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友康
謹防陷入養腎誤區
◎ 章友康

一提到養腎,多數人都以為是男人的事。這是一種誤區,女性同樣也需要養腎。
腎是先天之本,且“腎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女性朋友一生的成長、發育、生殖、衰老各階段生理過程,可以說都與腎氣盛衰有密切的關系,而且女性朋友一些特有的生理現象,如月經、白帶、胎孕、分娩、哺乳等也與腎中精氣密切相關。
腎還是女人美麗與健康的發源地。
如果女人出現腎虛,就會變得不再美麗,會出現頭發早脫、情緒抑郁、記憶力下降、月經紊亂、皮膚不好等癥狀。
很多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白帶清稀、胎動易滑、痛經閉經、性功能降低、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更年期綜合征等都與腎疲勞和腎虛有關。
補腎并不等于壯陽。因為腎功能男性和女性都有,腎虛不僅僅表現為性功能方面的改變,還包含著全身一系列的變化。
在腎虛癥狀中,生殖功能衰退只是其中一種癥狀。
補腎不僅用來解決生殖功能衰退的問題,更是為了身體的其他癥狀得到改善和康復。
此外,腎虛有腎陰虛和腎陽虛之分,只有補腎陽才可以“壯陽”,如果你是腎陰虛,原本陰虛已“火旺”,再來壯陽無異于“火上澆油”。因此,養腎一定要對癥進補。
很多人一聽說自己腎虛了,就如臨大敵,以為自己性能力不行了。
其實,腎虛并不等于性功能下降。腎虛更多地包含著全身的病理變化,而性功能包括人的性欲、性能力等諸多方面,受生理、心理、社會環境等的影響。
北京中醫藥大學一項針對700多名性功能障礙患者的調查顯示,只有32.9%的人是因腎虛引起的。
很多人以為年輕人性生活比較頻繁、工作壓力大,再加上很多不良習慣的影響,很容易腎虛,所以要養腎。
其實,相比年輕人來說,中老年人更應養腎。腎是生命之根,人到中年更容易腎虛,《黃帝內經》指出人過40,“腎氣衰”,過了60,“腎臟衰,形體皆極”。
其中,中老年男性常出現腎陽虛,出現腰膝酸軟、陽痿等癥;中老年女性則容易出現腎陰虛,表現為口干舌燥、嘴唇干燥、脫皮、眼睛干澀等。
鳴天鼓:將雙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產生熱量,然后用兩手掌分別按于兩耳,掌心對準耳道,手指并攏貼于兩鬢;兩掌輕輕用力,對兩耳作緩慢的重按,再緩緩地放開。反復操作數次。搓彈雙耳:用兩手分別輕捏雙耳的耳垂,再搓摩直到發紅發熱,然后揪住耳垂往下拉,再放手讓耳垂彈回。每天2~3次,每次20下。
按摩曲泉穴:彎右膝、拇指放在膝內側起皺處上部,在膝連接處下面即可找到曲泉穴。
按摩時,用拇指指端或中指螺紋面著力,附著在其曲泉穴上,持續用力按壓1分鐘左右。
(摘自《養腎就是養命》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