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偉
(黑龍江省諾林醫藥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氨基苷類抗生素不良反應分析
季偉
(黑龍江省諾林醫藥有限公司,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目的:分析氨基苷類抗生素不良反應現象,以降低氨基苷類抗生素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科學、合理用藥。方法:對多方資料進行查閱,分析和總結氨基糖苷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及其主要的合理用藥方法。結論:氨基糖苷類藥物的常見不良反應主要有耳毒性、腎毒性、過敏反應以及神經肌肉阻滯幾種,在對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的時候,臨床工作人員需全面掌握各種藥物所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針對患者的具體病癥,合理選擇藥物。
氨基苷類 抗生素 不良反應
氨基苷類抗生素是由鏈霉菌或小單孢菌培養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類水溶性較強的抗生素。它主要有:鏈霉素、新慶大霉素、霉素、卡那毒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以及妥布霉素等。該種抗生素可大范圍作用于革蘭陰性桿菌,效果持久,還有著很長的時間抗菌后作用。
氨基苷類抗生素對細菌的作用是通過抑制細菌蛋白合成,阻礙細菌蛋白合成的過程,阻礙其合成初始復合物,引導細菌合成蛋白錯誤并阻抑已經合成的蛋白向外釋放,進而致使細菌的死亡。氨基苷類抗生素對于革蘭桿菌有著極強的殺菌作用。敏感菌主要有腸桿菌敏感菌株,例如:沙氏菌屬革蘭陰性桿菌、假單胞菌屬及變形桿菌屬及。該類抗生素通常對肝炎球菌、鏈球菌、立克次體、梭狀芽孢桿菌屬、霉菌以及病毒是無效的。
氨基苷類藥物是濃度依賴性殺菌劑,其治療劑量和毒性劑量很接近,該類藥呈堿性,可溶于水,而胃腸道無法吸收,肌肉吸收十分迅速并且完全,30~90分鐘達到峰濃度。對于靜脈注射,其濃度的高低應隨著劑量的不同而不同,通常靜脈注射20~30分鐘后達到與肌肉注射相同的血漿濃度。氨基苷類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率較低,通常分布于細胞的外液,不易穿過生物膜,人體組織細胞內的含量很低。但是腎小管因為轉運機制較為特殊,該類藥濃度遠高于血漿和組織液。氨基苷類藥物可以進入到內耳淋巴液,其濃度的高低和使用量成正相關,10~12小時的半衰期內耳淋巴液含藥濃度很高,且具有蓄積性,這是造成耳毒性的根本原因。
3.1耳毒性
任一種氨基苷類抗生素都可能造成腦神經前庭肌能失調或者耳蝸神經的損害。慶大霉素、鏈霉素造成前庭肌能失調,通常表現為惡心、嘔吐、眩暈、平衡失調;阿米卡星、卡那霉素主要是對耳蝸神經造成損害,通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耳鳴或聽力退化,嚴重時造成耳聾,且卡那霉素耳毒性的發生率可達16%;妥布霉素則對前庭及耳蝸神經都有著損害的作用。一般該類抗生素所造成的耳蝸毛細胞損害不可逆,所以一旦發生聽力損害常為待久性的,對高頻聽力的影響尤為嚴重,嚴重者各音頻聽力均喪失,造成永久性耳聾。
3.2神經肌肉阻滯
各種氨基苷類抗生素均可導致臨床上出現神經肌肉麻痹。這一現象雖少見,但是有潛在的危險性。氨基糖苷類產生神經肌肉阻滯的機制是由于藥物抑制突觸前的乙酰膽堿(Ach),釋放與阻斷突觸后Ach受體所致。突觸前的抑制作用與氨基苷類能抑制該部位鈣離子進入神經軸索的突觸前區參與Ach釋放過程有關。新霉素與妥布霉素對突觸前膜的作用比鏈霉素更強。神經肌肉阻滯作用的臨床表現為口周和手足麻木,嚴重者伴頭暈、頭后部麻木,舌顫,甚至全身發抖。大劑量氨基苷類藥物快速靜注時,可發生眼瞼下垂、復視、咀嚼肌和四肢無力、反射減退,嚴重者可導致肌肉麻痹而危及生命,若同時應用肌松弛藥、全身麻醉藥,或在重癥肌無力、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尤易發生。
