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立新
(韓山師范學院,廣東潮州 521000)
我國各地傳統民居具有獨特的構成形式與文化內涵,體現出中國數千年來的文化精髓,近幾十年來日益成為陶瓷藝術設計中的重要元素而獲得廣泛應用,在陶瓷藝術設計的傳承與創新中能夠發揮獨到的作用,陶瓷藝術設計者在作品設計中融入傳統民居元素,可以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和文化內涵。不過,雖然傳統民居元素在當代陶瓷藝術設計中應用日趨活躍,但其尚未進入到陶瓷藝術設計界的研究視野,因而對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中的作用及應用特征、手法等進行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將有助于推動此課題學術的開展以及實踐的推進。
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中的應用具有顯著的裝飾功能,它能夠使陶瓷藝術作品呈現出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當然,陶瓷藝術設計者決不能僅僅停留于其在作品中的外在表現,更應深入挖掘其內涵,使之真正發揮出提升陶瓷藝術作品文化品味的文化功能??梢?,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中的作用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外在的裝飾功能,二是內在的文化功能,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從裝飾功能來看,傳統民居元素包含全國各地富有特色的民居類型,形式多種多樣,在應用于陶瓷藝術設計中可以產生非常豐富的裝飾風格與審美視覺效果,從而能夠滿足各種類型的陶瓷藝術設計的需求。傳統民居元素除了可以整體裝飾以外,還可以進行拆分來自由地進行裝飾,如墻體、屋面、門窗、地面等等都可以作為獨立的元素進行裝飾,成為作品中的亮點。傳統民居元素還適合于各種裝飾工藝手法,無論是雕塑、刻劃還是釉上彩、釉下彩及高溫顏色釉裝飾,均可以應用傳統民居元素。傳統民居元素大多具有單純樸素的色彩感,如白墻黑瓦的徽派民居,以單純的黑白兩色即能夠使作品產生強烈的裝飾效果。因此,傳統民居元素可以在構圖、技法、色彩等各方面全面滿足陶瓷藝術設計的需要,體現出非常突出的裝飾功能。
從文化功能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城市化規模日益加大,在現代化進程中,人們對物欲橫流的都市文化開始感到厭倦,返樸歸真的文化思潮逐漸興起,而傳統民居元素恰恰能夠滿足都市民眾這一文化需求,因而,在陶瓷藝術設計中應用傳統民居元素可以使作品產生一種淳樸的鄉土文化氣息,發揮延續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傳統民居的設計均以與自然環境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為追求,體現著科學的和諧生態理念,是生態文化的重要表現,而在這現代建筑中往往缺失,因而,在陶瓷藝術設計中對傳統民居元素的運用也顯示出弘揚生態文化的作用,體現出傳統文化中的自然觀、生態觀,反映著當代陶瓷藝術設計者的人文情懷。
20世紀末以來,隨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的加速,無論是城鄉,古老傳統的民居建筑都在快速消失,雷同化的現代建筑與傳統民居相比,其民族性顯然差之甚遠,因而,民族性是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應用中的首要特征,也是其意義所在。
全國各地傳統民居是中華民族在上下五千年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逐漸形成的,濃縮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鮮明的民族特征使之區別于世界其他國家。通過傳統民居元素的應用,在陶瓷藝術作品中反映出獨具魅力的風土人情,表達著各民族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成為中華民族文明史的重要載體。
