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能力目標:注重引導學生利用數學思想和方法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初步感受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
思想教育目標: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度、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在交流中養成傾聽他人想法、尊重他人和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課件(例3主題圖,“做一做”插圖),獎品“智多星”(不同顏色和大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讓學生主動探索新知。
師: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新葉,花兒也開了,大自然里美極了!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到公園里游玩。瞧,他們玩得可開心了!(邊說邊演示課件)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小組討論:根據公園里小朋友的活動,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你會解答嗎?
小組匯報,提問并解答問題。(引導學生既能提出關于加法的問題,又能提出關于減法的問題。)
2.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自主練習
師:小朋友們做完游戲后準備去動物園參觀,你們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呢?看,動物園到了!(邊說邊演示“做一做”的插圖。)
師: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課件演示: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
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課件演示:有13條魚,游走了7條。)
生:有13條魚,游走了7條,還剩幾條?
生:左邊有6條魚,右邊有7條魚,一共有幾條魚?
教師從學生提的問題中選出若干個進行板演。
師:你喜歡解答哪道題就解答哪道題,你也可以自己提個問題進行解答。(教師請個別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解答。)
二、能力拓展,體驗成功
師:今天同學們學得都不錯,老師可要考考你們啦,有信心嗎?
學生:有。
師:我們滿載知識的輪船在海上航行,突然有一群海盜要搶走我們的知識船,你們愿意嗎?
生:不愿意。
師:那我們就分成兩組,看哪組同學能保住自己的知識船。如果哪組勝了,老師就獎勵哪組一顆智多星。
學生進行比賽,老師輔助學生利用課件操作。
師:真能干,有這么多小朋友得到了獎品。觀察這些美麗的“智多星”,你能不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呢?(引導學生從顏色、大小等不同角度提出問題。)
三、課堂總結
師:請談一談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新本領,用數學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邊說邊出示課題:解決問題)回家后觀察家里的物品,給爸爸媽媽提個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分析及課后評價
一、創設問題情境,探究新知
點評:
1.利用教材主題提供的信息資源,通過課件創設動態情境,充分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自然地引入了新知。
2.在學習新知部分,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較大的思維空間,放手讓學生去探索新知,引導學生通過組內合作學習、組間相互匯報、交流、提問、評價等形式,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來提出并解決數學問題。
二、能力拓展,體驗成功
點評: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尤其是對好動的低段學生,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使他們感到有趣是設計教學的前提。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教學,既能拉近書本知識和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提高興趣,感受數學的重要性,又能讓學生活學活用,學生也更愿意學了。通過課件演示“小朋友們做完游戲后準備去動物園參觀,你們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呢?看,動物園到了!”的情景,是同學們在生活中經常發生過的,是符合現實生活的。可見聯系生活實際能夠激起他們學習的愿望,并且使學生發現生活中有著許多數學問題,還能夠有效地使數學課堂延伸。課堂上通過提問“你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嗎?”“你又是怎樣想的?”讓學生充分交流研討,暢談自己的想法,然后著重說明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
這一開放性活動設計不僅把學到的知識融入游戲中,而且可以讓學生的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索性學習方式,這種探索性的基本形式是活動。通過活動,促進兒童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思考。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獲得愉快的數學體驗。
三、課堂總結
點評:本課小結更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自我感悟、自我評價和個性發展,并進一步體現了本課“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真正意義。
總評:本節課教師靈活地運用了教科書上所創設的情景圖,圖上的資源信息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并富有童趣,給學生提供較大的思維空間。教師放手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新知,引導學生通過組內合作學習、組間相互匯報、交流、提問、評價等形式,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已有知識經驗提出問題并采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滿足于課本知識的獲得,敢于向課本挑戰,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見解,運用自己的智慧填補課本的空白點,從而達到對課本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構建自己清晰的知識網絡體系。 在鞏固練習時,充分利用書上的“做一做”,讓學生進一步“用數學”解決問題,并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培養學生初步的評價能力。整堂課學生都在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探索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