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海 劉斌
[摘 要] 近年來我國高校的迅猛發展,帶來了辦學及其收入渠道的日趨多樣化,不再是單一的財政撥款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還拓展有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針對高校收入管理存在的學生拖欠學費、收入項目不規范、創收收入歸進小金庫、預算編制內容不全面、高校收費缺乏統一規范等問題與不足,高校收入管理規范化的措施是:面向全校師生加大宣傳、學習有關財務知識的力度;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依法合規地組織收入;編制財政預算,各項收入統一核算與管理;實施“收支兩條線”財政專戶管理;加強審計與監督,完善信息化管理,以此促進高校事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高校收入;規范化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7 [文獻標識碼] B
一、高校收入的分析
財政部、教育部2012年修訂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財教字[2012]488號)第十九條規定:收入是指高等學校開展教學、科研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第二十條同時規定,高等學校收入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經營收入和其他收入。
(一)財政補助收入
所謂財政補助收入是指高校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包括財政教育、科研及其他撥款。財政科研撥款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縱向科研經費。如果非同級財政部門劃撥的款項,在賬務處理上會作為“事業收入”或“其他收入”。
(二)事業收入
事業收入即高校開展教學、科研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如學生繳納的學費、住宿費,英語等級、計算機等級考試的考務費,某些專項活動的培訓費等。如是按照國家規定要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的資金,則不計入事業收入。科研事業收入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橫向科研經費,如通過承接科研項目、開展科研協作、轉化科技成果、進行科技咨詢等取得的收入。
(三)上級補助收入
上級補助收入,即高校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用于補助正常業務資金的不足,是預算外資金來源,也屬調劑收入。但若是專款專用,指定用于某個專項的,則稱為撥入的事業收入,不算入上級補助收入。
(四)附屬單位上繳收入
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即高校附屬獨立核算單位按照有關規定上繳的收入。如為方便教師子女讀幼兒園、小學、中學和開展教育實踐活動,不少高校都會配建有幼兒園、附小、附中。它是高校的附屬單位,但其運營與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活動無關聯,所以其收入上繳高校的部分屬于附屬單位上繳收入,而不列入經營收入。
(五)經營收入
經營收入指高校在正常教學、科研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主要指具有經營服務性質的收費項目,如食堂經營、培訓班辦班、實驗室開放、校內公寓出租、車輛管理等。
(六)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指以上五大類收入規定范圍之外的其他各項收入,如利息收入、校友或社會人士捐贈收入、資產盤盈利得等。
二、高校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學生拖欠學費現象嚴重
學費是高校收入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各高校普遍存在且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學費收入的拖欠。在不按時繳納學費的學生當中,有部分學生是因為確實貧困,而國家或省一級的獎助學金還沒有到位而暫時緩交;另有部分學生就屬于不愿交,寧可拿著錢先享受或是做別的投資。大量的學費沒有如期收回,經濟負擔之下是學校的教育事業發展深受影響。學校除了三令五申的教育,最后用答辯或畢業證卡住欠費生外,并沒有太多的好辦法,能促使學生按期及時繳納學費。
(二)收入項目不規范、缺少統一管理制度
部分高校注重教學、科研管理制度的修訂,但卻疏于起草制訂收入管理方面的規章制度。開設收費項目的單位不同,面向人群不一,種類繁多,如果不靠上級部門或學校層面制定相關制度統一管理,二級部門缺少指導文件,容易造成隨意性與監管不到位。如教務處負責的英語等級、計算機等級考試、普通話測試,研究生院組織的研究生復試,網絡中心辦理的上網卡等,各部門各立賬戶收費,在費用的核定、票據的使用以及最終的上繳都無法進行有效的監管。
(三)創收收入歸進小金庫,合作辦班標準隨意
高校內某些二級學院或機構部門對于創收收入,沒有上繳或只是部分上繳學校財務,自行私設“小金庫”。在合作辦班項目上,某些二級學院或部門未經學校授權和批準,自行以二級機構為名義對外簽訂合作辦班協議,涉及的學費分成各自制定,標準不統一,隨意性大,有些甚至沒有學校分成,造成了屬于學校經營收入的學費流失,容易滋生腐敗。有些部門則是利用本單位資源直接創收,如租借場地、設備給外單位,所得收入不上繳不報備給學校,脫離監管,直接歸入本單位創收經費。
(四)預算編制內容不全面、執行進度過于緩慢
目前的高校預算體制還不盡完善,編制方法不盡合理,存在如預算外收入未被納入預算等弊端。部分高校認為預算外資金是本校自有資金,無需納入財政,資金管理上的漏洞也是造成收入流失的一大原因。
此外,高校的預算,尤其是縱向科研經費預算執行力度不強,進程緩慢。中央和地方科研經費撥款是要求當年下達的預算當年用完,否則清零回收。而多數情況下,各項目在接近年末時還有大量的經費未使用,最后突擊花錢,造成了前期資金閑置,后期資金浪費,使用效率低、缺乏規范化等不良后果。
(五)高校收費監督多部門管理,缺乏統一的規范
高校收費監督多部門管理,接受教育、物價、財政等多部門的監督管理。但各監督機構多是各自監管,相互之間并沒有太多的溝通,缺乏統一的規范,致使高校在收入管理上隨意性較大,導致效率欠缺。
