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立穎
品讀美娟的作品,眼前一亮。
作為當代工筆女畫家,她為人顯得更為沉穩。其作品有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形式美感。美娟是地道的山西人,出于對家鄉的熱愛,她描繪了一系列帶有山西民間藝術特色的作品。美娟的作品風格具有山西農民生活的獨特人文特色,融合了多種繪畫語言表現手法,既不脫離傳統藝術的神韻,同時又散發著現代審美意識的青春活力。
常美娟大學的專業并不是國畫專業,而是跨度材料極大的油畫專業,那時候的她接觸并注重西洋畫的色彩與透視,最崇拜印象派大師莫奈,2006年,她進入北京畫院高研班,又習中國傳統國畫,開始迷戀石齊先生的彩墨畫,追求那種“十萬狂花入夢寐”的畫面,給藝術接受者帶來了視覺震撼。由此,她開始了中與西,土與洋化合的藝術探索。
在學習了中西文化藝術的同時,憑著她扎實的國畫與油畫的雙基本功,以女性藝術家特有的細膩與柔美,常美娟把著眼點投向對傳統藝術的再認識和對生活的獨特體驗,在創作實踐中,她始終不渝地用女性獨有的細膩而又詩情畫般的形式,營造著屬于自己家鄉的獨特的藝術語言,進而用這個藝術語言表達對自然,對人生的獨特感受,同時也感染著欣賞者。她以平凡沉穩的心態,使自己的工筆畫從自然物象升華為謳歌個性化生命,極具抒情性地轉化為心靈感悟,詩意般地再現到觀者眼前。
美娟善于思考,在對傳統工筆畫的學習與繼承上,再深入研究挖掘方面下了大功夫,以便更好的繼承傳統藝術。在此從中尋找審美元素的語言符號,融合借鑒山西民間年畫,壁畫,剪紙,和吉祥圖案等,并運用了重彩豐富的畫面韻味,從理性的繪畫構成出發,探索著,遨游著,在構成上運用各種類型媒介材料,例如:噴繪、拓印、粘貼等。在嘗試中西結合的繪畫理念中,作品人物的夸張變形非常有特點。美娟筆下的人物大多很和諧,很唯美,從民間故事為主要表現內容,其地方特色文化藝術魅力得到充分體現。比起這些,我更欣賞她的色彩對比。其創作的作品《虎年吉祥》獲全國首屆現代工筆畫大展優秀獎,這幅作品代表了她的繪畫語言特色:色彩柔和,立意鮮明,構圖新穎,吉祥又喜慶,可以說是綜合的體現畫家的文化底蘊,藝術修養和精神追求。
美娟很勤奮,作為一位女性畫家,舍去大量的時間投入到創作中,她熱愛生活,熱愛藝術,每次打電話約我看她近期創作,每次都是一大卷,包括習作和創作草圖,格外的細心。近幾年,拿了幾次獎,卻沒看出來她驕傲,而是更加投入地專心研究創作,她把民俗文化搬進展廳里來,讓更多人了解山西的文化藝術,這是把民族的文化充分的吸收融入到自身的創作中,又回饋給大眾的最好的方式。
眾所周知,工筆畫很容易受傳統程式的束縛,構圖千篇一律,色彩平板僵化,缺乏生氣,但在常美娟的作品中,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