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桂華
(昆明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股份公司,昆明 650051)
原鋁和鋁合金鑄軋是現代鋁加工項目中的重要環節。本車間位于已建成的8 萬t/a 鋁合金板帶項目內。由于原鑄軋車間的生產能力不能滿足冷軋車間的需要,在保留原鑄軋車間基礎上,在預留場地內新建規模為3 萬t/a 的本鑄軋車間。由于本項目所需的其它公共輔助設施,可利用已建成項目的原有設施,不足部分再根據需要對原有公共輔助設施進行改或擴建。
本車間主要由鋁熔煉工段和鑄軋工段組成。項目配置有3 條鑄軋生產線,利用電解鋁液和冷料(鋁錠)為原料,在4 臺(3 用1 備)25t 天然氣鋁熔煉爐和3 臺30t 電阻式保溫靜置爐中進行鋁熔煉和精煉,采用兩臺電磁攪拌器和3 套鋁液在線處理設備,對鋁液進行過濾、除氣和晶粒細化等工藝的處理,合格的鋁液最終在3 臺1010×1900 鑄軋機進行鑄軋,產出鋁鑄軋卷。
本鑄軋車間的主要生產設備有:25t 矩形天然氣熔鋁爐、30t 保溫靜置爐、鋁熔體在線處理系統和鑄軋機等,主要設備布置由圖1所示。熔鋁爐和保溫靜置爐設在鋁熔煉工段,鋁液在線處理裝置和鋁鑄軋機等設在鑄軋工段。
25t 矩形天然氣熔鋁爐為火焰(燃氣或燃油)熔鋁爐,利用天然氣作為能源,對電力無需求。其中每兩臺熔鋁爐配置1 套電磁攪拌裝置和1 套電動葫蘆系統,電磁攪拌裝置設備功率每套251.5kW;電動葫蘆每套3kW。
30t 保溫靜置爐為電阻式保溫爐,通過電阻絲的分組投入,進行保溫和加熱。熔體溫度:700℃~760℃;熔體溫度控制精度:≤±3℃;設備功率為單臺620kW。
鋁熔體在線處理裝置,處理能力:3t/h;配套設備功率單臺45kW。
鑄軋機為超型鑄軋機,最大帶寬:1760mm;帶材厚度:5~8mm;鑄軋輥最大線速度:1800mm/min。其中每臺鑄軋機的驅動電機功率為2×49kW;卷取機組功率為13kW。
本項目擴建的生產公共輔助系統包括:鑄軋機液壓系統、鑄軋水循環系統、除塵系統和起重設備等部分。
鑄軋機液壓系統中,每臺鑄軋機對應1 套液壓站,液壓站設備功率52kW。

圖1 鑄軋車間平面圖
為完成整個冷卻水系統的循環,整個車間設置一套鑄軋機閉路循環系統,設備功率為6×37kW。整個車間設置一套除塵系統,設備功率為163kW。車間內的起重機設備功率總和為118kW。
新建的整個鑄軋車間負荷的裝機容量共計3884kW,計算負荷2760kW,所有負荷的用電電壓均為低壓380/220V。在現行的《有色金屬加工廠電力設計規范》(YS 5031—97)表2.1.2 常用重要用電設備的負荷級別中,熔鑄車間保溫靜置爐的負荷等級為二級,其中屬小型加工廠中的該設備負荷等級可列為三級,其余用電設備均為三級負荷。
由于鋁合金板帶項目已經建成,而新建的鑄軋車間新增的負荷比較大,如果采用在原有供電設施基礎上進行改造的方案上不可行,因此需要單獨考慮本項目的供電電源情況。
根據本車間的負荷容量和供電距離,結合整個鋁板帶項目現有的供配電系統情況,本車間高壓配電采用10kV 電壓等級能滿足要求。由上級變電站的10kV Ⅰ段母線和Ⅱ段母線各引來1 回線路,以滿足本車間二、三級負荷的供電要求。
作為10kV 電源的受電和配電點,在鑄軋車間配置10kV 開關室,采用單母線接線方式,2 進4 出,其進出線全采用高壓電纜方式,4 回出線全部為變壓器回路。2 回進線采用電氣互鎖,保證運行時只有1 回線路供電,防止2 回路電源并列運行。
鑄軋車間為單層廠房,建筑規模為長84m,寬60m,跨度較大。由于鑄軋生產工藝的特殊要求,廠房的地坪面標高有3 個,鋁熔煉工段在+2.100 平面,鑄軋工段有+1.100 平面和±0.000 平面。
根據平面布置,在鑄軋車間偏跨一側新建10kV開關室1 座。在偏跨兩側各自設置1 座10kV 變配電所,其中10kV 開關室和同側的10kV 變配電所合建。其相應位置如圖1所示。10kV 變配電所內設10/0.4kV 變壓器、低壓配電屏和設備控制屏等。
由于用電負荷縱橫向分布較分散;從生產工序上分為2 個工序,而從流程上又分為3 條鑄軋生產線,且鑄軋生產線跨越了該2 個工序。車間內存在特殊負荷:電阻式保溫靜置爐,設備功率較大,為620kW,此外電磁攪拌裝置的設備功率也相對較大。
根據以上特點,為縮短低壓負荷的供電半徑,減少線纜材料,保證電能質量和達到節能的效果,在如何在上述2 個變配電所中合理設置變壓器的臺數、容量,以及各臺變壓器的所帶負荷的劃分上,列出了以下兩個主要方案進行分析比選,見表1和表2。

