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西林


前不久,我攜老伴兒赴美自助旅行,我們是坐著美鐵火車,沿美國、加拿大的國境線鐵路,用了46個小時,橫跨美北七州,行程3540公里,歷經3個時區,進行了一次從美國的西海岸到五大湖的火車旅行。
“帝國建設者8號”是我們乘坐的列車。它離開西雅圖市國王街車站,沿著遼闊的皮吉特海灣(Puget Sound Shore)的邊緣北上,火車行駛在華盛頓州的斯諾霍米什縣境內,幾乎是貼著水邊行駛的。“帝國建設者8號”列車共10節車廂,有一節是臥鋪車廂,還有一節是觀景車廂,是美國最先進的列車,共兩層車廂,從鐵軌到車頂近6米高。當今美國是飛機和私家汽車的王國,鐵路事業不大景氣,需要國家補貼。乘火車的旅客不多,車廂一半以上是空位子。開車后,能隨便找個空位,伸直雙腿斜臥著酣眠一宿!與坐臥鋪有何差別?
“帝國建設者8號”列車前身是聞名世界的“大北方鐵路”頭等客運列車,在1995年更名。上車時列車員把我們安排在下層811號前進方向的右側。車廂里的座位是藍色沙發座椅,我們坐的底層車廂是老年殘疾人專用車廂,共有12個座位。絕大多數旅客是在上層車廂,上層車廂有60個座位。美國人個頭大,肥佬多,座位全部是高靠背寬體沙發彈性椅。座位寬大舒適,座位下還有一個托板,拉起來可以加長座位40厘米,翻起來幾乎和床差不多長。椅背下面還有可以調整高度的鐵制登桿,供后面乘客伸直兩腿。發困時只要你把椅子靠背放倒,就能舒舒服服地打盹入睡了,椅背后有活動餐桌和插兜。結構設計得相當人性化,最大程度地追求讓旅客坐得舒服。
“帝國建設者8號”開出西雅圖,我臉就貼著車窗玻璃凝望著左邊的皮吉特大海灣,行進中的列車有種搖搖欲墜的感覺。我對鐵路建在海灘邊的安全和可靠性產生了憂慮,“杞人憂天”起來。心里作著安慰,近百年的老鐵路用到現在不也安全無恙嗎?
埃德蒙茲(Edmonds)車站是第一個景點,開車后乘務員送給了我一本“帝國建設者8號旅行指南”,介紹埃德蒙茲是美國華盛頓州斯諾霍米什縣的一個小城,有埃德蒙茲大碼頭,這里是皮吉特大海灣水面最狹窄處,有連接對面的金士頓渡輪。你可以看見海面上帆船點點,悠閑自得地在海面泛舟。
3個小時后,火車咣當咣當地走了30英里,到達皮吉特海灣的北面盡頭的埃弗里特市(Everett)。此城是斯諾霍米什縣的郡府,10萬人口,波音公司的生產基地就在這里,波音747、767、777、787等型號的先進飛機全從這里出廠的。美國海軍“林肯”號航空母艦也停泊在這里。埃弗里特市還是北美最大的森林木材工業產地,有大量的木材運往中國。可惜時近黃昏光線不好,我沒能拍下這個美國最北端的海港的風貌。
列車到埃弗里特后轉向東行,直赴芝加哥!“帝國建設者8號”沿著斯凱科米什河岸( Skykomish River )向著芝加哥東進。列車穿行在華盛頓州著名的松樹和冷杉林海里。時屆初夏,迎面撲來的卻是一座座雪山,至此我們進入了北美最高最長的喀斯喀特山脈地區(Cascade Range)。
喀斯喀特山,北起加拿大,穿越美國華盛頓州、俄勒岡州,最終到達加利福尼亞州,是北美洲的一條主要山脈,它與東邊的落基山同為美國西部兩條最主要的平行山脈,這兩座山脈架成了北美洲的脊梁。
天近黃昏時,列車到了Leavenworth,站,我因打盹失掉了觀賞這里德國巴伐利亞小山村的機會。醒來只瞧見小村邊緣的幾個交通警示燈,聽說這個深藏于喀斯喀特山林深處的西德村,鐵路邊那條水量充足的斯凱科米什河從這里緩緩流過,孕育了大山深處這方水土。百年前,極有遠見的德國移民在此安家落戶,現已成為華盛頓州的一個著名的旅游小鎮。他們的祖先是1860年左右的淘金熱而來此的。為改變困境,引入了德國式旅游觀光產業以此重振小鎮的經濟。一百多年來,將許多具有德國巴伐利亞風格的房屋與建筑重新裝修粉刷,取名“小西德村”。這里每年舉辦13項大型活動,一年四季節慶與活動不斷,德國風格的建筑、房舍、餐廳比比皆是。歲月雖然流逝,這些德國后裔們,依舊頑強地一代代保持著本民族的風俗。美國的巴伐利亞村(Bavarian Village)每年的啤酒節慶祝活動之熱烈,成為德國慕尼黑本土外世界上另一個亮點小鎮,每年迎接超過200萬的觀光客,是華盛頓州著名的旅游觀光地。
離開小西德村不久就到了WENATCHEE站,這里是全球最大的蘋果產地,號稱“蘋果世界蘋果都”,占了美國15%的蘋果產量。不知道“果粉”心中的喬布斯是不是也來過這里。停車時,我走出車廂,在昏暗中給車站拍了幾張照片,還格外高興地和列車上一個身高近兩米的列車員合了影。
(編輯·韓旭)
hanxu71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