由于地貌特征、氣候條件、人文歷史、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差異,全國各地區在傳統民居的內外構造形式與文化內涵上均存在著顯著的地區差異,如江南水鄉地區的民居與北方華北平原地區的傳統民居就存在明顯不同,而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傳統民居也存在著迥然有別,因此,地域性也是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應用中至關重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使作品產生風格差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陶瓷藝術作品中應用不同地域的民居元素,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是有顯著區別的,如采用江南民居元素,能夠使作品呈現出一種柔和、婉約、清麗的氛圍與格調,而應用西部民居元素,則往往使作品帶上一種壯美、豪放的情懷。
當然,在應用傳統民居元素時,當代陶瓷藝術設計者們必須加以注意的是要創造性地應用,而絕不是在作品中生搬硬套地照搬傳統民居元素,在應用中必須要使之能夠契合于現代審美,體現時代精神。因此,時代性也是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中的重要特征之一。當代陶瓷藝術設計者應當在作品中創造性地傳承傳統民居元素,應用富有時代性的工藝技法與藝術表現形式進行重構與再造,滿足現代人的審美需求,只有這樣才能賦予傳統民居元素以全新的時代生命力,使之保持可持續發展,不斷地在陶瓷藝術設計中演繹生成新的形式與內容,而絕不可抱殘守缺,以致呈現出陳舊落后的面貌。
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是一種創造,創新性是其應用手法的根本出發點,直接搬用傳統民居元素既難以達到協調,也不符合時代精神,在應用中應當采取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手法,不斷挖掘傳統民居與陶瓷藝術相結合的新途徑和新思路,使二者自然和諧地融為一體。
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手法可分為形式與內涵兩個方面。從形式表現手法上來看,重構傳統民居元素是其核心形式構成理念。傳統民居元素在陶瓷藝術設計中的重構可以采取豐富多樣的手法,如分解與轉換、打散與再造、夸張與變形等等,因陶瓷藝術造型和表現主題自由選擇適當的表現手法。分解與轉換指的是將傳統民居元素進行分解,然后轉換為一種新的形式,這種新的形式具有更適合現代裝飾審美的特點,富有節奏韻律和形式美感;打散與再造則是指將傳統民居元素分散以后,再以一種新奇的形式重新組合在一起,重新拼合之后的傳統民居猶如傳統在新時代的一種再生;夸張與變形則是將傳統民居元素的局部或者是整體進行夸大、縮小和變幻形態,形成富有表現力的新形式,如圖1作品“門神”,作者將作品巧妙地設計為夸張與變形的門的形狀,然后將傳統風俗中民居宅門上常貼的門神形象將以扭曲變化,從而形成了極富創意而又富有傳統民居文化元素的新型藝術形式。

圖1 門神
從內涵表現手法上來看,主題引入是其關鍵設計思想。在確定陶瓷藝術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之后,將適合于作品主題表達的傳統民居元素以適當的手法加以引入,使之成為作品主題表達的重要因素。通過傳統民居元素可以表達豐富多樣的主題表現,如鄉思鄉愁、懷古情思、唐詩畫意、生態和諧、鄉村文化以及更深層的儒道等傳統自然與人文美學主題表達等等。作品意境的營造也是傳統民居元素應用于陶瓷藝術設計中內涵表現手法的重要方面。在陶瓷藝術設計中,可以借用傳統民居的布局方法在作品中營造出一種獨有的文化氛圍,特別是對園林元素的引入更需要精心布局與巧妙安排,如圖2作品“荷韻”,作者采用雕刻手法將傳統江南民居園林中的瓦當元素融入到作品當中,形成富有古典文人審美氣息的獨特意境。

圖2 荷韻
總之,在陶瓷藝術設計中創新地應用傳統民居元素是一種必然趨勢,在創新中秉承傳統精華,并與現代表現手法相結合,使傳統在新時代陶瓷藝術作品中深深扎根,并與觀者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中國傳統民居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逐漸積淀形成的,凝聚了中華民族獨有的文化生活和審美意識,在陶瓷藝術設計中作為獨特的元素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空間。當代陶瓷藝術設計者應在立足傳統的基礎上,對傳統民居元素進行再造與創新應用,使之既具傳統魅力,又符合現代審美觀,成為富有特色的陶瓷藝術裝飾類型。
[1]余小荔.論陶瓷藝術裝飾與中國傳統文化[J].中國陶瓷.2004(01):62-64.
[2]黃萍.把民居建筑元素融入瓷藝創作[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4(02):118-119.
[3]侯明勇.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創新初探[J].藝術評論.2010(10):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