3.3腎毒性
氨基苷類抗生素對腎的毒性主要損害近曲腎小管上皮細胞,一般不影響腎小球。中等劑量使近曲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大劑量時產生急性壞死,引起間質性腎炎。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蛋白尿、管型尿、紅細胞尿等,嚴重者致氮質血癥,尿量減少,腎功能減退。藥物腎小管的損害程度與劑量大小、療效長短呈正比,尿液變化一般在用藥后3~6天發生,大多數為可逆性,停藥后可逐漸恢復,應注意及時停藥。
3.4過敏反應
氨基糖苷類有時可引起皮疹、藥物熱、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粒細胞減少以及過敏性休克。其中鏈霉素過敏反應發生率較高,尤其是過敏性休克的發生率高,雖較青霉素低,但病死率卻非常高,應予注意。
3.5其他
少數可引起呼吸肌肉麻痹,造成呼吸抑制或暫停。此外,有部分氨基糖甙類藥物可引起肝損害,出現轉氨酶升高,甚至黃疸。也可引起周圍神經炎,但較少見。
4.1耳毒性
慎重選擇、避免使用和合理應用氨基糖昔類抗生素是預防其耳毒性的關鍵。嚴格掌握適應癥,無絕對適應癥絕不使用。使用最低有效劑量,縮短使用時間。用藥時注意觀察,一旦出現耳鳴、耳內發脹感、頭暈、食欲不振、惡心、口渴、手足或頭面部麻木及走路不穩感,眩暈及聽力下降等中樞、耳蝸、前庭神經毒性反應的早期表現,應及時停藥,早期治療。長期用藥者要定期檢查聽力,特別是高頻區出現聽力下降時應立即停藥并對癥處理。
4.2神經肌肉阻滯
該類藥物和可使肌肉松弛類藥進行合用可以使神經肌肉阻滯增強,從而具有一定危險。
抗膽堿酯酶藥可拮抗一些氨基苷類藥對神經肌肉阻滯的作用,可以用在該類藥所導致的呼吸麻痹或重癥肌無力的急救。
4.3腎臟毒性
腎毒性的強弱次序為卡那霉素和西梭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鏈霉素,伴隨藥劑量的加大,積聚也逐漸加大,但是排泄卻很緩慢,使用10天以上容易造成腎毒性。因此在使用該類藥時要注意限量、限速,注意觀測腎臟的功能和血藥的濃度,如有明顯變化則應及時停藥。
4.4過敏性反應
由于臨床尚無統一的皮試方法,臨床醫師應對既往有些類藥物過敏史,過敏體質患者改用其他抗生素,使用此類藥物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反應情況,備好急救藥品與搶救設備。
4.5不良反應防治其他對策
熟練掌握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原則,以便指導用藥;掌握氨基糖甙類藥物的適應證、禁忌證,藥代動力學和不良反應。按照患者生理狀態合理用藥。本藥可通過胎盤屏障,所以孕婦慎用或不用;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及老年患者慎用;選擇低毒性抗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素,毒性大的如新霉素、西索米星等應避免使用;選擇適當的給藥方案、給藥途徑、劑量和療程,必要時結合血藥濃度監測;注意配伍用藥,避免毒力協同作用。
由于氨基苷類的毒性作用限制其發揮臨床廣泛的治療作用,故應積極推求其合理應用并及時監測,以力求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
[1]伍越,鄭靜,鄭斌嬌,方芳,梁玲芝,呂建新,管敏鑫.氨基苷類耳毒性保護與修飾[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2,02:260-269.
[2]賀金蓮.兒科應用氨基苷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8,08:67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