表1 變配電所設置方案1

表2 變配電所設置方案2
方案一按照設備平面布置,以及設備性質來分配負荷。針對保溫靜置爐負荷的特殊性,設置3 臺靜置爐變壓器(T1.1~1.3)對應3 臺靜置爐;其余設備功率相對較小且較為分散,設置2 臺鑄軋動力變壓器(T2.1~T2.2),對應于其余負荷。鑄軋1#變電所(S1)設1#靜置爐變壓器(T1.1)和1#鑄軋動力變壓器(T1.2);鑄軋2#變電所(S2)設2#靜置爐變壓器(T2.1)、3#靜置爐變壓器(T2.2)以及2#鑄軋動力變壓器(T2.3)。
方案二以照顧生產線流程為原則來設置變壓器和分配負荷。通過設置3 臺鑄軋變壓器(T1.1~1.3)對應于3 條鑄軋生產線流程設備,鑄軋流程設備有保溫靜置爐,鋁熔體在線處理裝置、鑄軋機及對應的液壓系統;設置1 臺公共輔助變壓器(T1.2),對應于鑄軋生產線以外的其余負荷。每臺鑄軋變壓器所帶負荷中,保溫靜置爐所占容量最大。鑄軋1#變電所(S1)設鑄軋1#線變壓器(T1.1)和公共輔助系統變壓器(T1.2);鑄軋2#變電所(S2)設鑄軋2#線變壓器(T2.1)和鑄軋3#線變壓器(T2.2)。
方案二通過按照生產流程設置變壓器臺數和分配低壓負荷,使整改變配電系統與生產系統適應度高,整體型式較為清晰,便于今后的生產管理和設備檢修。對于保溫靜置爐這一特殊負荷,從工藝上確定安保時間和安保負荷之后,通過優化配電及控制方式能夠進行解決。方案一主要從保溫靜置爐這一特殊負荷角度,設置變壓器臺數和分配低壓負荷,由于保溫靜置爐的臺數較多,這種方案會使10kV出線回路和變壓器臺數較多,相應的高壓設備及線纜等投資較大。
通過以上分析,配電方案最終選用方案二。
本車間10kV 開關室的繼電保護采用微機綜合保護裝置,主要保護對象為電力變壓器,根據國家標準《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及相關配電設計手冊的相關規定,變壓器保護裝置裝設電流速斷保護、過電流保護、瓦斯保護、溫度保護和單相接地保護。微機保護系裝置分散安裝在各10kV 開關柜上,設置后臺機,控制室監控。
在本項目中,從主要設備的負荷性質,設備平面布置和既有的約束條件等方面入手,重點分析了在較大規模的廠房內,不同方式下的車間變壓器設置及其配電范圍,得出了最終結論。為建設及今后投入運營等方面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
[1] 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組.工業與民用配電設計手冊[M].3 版.北京: 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 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 50052—2009.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S].20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T 50062—2008.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S].2009.
[4]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YS 5031—97 有色金屬加工廠電力設計規范[S].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