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學以致用,所以能否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顯得非常重要。解決問題必須源于學生的生活實際,又回到學生的生活中,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找到一條繞過障礙的出路,從而找到可以解決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能讓小學生運用原有的知識、技能和方法遷移到課程情景中解決新的問題,實現教育目的。下面就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談一談如何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運用問題情景激發學習激情
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興趣,而激發興趣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創設問題情境,所謂的創設“問題情景”就是在教材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景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不協調-探究-深思-發現-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協調”必然要有質疑,把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巧妙地寓于各種各樣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景之中,在他們的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從而使學生的注意、記憶、思維凝聚在一起,以達到智力活動的最佳狀態。
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課題解決的難易程度,學生學習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特點,精心設計問題。課堂問題設計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問題設計既要新穎巧妙又要激發情趣、發人深思,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提問時,教師應該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巧妙設計問題,抓住契機,富于技巧性地提問,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獲取數學知識。在問題設計時,要注意問題的層次性和邏輯性,問題一般可分為三組:首先是為學習新教材鋪墊問題組;其次是數學知識的邏輯化問題組;第三是數學知識的應用問題組。三組問題相互聯系,形成結構性問題組。好的課堂問題設計應該是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 而不應該過于注重結果。教師要根據課堂問題進行設計, 提問后要耐心等待,課堂提問的間隔時間還是一個很有講究的學問。教師根據問題的性質留給學生適當的考慮時間,教師只有這樣創設問題情景才能誘發學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點燃思維的火花。
二、引導主動探究,增強主體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學生的潛力,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主動大膽地猜測、推測,用科學方法去探究問題,從不同角度去尋找解題思路,引導學生自己獲取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主體意識在主動探究中增強。生活包羅萬象、奧秘無窮,僅僅依靠課堂上獲取的知識是有限的,數學源于生活,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堂上學到的學習方法,在課外進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這樣處理,如實際測量樹葉的面積等。另外,一堂課不可能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都進行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到校園、家庭、社會、大自然中去學數學、用數學,使數學探究活動突破教學時間的限制和教學空間的束縛。要重視學生在課后更有意義的后續活動,注重拓展學生的信息渠道,廣泛利用存在于教科書以外的各種資源,這樣既能擴展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多方面的興趣,又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探究精神。
三、從日常生活中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
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辨認方向”的教學,就是創設了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辨認方向的情景,引入新課。讓學生感覺學習方向的必要性,并讓學生在模擬街區中解決實際問題的矛盾中探究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新方向。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想身邊的事情。在學生獲得新知以后,教師又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尋找周圍的小朋友分別坐在自己的哪個方向;去幫助動物園的叔叔、阿姨繪制動物園示意圖;去探究指南針里面的方向板的作用。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可誘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拓展創新空間。
四、引導反思評價,優化解決策略
“解決問題”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解決一個或幾個問題的本身,而應該是讓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幾個問題來學會解決問題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并且獲得情感上的體驗。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才是數學教學的策略,才能適應問題的千變萬化。而組織學生對解決問題過程與方法的反思評價是形成數學思想和策略非常關鍵的一步,也是過去教學未能重視的一環。在探求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方法和結果,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允許他們發表意見,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問題解決后,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比較多種答案,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案。教學中要求學生探究自己的解題途徑是否最簡捷,推理是否嚴謹,如果問題的解決方法失敗了,那就要部分或全部地重復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有效地評價問題解決的成果,有助于學生的發展性成長,能促使學生真正地提高數學技能。
總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時代賦予教育的新使命。解決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學會用數學思想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對開發學生潛能、引導學生開展探索式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它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新思路、新策略。因此我們要轉變教育思想,提高教學意識與水平,深入研究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構建數學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并最終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和“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目標。
(責任編輯 劉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