他們業績的重要手段。因此,高管為了自身的利益,會將財務報表進行粉飾,特別是當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時,高管們會更樂意粉飾其財務報表以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
三、上市公司粉飾報表的手段
上市公司粉飾報表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本文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來揭露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
(一)關聯方交易
我國上市公司由于有著特殊性,很大一部分是由國企改制而成,他們和改制前的母公司存在著錯綜復雜的聯系,也和下屬子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關系。一方面,這些上市公司往往通過與關聯方進行關聯交易以不同市場價格的定價方式進行購銷活動,獲取高額利潤,另一方面,通過利息的高低來調節財務費用,來調整公司的利潤。這兩種做法都達到了調整公司利潤、粉飾財務報表的目的,使本來虧損的劣勢企業變成盈利的優勢企業。然而這些做法卻違反了資本市場上公平公正的原則,也大大損害了相關利益者的權益。
(二)會計政策
我國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雖然具有統一的規范性和指引性,但也同時兼備靈活性,會計政策的靈活性就為企業的會計人員留有了一定的更改余地,也為企業粉飾財務報表提供了便利條件。上市公司的會計人員試圖通過模糊會計政策變更、濫用會計核算方法等方式來粉飾財務報表。如:隨意變更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折舊攤銷方法、年限,任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等。
(三)調整利潤
上市通過調整虛增利潤來粉飾報表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虛增收入。一方面,上市公司會通過擬造合同、虛開銷售發票、造假入庫出庫單據和賬目等一系列環節將原本沒有發生的銷售確認收入來增加當期的主營業務收入,使得企業虛增收入和利潤,將財務報表粉飾。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將實際發生的但是不符合收入確認原則的業務確認收入,虛增本期收入。
2.虛擬資產。虛擬資產并不屬于資產類,而是根據權責發生制的壓球,將已經發生的費用或損失,暫時掛列為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和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等資產類項目。上市公司恰恰會利用虛擬資產這個科目來做蓄水池,在本期不及時確認已經發生的費用,并推遲或減少攤銷已經發生的損失,從而造成企業當期利潤增加的假象。
3.借款費用資本化。上市公司借入的資金往往是混合使用,資金的用途有時很難辨別,是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專門借款還是費用化的借款有時會難以區分,上市公司就會將其全部資本化,使得發生的費用減少,進而導致利潤增加。
(四)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是指企業資產所有者與企業外部的經濟主體對企業資產進行重新優化配置。一方面,上市公司會通過資產重組將其所有的不良資產或閑置資產以高價出售出去;另一方面,外部企業將優質資產以低價出售給上市公司。通過以上兩種方式,上市公司將不良資產拋出,將優質資產引入,達到粉飾財務報表的目的。
四、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的治理對策
會計報表粉飾是一個持續性的問題,一直都被社會各界人士所關注,也都在積極尋找治理上市公司報表粉飾的對策,對此,本文也分別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議。endprint
(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加大懲罰力度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首先要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中表達不明確的部分,首先,要更加注重其操作性,讓會計人員在實務過程中能夠有法可依,減少上市公司“鉆空子”的行為,從源頭斷絕其粉飾報表的行為。其次,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過輕的處罰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反而還會縱容其行為,只有對違反規則的上市公司加大力度處罰,傷氣元氣,才能真正遏制住整個市場上上市公司粉飾報表的行為。
(二)充分發揮審計作用,加強審計監督力度
注冊會計師事務所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外部監督部門,因此必須保持會計師事務所的獨立性,防止上市公司與會計事務所相互勾結,從而掩蓋其粉飾報表。對上市公司的審計可以由政府或相應的監管部門指派事務所對其審計,且每年更換保持不連續審計。
從會計事務所角度來說,會計事務所要保持獨立性,加強其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保持其獨立性、權威性和公正性,真正的發揮其經濟監督、經濟評價和經濟鑒證的職能,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也要加大對會計事務所的監督,對其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審查,一旦發現問題也會加大力度處罰會計事務所,這也就從另一方面保證了事務所的審計質量。
(三)加強上市公司誠信建設,建立高管信用機制
粉飾財務報表是不正當的競爭手段,違背了我國市場上誠實守信的原則。因此要強化上市公司管理者、相關財務人員、大股東的誠信意識,建立上市公司的信用機制和相關人員的誠信檔案。
從上市公司來說,一方面,信用機制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資、銀行貸款、發行股票等行為,對其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相應監管機構要對上市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機制,并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指標納入考核中,并將考核情況定期向外部信息使用者進行披露,增強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使外部信息使用者更加準確了解企業的情況。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自身也要不斷加強其誠信建設,將誠信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首要部分,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為長遠利益考慮。
從上市公司內部相關人員來說,由于上市公司粉飾財務報表的行為多是由管理層批準或者根本就是管理層的意愿,凡是上市公司出現粉飾財務報表的狀況,其高層管理人員必須受到相應的懲罰。因此對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建立誠信檔案,當其參與粉飾報表行為被曝光時,其誠信也會受到影響,進而會導致被行內公司拒絕聘用,嚴重者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參 考 文 獻]
[1]肖時慶.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法律責任研究[J].會計研究,2001(3)
[2]陳鳳萍.淺析財務報表粉飾的動機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金融,2010(12)
[3]孫登偉.企業財務報表粉飾原因及防范措施[J].時代金融,2012(6)
[4]趙曉艷.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剖析及防范措施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5)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