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輝

沒監控、沒路燈、沒行人,在這樣的夜晚撞倒老人,老人還連連擺手:“你走嘛,我沒事……”
可是,28歲的貴州小伙王冬不放心,堅持打120急救電話,把老人送到醫院。
在醫院里,老人再次喊“你走嘛”,王冬依然沒有走。直至老人被檢查出了顱內出血,陷入深度昏迷中。
最終,王冬非但沒走,還四處舉債為老人籌集醫療費。
目前,老人依然沒有脫離危險期。而王冬面對的,可能是巨額的醫療費。
王冬的仁義之舉,取得了老人親屬的諒解。老人的兒子李云昌表態:既不追究王冬的刑事責任,也不要一分賠償。同時,李云昌也開始拿錢救治自己的父親。
11月6日晚7點許,王冬騎著借來的電動車,從崇州市區往幾公里外的金雞鄉趕。
天色已晚,王冬不知不覺中把電動車開得飛快。
在回家之前,他專門上了一趟街,給父親買了一雙鞋,花了140元,這比他身上穿的任何一件衣服都貴。
王冬原本在金雞鄉一家刀模廠打工,月收入三千元左右。此前一天,他已和老板結算了工資,辭了職,打算回貴州老家呆幾天,然后陪著妻子回湖南娘家過年。
王冬的老家在習水縣大坡鄉華中村田壩組,初中畢業后,家境貧寒的他開始四處打工。10年時間,從上海、北京到廣州等地,一直干的都是些苦力活,還一度被朋友騙入傳銷組織。漂泊的日子,王冬飽嘗生活的艱辛。不過,讓他欣慰的是,不管境遇如何糟糕,妻子卻始終陪伴在他身邊,不離不棄。
也正因為如此,他希望早點回到家中,好好彌補對妻子的虧欠。
可是,一切來得太突然。
沒有路燈,四周一片漆黑,電動車以30碼左右的速度在金雞路上疾馳,當王冬發現前面的黑影時,已經來不及剎車了。
隨著一聲悶響,黑影應聲倒下,王冬也車翻人仰。
王冬撞翻的是60歲的李光全。電動車前輪撞上他的左腿,將他旋轉180度后,摔倒在地。
200米開外,就是李光全打工的鞋廠了。
從地上爬起來后,王冬扶起李光全。當時,李光全還能站起來,看不出有什么異常。見王冬一臉慌張,李光全還擺擺手:“我沒事,你走你的,我還要回廠里。”
事后,經交警部門勘查,事發地段,既無照明設施,又無監控,更沒有行人經過。
如果這時候王冬一走了之,或許這樁事情也就成了懸案。
但是,王冬沒有走。他招呼同路的朋友陳義幫忙用手捂住李光全的后腦勺,希望能止住流血,還主動提出“去醫院看看”。
盡管李光全一再表示“沒事”,還說“實在不行上街找個診所縫幾針就好”,但王冬還是撥打了120急救電話。“萬一老爺爺有生命危險,我也走得不安心!”
