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芝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會發現許多學生畏懼寫作文,其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提起筆來無話可說,無奈之下胡編亂造;二是語言積累少,作文內容不具體;三是對周圍事物不留心觀察,缺乏素材積累;四是作文缺乏想象力;五是將一篇文章中的素材應用到很多作文中;六是作文脫離生活,缺少真情實感。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探索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激發興趣,培養寫作靈感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挥袑W生有了興趣,才能以較高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中。因此,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寫作教學的第一步。
1.通過解題來激趣
現在的作文題目,無論是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還是自命題作文,內容都很開放,選材范圍廣,而且大都貼近學生生活,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常常抓住文題,引導學生寫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如小學三年級下冊的一堂作文課題目是《第一次______》,這是一篇半命題作文,教學時我把文題寫在黑板上,通過解題讓學生明白應寫第一次做的事,然后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第一次做事的過程。小學生都喜歡表現自己,所以都爭搶著說:我第一次洗襪子,我第一次掃地,我第一次疊被子,我第一次受表揚,我第一次得100分……??吹綄W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我及時引導:“同學們有這么多的第一次,那能不能選取一件事把它記錄在作文本上呢?”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能!”然后開始認真地寫作文。學生在興趣盎然的狀態下思想是最活躍的,想象力也最豐富,所以寫出了一篇篇佳作。
2.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激趣
小學生好奇心強,好勝心也強,喜歡表現自己,參加活動都不愿意落在別人后面,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寫作活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每次作文課后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前讀自己的作文,由大家評選出優秀作文并張貼到寫作欄中。也可以采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寫完作文后由各小組推選出幾名同學與其他小組進行比賽,哪小組勝出就為哪小組貼上一面小紅旗。還可以根據作文題目設計游戲,將寫作融入到游戲之中。例如,寫作文《二十年后的我們》之前,可以設置四組卡片,第一組分別寫上學生的名字,第二組寫上“二十年后”,第三組分別寫上在什么地方,第四組分別寫上在做什么,然后讓學生從每一組中抽出一張卡片,再把這四張卡片組合成一句話說給大家聽,如“劉小剛二十年后在天上開飛機”“王紅二十年后在寫字樓里當老板”等。游戲活動學生很感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如果恰當地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認真完成作文,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親身體驗,激發寫作欲望
作文教學的形式應該靈活多樣,有的作文課可以到室外上,讓學生親身經歷、自主體驗,教師再恰當點撥指導,這樣學生寫作的欲望就會被激發出來。例如,五年級上冊的一堂作文課要求寫風雨中的景色,題目自擬,教師可以在下雨前把學生帶到室外觀察下雨前景物的變化,下雨時指導學生觀察雨的大小、疏密、緩急等,下雨后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觀察雨后的山川大地、花草樹木等,因為有親身體驗,學生很快就會完成作文,而且能寫出真情實感。再如,教學六年級下冊的作文課《記一場體育比賽》之前,可以把學生帶入越野賽、籃球賽、跳繩比賽、拔河比賽等比賽現場,因為有了親身體驗,學生寫起作文來就會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感覺輕松自如。
三、呵護童真,鼓勵表達真情
小學生天真爛漫,充滿稚氣,他們總是懷著一顆純真的心去看待一切,因此寫作中也常常會看到他們童真的流露。教師在作文批改和講評中要呵護孩子的無邪童真。例如,一個學生在作文中寫他看到一個叔叔車上的桔子掉了下來,他主動走過去幫助叔叔把桔子撿了起來,那位叔叔一面說著謝謝,一面塞給他兩個桔子,因為他非常喜歡吃桔子,所有很高興地接了過來,幫助別人后他感到很快樂。而另一個學生也寫同一內容,叔叔給他桔子時,他說:“叔叔我不要,這是我們少先隊員應該做的?!睂τ诘谝粋€學生,我們能說他嘴饞、思想有問題嗎?顯然不能。他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寫出了一個孩子的童真。對此,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和鼓勵,要呵護這種真情實感。
四、展開想象,發揮寫作潛能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的想象和幻想,發揮創造性。”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有敏銳的感知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所以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想、多想,為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觀察某一事物時,可引導學生聯想與之有關的事物,多寫想象中的情景,發揮寫作潛能。例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的寫作課《我眼中的_____》時,我讓學生先說說寫作思路,有一名學生說自己想寫《我眼中的自己》,把自己寫成超人,用自身的超能力去幫助別人,同學們聽后都笑了,但我對他的想法卻給予充分肯定:“構思很新穎,把自己想象成具有超能力的人,并能夠去扶危濟困,既富有奇幻的色彩,充滿童趣,又彰顯出正能量?!?/p>
總之,教師要運用各種有效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在寫出好作文的同時,也能體會到寫作帶來的快樂!
(責任編輯 趙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