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銀燕
護理干預對哮喘患兒主觀依從性與生活質量的影響
陸銀燕
目的 探究哮喘患兒實施護理干預后對其生活質量和主觀依從性的臨床影響。方法 180例哮喘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90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治療, 觀察組患兒給予綜合護理干預治療, 觀察兩組患兒護理干預后的主觀依從性和生活質量指標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主觀依從性為84.4%顯著優于對照組的58.9%, 觀察組患兒的生活質量、主觀幸福感、肺功能指標及復發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兒,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哮喘患兒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治療,有效的緩解了患兒的臨床不適癥狀, 促進了治療效果, 提高了患兒的生活質量和主觀依從性, 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哮喘患兒;護理干預;生活質量;主觀依從性;臨床影響
哮喘是臨床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其發病率和致死率較高, 好發于未成年人群。兒童哮喘的患病率逐年增長,嚴重影響了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生命[1,2]。因此, 探討最佳的治療措施和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次研究對哮喘患兒實施護理干預, 效果顯著,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1月收治哮喘患兒180例, 其中男100例, 女80例, 年齡10個月~14歲,平均年齡(9.5±2.8)歲, 病程0.4~11.9年。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90例。觀察組患兒男50例, 女40例, 年齡10個月~12歲;對照組患兒男50例, 女40例, 年齡11個月~14歲。入選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會呼吸學組制定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防治指南》中制定的哮喘診斷標準[3], 經胸部X線檢查、肺功能測定、變應原檢測等相關檢查結合臨床癥狀確診為哮喘。180例患兒均給予GENA方案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 主要藥物為沙丁胺醇氣霧劑和布地奈德氣霧劑。排除患兒藥物過敏史及過敏體質,排除患兒其他系統疾病史和精神病史。兩組患兒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對癥治療。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 如氣道管理、飲食管理、氧氣吸入等;觀察組患兒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主要內容為:①健康知識教育:采用文字資料、語言指導等方式對家屬普及哮喘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 指導患兒家屬如何檢測患兒病情, 幫助家屬學會呼氣峰值流速(PEF)及判斷病情的變化, 并學會簡單的自救應對方法。②規范用藥:詳細告知家屬哮喘疾病難以根除,目前僅能控制的現狀, 讓家屬了解吸入治療對減少哮喘發作次數、預防發病的積極作用。通過示范指導的方式, 教會家屬正確使用吸入工具的方法, 年齡較大的患兒可以指導其配合深呼吸, 年齡較小的患兒可以使用貯氧罐, 以達到治療的最佳效果, 且需要反復練習, 確保規范使用。指導家屬和患兒吸入治療后, 應馬上清潔口腔, 減少不良反應發生。囑咐患兒及家屬規律性、長時間的進行吸入治療, 并規定其用量和時間, 進行規范用藥[2]。③環境干預:保持患兒居住環境的溫度和陽光照射, 避免接觸過敏原;督促患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勤洗手, 不接觸不良物品;禁止患兒室內種植可能引起過敏的植物, 不可飼養寵物;家屬需定期使用含氟的消毒液對室內進行清潔滅菌。④飲食干預:囑咐家屬為患兒提供清淡飲食, 多食含有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蔬果, 避免進食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和藥物。⑤心理干預:幫助患兒家屬建立堅持治療的信心, 通過講座、錄像等方式讓患兒和家屬認識到心理因素對哮喘病情的調控作用, 調節家屬的心理狀態, 注意在生活中建立積極治療的氛圍, 采取放松的減壓方式, 轉移患兒的緊張、焦慮情緒, 增強其臨床治療信心[3]。⑥行為干預:幫助患兒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 養成防治疾病的生活習慣, 指導患兒進行適當合理的運動鍛煉, 增強體質,提高自身免疫力。每周隨訪患兒, 耐心指導患兒用藥情況,核實吸藥技術是否規范及患兒的配合情況, 觀察患兒是否出現了不良反應, 根據不同情況給予相應指導。電話回訪提醒患兒家屬按時服藥和定期復查, 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提高患兒的用藥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兒臨床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和患兒主觀依從性。采用兒科生活質量問卷評價患兒的生活質量, 該問卷包括情感、癥狀及活動等三個因素。采用學生生活滿意度量表(7個項目)和情緒量表(14個項目)對患兒的主觀幸福感進行評價。