很快,急救車趕到,將李光全就近送進了崇州市中醫院,王冬為他辦理了住院手續。
進入CT室做檢查時,李光全見王冬一直跟著,就對他說“我沒啥事,你走嘛,把我的醫藥費交了就行。”王冬沒有說話,他想等檢查做完,確認李光全沒事了,再心安理得地走。
大約半個小時后,檢查結果出來了。由于顱內出血,李光全被送進了重癥監護室。
多年前,李光全就孤身一人,從南部縣農村來到崇州,在鞋廠里干的是倉庫保管員的活,一個月能有兩千來塊的收入,除了定期匯點給在老家的妻子外,勉強糊口。
從李光全口中,王冬得知他的親屬不在崇州,就向他要了鞋廠老板的電話,將此事告知了鞋廠老板。
20多分鐘后,鞋廠老板趕到了醫院,為防王冬逃跑,他還扣下了王冬的身份證。
醫院要求預交兩萬元醫療費,王冬掏光了身上的3000多元,然后給遠在習水的妻子打了個電話,說自己撞到人了,如果要坐牢,讓妻子帶著兩個孩子改嫁。
電話那端,妻子只是一個勁哭泣。面對突如其來的厄運,她顯然也沒了主意。
自己的額頭也出血了,做了簡單包扎,輸了點液,王冬在醫院里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等來的卻是李光全陷入深度昏迷的消息。醫生說,如果病情惡化,李光全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為什么不跑?王冬似乎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是,此事在醫院傳開后,有人笑王冬“傻”。在他們的眼里,明明可以一走了之,為什么要留下來?況且,他所面臨的,可能是為李光全治療的巨額醫療費。
去哪兒籌錢?只能借了。王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工友趙鵬。一聽說這事,這個和王冬認識才四個月的工友,很爽快借出了2000元。緊接著,王冬分別向姐姐和三舅等親戚打了電話。一番東拼西湊,王冬籌到了近兩萬元。
但是,才兩三天功夫,醫院又在催交錢了。怕耽誤李光全的治療,只要是認識的朋友,王冬就硬著頭皮打電話借錢。有的朋友非但不借錢,還嘲笑王冬人太傻,有的朋友干脆把電話掛了,再打過去已是關機。
11月7日晚,在浙江溫嶺打工的李云昌得知父親出事,和妹妹李樹珍趕到了崇州。
起初,一見到王冬,李樹珍忍不住情緒激動:“你怎么騎的車……”但沒想到,連護士都幫王冬說話。李云昌一開始也半信半疑,在得到鞋廠和警方的證實后,他才確信王冬在事發后確實承擔起了責任。于是,李云昌悄悄向醫院交了兩萬元醫療費。
目前,經過兩次開顱手術,李光全的病情有所好轉,但依然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崇州市中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周剛說,就算救活了,可能也是重度殘疾。
而后續的醫療費,可能要幾十萬。
李云昌說,他希望有奇跡發生。目前,對于王冬的所作所為,他表示認可,“換作有的人,可能早就跑了,大不了丟下百把塊錢算夠意思了。”因此,李云昌一再申明:既不想追究王冬的刑事責任,也不想要王冬的經濟賠償。用李云昌的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就當是積點德。
和王冬一樣,李云昌也長年在外打工,他理解王冬的不易,也知道王冬一直在盡力。“不管是讓王冬去坐牢,還是找他要更多的錢,只會把他的家庭搞垮,對我也沒有好處。”
為節省開支,11月9日,李云昌以每月600元的價錢,在醫院附近租下兩間房子,一間給自己和兒子住,一間讓王冬和他的妻子李麗香住。當天,李麗香帶著8個月大的兒子也趕到了崇州。見他們比自己還困難,李云昌主動承擔了房租和水電費。
兩家人就這樣住在了一起。每天,妻子負責做飯,王冬和李云昌則在醫院和出租房往返奔忙。
幾天相處下來,王冬親切稱呼李云昌為“哥”。
11月14日,有病友看到王冬的窘況,分別向成都電視臺和《成都晚報》爆料。隨著媒體的介入,勇于擔當的王冬被網民稱呼為“仁義哥”,一些熱心市民還向他捐款,希望能幫他籌措醫療費,一起挽救李光全。
兩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在醫院里找到王冬,留下2500元后就轉身離開了。還有更多的熱心人通過媒體公布的賬號,為王冬捐款。
不過,針對捐款,王冬已經和李云昌達成協議,所有善款暫時不動,如果李光全的醫療費在10萬元以下,就由他們兩個人共同承擔,屆時,將把善款捐給更需要的人。
李云昌甚至一度拒絕接受捐款,他說,盡管他和王冬都比較困難,但社會上比他們困難的人肯定還有很多,他們不能把老人當斂財的工具,更不能隨便揮霍好心人的愛心。
李云昌說,準備把給兒子娶媳婦的幾萬元積蓄先拿出來用,盡可能自己承擔起經濟壓力,“大不了貸些借些,多打兩年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