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英東
持續靜脈注射大劑量奧美拉唑防治重癥患者并發應激性消化道黏膜損傷的療效
謝英東
目的 臨床觀察運用大劑量持續靜脈注射奧美拉唑防止重癥患者并發應激性消化道黏膜損傷的作用效果。方法 120例重癥監護病房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60例, 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統一接受靜脈注射奧美拉唑預防應激性消化道損傷的治療, 觀察組為大劑量, 對照組為常規劑量, 記錄并比較兩組止血效果及胃液酸堿度。結果 經治療, 患者胃液pH值均有所升高, 但對比兩組升高情況可以看出觀察組整體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對比兩組患者血液相關指標, 觀察組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81.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防治重癥患者并發應激性消化道黏膜損傷采用持續靜脈注射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效果顯著, 臨床應用價值高。
奧美拉唑;大劑量;應激性消化道黏膜損傷;臨床觀察與評價
胃黏膜損傷因素與保護因素之間的平衡決定了組織的完整性, 機體處于應激狀態下, 由于胃部局部血流量減少造成黏膜缺血與缺氧, 從而形成再灌注損傷, 打破平衡使機體防御機制減弱, 使黏膜受到損傷, 導致出血, 該病癥是臨床重癥患者常見并發癥[1]。本文主要觀察持續靜脈注射奧美拉唑對重癥患者并發應激性消化道黏膜損傷預防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本院重癥監護病房患者120例作為此次觀察對象, 該觀察對象中20例為腦出血, 28例為重度顱腦外傷, 17例為重癥胰腺炎, 12例為胸部外傷, 其余43例為胃腸手術, 通過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發現本次觀察對象均有消化道潰瘍既往病史, 分別于發病2周內出現消化道黏膜損傷癥狀, 嚴重患者出現消化道出血情況。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 觀察組男33例, 女27例, 平均年齡(62.34±2.30)歲;對照組男35例, 女25例, 平均年齡(61.77±2.25)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患者統一進行基礎治療, 根據患者自身情況補充生理鹽水、林格氏液、血漿及紅細胞等, 如有需要可給予患者升壓藥物。對照組采用常規劑量靜脈注射奧美拉唑(長春海悅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4900) 40 mg/次,每隔8 h給藥1次;觀察組采用大劑量靜脈注射奧美拉唑, 80 mg/次, 每隔8 h給藥1次;維持上述藥量72 h后將為常規藥量, 40 mg/次, 采用靜脈滴注方式給藥。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統一放置胃管, 并定期測量其胃液pH值, 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對患者血紅蛋白等指標進行檢測, 同時根據止血情況對本次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本次療效共分為3級, 即顯效、有效、無效。其中24 h內引流液中無出血情況表示治療顯效;治療48 h內達到止血效果表示治療有效;經治療72 h后仍有出血情況則表示治療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后患者胃液pH值變化情況 通過對患者胃液pH值進行檢測, 經治療, 患者胃液pH值均有所升高, 對比兩組升高情況, 觀察組整體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 各血液指標變化情況 經治療患者出血情況得到良好控制, 血容量得到及時補充, 各指標(血紅蛋白、尿素氮、代謝酸性中毒)恢復正常, 對比兩組患者血液相關指標, 觀察組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臨床止血情況比較 數據整理后可得,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6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胃液pH值變化情況對照表()

表1 兩組患者胃液pH值變化情況對照表()
注:兩組比較, P<0.01
組別 例數 治療4 h 治療8 h 治療24 h觀察組 60 6.62±0.63 5.77±0.58 6.13±0.68對照組 60 3.15±0.27 2.67±0.52 3.29±0.33 t 39.33 30.83 29.10 P <0.01 <0.01 <0.01
表2 兩組患者各血液指標變化情況對照表()

表2 兩組患者各血液指標變化情況對照表()
注:兩組比較, P<0.05
代謝酸性中毒(mmol/L)觀察組 60 106±20 6.1±2.6 4.6±2.5 118±13 6.6±3.7 3.4±1.3對照組 60 87±16 7.3±3.9 6.5±3.8 87±12 8.8±4.6 6.6±4.2 t 5.75 1.98 3.24 13.57 2.89 5.64 P <0.01 <0.05 <0.01 <0.01 <0.01 <0.01組別 例數治療8 h 治療24 h血紅蛋白(g/L)尿素氮(mmol/L)代謝酸性中毒(mmol/L)血紅蛋白(g/L)尿素氮(mmol/L)

表3 兩組患者止血情況對照表[n, n(%)]
機體處于應激狀態下會引起神經、體液以及內分泌調節失常, 交感神經過度興奮, 促進釋放兒茶酚胺以及腎上腺皮質激素, 導致消化道血管收縮造成缺血[2]。此外由于胃壁細胞分泌較多胃酸, 減少了保護黏液的分泌, 削弱了胃腸道黏膜保護作用, 最終形成損傷。消化道作為應激反應的主要中心器官, 可引起全身炎癥反應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礙, 因此臨床早期防治十分關鍵[3,4]。
奧美拉唑通過抑制H+-K+-ATP酶活性起到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屬于質子泵抑制劑的一種, 具有長效抑酸功效, 能夠較理想的控制胃液pH值, 甚至能夠達到無酸狀態。有學者研究指出[5], 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還能夠有效改善胃黏膜循環, 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本文觀察中主要對比兩種劑量下對消化道損傷的改善作用, 其中觀察組持續靜脈滴注奧美拉唑80 mg, 對照組劑量為40 mg。
通過數據處理與分析, 經治療, 患者胃液pH值均有所升高, 但對比兩組升高情況可以明顯看出觀察組整體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患者出血情況得到良好控制, 血容量及時得到補充, 各指標(血紅蛋白、尿素氮、代謝酸性中毒)恢復正常, 對比兩組患者血液相關指標, 觀察組恢復情況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奧美拉唑可有效改善消化道微循環, 抑制胃酸分泌, 這與相關報道[6]結果一致。此次治療觀察組總體治療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67%,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為防治重癥患者并發應激性消化道黏膜損傷采用持續靜脈注射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效果顯著, 臨床運用價值高。
[1] 董明瑛.胃管注入法應用奧美拉唑治療新生兒應激性潰瘍的療效分析.中外醫學研究, 2011, 9(27):37-38.
[2] 郭玉霞,張文.急性顱腦損傷并發應激性潰瘍出血的治療體會.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1):112.
[3] 吳海武,謝俊鋒,湯建華,等.大劑量奧美拉唑治療老年胃潰瘍合并出血的療效分析.現代預防醫學, 2012, 39(5):1292-1296.
[4] 詹海勇,黃聰武.不同劑量奧美拉唑治療非靜脈曲張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比較.廣東醫學, 2012, 33(1):127-128.
[5] 盧婭萍.奧曲肽聯合奧美拉唑對上消化道出血的療效分析.當代醫學, 2012(18):139-140.
[6] 胡慧,胡海燕.埃索美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胃潰瘍的療效比較.中國現代醫生, 2012, 50(3):83-8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70
2015-02-13]
523770 東莞市大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