觀察患兒病情變化指標, 包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PEF及1年內的就醫情況[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主觀依從性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主觀依從性為84.4%顯著優于對照組的58.9%, 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兒生活質量和主觀幸福感的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生活質量和主觀幸福感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兒,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兒護理后肺功能指標和復發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兒護理干預后肺功能指標和復發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兒,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生活質量和主觀幸福感的比較(, 分)

表1 兩組患兒生活質量和主觀幸福感的比較(, 分)
注:兩組比較, P<0.05
組別 例數 生活質量主觀幸福感情感功能 活動 癥狀 生活滿意度 積極情緒 消極情緒觀察組 90 36.4±13.7 18.0±8.4 36.2±13.3 3.4±0.6 3.5±0.4 2.1±0.5對照組 90 32.1±11.6 12.3±10.5 30.8±14.6 2.9±0.9 3.1±0.3 2.9±0.3 t 2.27 4.02 2.59 4.29 7.59 13.01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注:兩組比較, P<0.05
復發情況FEV1(%) PEF(L/s) 發作次數 急診次數 住院次數觀察組 90 81.5±15.4 8.7±1.8 1.7±0.8 1.8±0.7 0.3±0.2對照組 90 71.3±14.9 7.1±1.6 3.2±1.6 3.2±1.8 0.8±0.5 t 4.52 6.30 7.95 6.88 8.81 P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肺功能指標
臨床治療哮喘的有效方法是霧化吸入治療法, 具有見效快、操作方便等優點;但在操作的過程中, 需密切關注哮喘患兒的病情變化情況, 一旦出現突發狀況, 應及時給予對癥處理。因此, 臨床護理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4]。
本次研究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行為護理干預等方式有效的改善了哮喘患兒的不適癥狀, 促進了臨床治療效果,減少了患兒的痛苦。首先健康教育干預通過對患兒家屬給予足夠的疾病相關知識指導, 使其充分的認識到病情的嚴重性。消除患兒的負面情緒,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提高用藥的依從性, 有助于減少疾病的復發[5]。其次, 哮喘的復發大多數與患兒的體質和過敏原有關, 保持患兒的營養均衡、遠離過敏原是減少患兒復發次數的有效手段。同時還需加強患兒的體質, 有效的抵抗疾病的發作。最后, 哮喘作為一種身心性疾病, 患兒的心理因素同樣具有重要影響。消極負面的情緒可以誘發哮喘的復發, 加重患兒的病情, 而積極向上的情緒能夠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 改善患兒的痛苦。哮喘患兒的治療需堅持長時間的規范性用藥, 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由于兒科患兒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經常出現無法遵醫囑用藥的情況, 大大降低了臨床治療的效果。臨床護理上需加強哮喘患兒的用藥指導, 督促其堅持規范藥物治療。本次研究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主觀依從性為84.4%顯著優于對照組的58.9%, 觀察組患兒的生活質量、主觀幸福感、肺功能指標及復發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兒,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哮喘患兒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治療, 有效的緩解了患兒的臨床不適癥狀, 促進了治療效果, 提高了患兒的生活質量和主觀依從性, 效果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1] 李晨華.護理干預對哮喘患兒主觀幸福感與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中國醫藥指南, 2013, 20(13):145-147.
[2] 何孝臺.護理干預對哮喘患者吸入治療的依從性和療效的觀察.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 2013, 23(8):399-401.
[3] 蔡玉新.護理干預對小兒哮喘治療效果影響觀察.中外醫學研究, 2011, 9(27):90-91.
[4] 孫海英, 陸衛民, 趙雪頻.護理干預對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哮喘療效及依從性的影響.中國基層醫藥, 2013, 20(1):445-446.
[5] 何佳莉, 陳偉君.綜合護理干預對支氣管哮喘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中國基層醫藥, 2011, 18(3):80-8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150
2015-03-23]
516300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