三、高校收入管理規范化的措施
(一)面向全校師生加大宣傳、學習有關財務知識的力度endprint
學校應不定期舉辦培訓活動,對負責管理財務的領導、教職工進行財務知識、財經紀律、經濟政策等有關知識的宣講與解答,重點強調私設小金庫的風險與厲害關系,增強其法律意識,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增強各教研科研項目負責人的責任意識,提高預算執行能力。提醒項目負責人提前做好經費使用計劃,待科研經費到賬后及時通知負責人,使之能第一時間啟用資金,合理推進預算執行進度。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讓其了解學生欠費與學校的發展息息相關,多方努力克服拖欠現象。
(二)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依法合規地組織收入
針對學生家長反饋最多和社會上反映較大的亂收費問題,學校應注重收費管理的規范化、合理化及公開化。高校要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國家規定的收費范圍和標準,使用合法票據。學校宣傳海報、財務大廳等處要張貼公示經物價局核定的收費許可證和有關收費依據的文件,同時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對于新出現的情況,如某項培訓活動、舉辦某項大賽,是否要征收培訓費或報名費,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做好論證工作,確實需要收費可請示相關領導、報批相關的物價部門核準審批獲收費許可證后再進行收費,切不可在未上報或未經批準下自行亂收費,以嚴肅國家相關政策法規。通過這樣的公示制度執行,讓廣大師生監督管理,可最大限度的杜絕亂收費現象。
(三)補充和建全財務管理制度
高校的教學、科研等方面都有詳細的規章制度匯編,使得整個教學科研工作能有序合理的運作。同樣,做為高校另一大重要環節的收支管理方面,也應制定相應的規范化管理財經制度。在財政部教育部修訂頒布的《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總體要求下,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在科學合理的原則下補充制定針對本校實際情況的財務制度,從財務管理、預算管理、收入管理、結轉管理、專用基金管理、資產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制訂細則。值得一提的是,要注重建立和完善好創收機制,從制度上約束各方責權利關系。把二級機構的自主創收收入中可能存在的被截流,納入到高校收入統一管理中來,防止二級機構私設賬戶和小金庫而產生的腐敗現象。同時,也要注重捐贈款項這部分的收入管理,使之科學合理的使用,定期向捐贈者和審計監察部門報告財務狀態,避免出現監管漏洞。財務制度的頒布,有利于對高校收入的依法管理,讓收入管理行為約束于制度之內,促使收入管理制度化、規范化。
(四)編制財政預算,各項收入統一核算與管理
高校必須進一步加強預算管理,對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分析的科學性、執行的嚴肅性、考核的規范性等一系列環節進行控制,建立科學的預算控制體系。預算編制按“量入為出、量財使用、收支平衡”及“突出重點、兼顧各方、勤儉節約”的原則進行,注重編制方法的科學性、長遠性和連續性,實是求是、不漏報不謊報。預算資金進行歸口管理,做到預算編制的收入完整、支出謹慎。注意落實好預算經費用款節點,貫徹落實預算執行力度,防止年底突擊花錢現象,發揮好預算約束力的作用,使得預算的編制和執行趨于科學合理。
(五)實施“收支兩條線”財政專戶管理
高校內設置專有的收與支賬戶,取消其它分名目的賬戶,二級學院更是不允許私設額外賬戶。高校各項收入需全額繳入學校財政專戶,全部支出也由相應專用支出賬戶管理使用,以便于監督收支狀態,整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取消多賬戶,能有效的保護收入不被截留、不另設“小金庫”,杜絕財政違法行為的發生,使高校的收入管理逐步規范化。
(六)加強審計與監督,完善信息化管理
開展不定期的審計抽查工作,監督從預算到執行等一系列管理活動。如看預算的編制是否符合收支平衡、“收支兩條線”等國家有關政策制度的規定,學校的各項收入和支出是否已按規定納入預算,支出是否符合“量入為出”的原則等。正確的評價預算執行情況和財務管理狀況,有利于防范財務風險和管理上出現的漏洞。通過監督使高校更好進行收入管理工作,并從他律逐漸變為自律行為。另外,也可以請獨立的校外審計機構審計并向師生公開審計報告,公布監督電話和郵箱,能有效進行反腐活動。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已步入信息化時代,在完善制度、規范行為的同時,也應加強信息化網絡化管理的建設。各種收費項目的標準、繳納與反饋,教研科研平臺經費的到賬與使用、捐贈款項的來源與去向、學校內民生工程重大項目的開支預算與結算等,可以有選擇的向相關師生公布,實現校園信息共享,在給師生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提高資金的透明度與執行力度,讓監督的形式更顯多元化與公開化。
高校收入管理向制度化、規范化和信息化邁進,能有力的促進高校事業的健康發展。高校應加強政策研究,轉變思想觀念,切實做好高校收入規范管理工作,維護高校和學生的正當權益,合法高效地使用經費,共同實現學校的發展目標。
[參 考 文 獻]
[1]財政部,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通知(財教[2012]488號)[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499/201308/155260.html,2012-12-19/2013-08-06
[2]郭峻.高校收入規范化管理研究[J].時代金融,2009(7)
[3]董乃斌.高校收入管理問題初探[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4]郭峻.高校實行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的障礙因素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5]劉廣鋒.高校預算外收入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業經濟,2008(6)
[6]徐春芳.淺析加強高校收入管理之—走開源節流之路,行監督管理之法[J].經濟研究導刊,2011(29)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