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琴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探討農業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張雪琴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
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系統,能夠提高職工的工作效率,實現組織目標,同時還能夠為單位儲備人才,從而提高農業事業單位的核心競爭力,節約資源,降低成本。在市場經濟日漸深化的新形勢下,目前農業事業單位實行的績效考核逐漸暴露出許多弊端和不足,本文通過剖析農業事業單位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就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為推動我國農業事業單位績效考核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議。
農業事業單位 績效考核 問題及對策
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指的是事業單位通過考核者與被考核者同時參與制定的考核內容及標準,以規范化的考核流程及方法,對被考核者進行工作成果及自身素質的評估考量,并與人事管理制度掛鉤,以此作為被考核者薪酬、獎懲、晉升、辭退的重要依據[1]。績效考核對于事業單位尤其是農業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農業事業單位現行的績效考核體系中存在著許多較為突出的弊端,若不能及時予以糾正和完善,勢必影響到農業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工作的健康發展。
1.1提供人事管理依據
農業事業單位唯有對職工的專業素養、職業道德及個人能力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夠確定該職工的任用與否,并且為職工安排適合自身特點的工作崗位。績效考核能夠從多方面綜合評價職工的素質及特長,從而為職工的聘用、升遷、調配、薪酬提供決策依據。
1.2為培訓提供方向
通過對職工工作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考評,能夠準確掌握職工在專業知識及工作能力方面所存在的欠缺,從而有的放矢地組織培訓和進修,從而全面提升職工素質,更好地開展工作。
2.1缺乏正確認識
目前,部分農業事業單位對績效考核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理解非常片面,在進行績效考核時,并未制定嚴格的考核標準,僅僅填寫統計表格或者自行提交工作總結報告即可,考核者也由臨時調配人員組成,從而使績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其實際作用,且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成本[2]。
2.2缺乏科學的績效指標
對于績效考核而言,合理科學的考核指標,決定著考核結果的公平性和準確性。目前常用的績效指標包括以經營目標達成情況為主的任務績效指標,和以評估職工思想覺悟、職業道德、工作態度等為主的周邊績效指標,就農業事業單位的工作特點而言,能夠制定出上述兩方面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標,往往較為困難,而且很多事業單位僅僅注重于任務績效,對于周邊績效則簡單的采用評價性的描述,并未記錄其客觀行為性,顯得過于主觀[3]。而就任務績效本身而言,也往往偏重于單一的經營目標,忽視了其他工作成果,顯得過于片面[4]。
2.3考核周期設定不合理
考核周期即兩次考核之間間隔的時長,與考核目的有著密切的聯系。目前,相當部分的事業單位是以一年為一個考核周期[5],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配合年終獎金的分配,這種一刀切的周期設定,不利于考核結果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2.4未能與獎懲體系掛鉤
績效考核的目的在于通過量化職工的工作成果及綜合素質,督促職工切實履行工作職能,激發工作積極性,而這一目的的實現,必須依靠考核結果的反饋。目前許多農業事業單位對于考核結果的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未能以此為依據構建相應的獎懲體系,具體表現在未將職工的薪酬、獎金制度與考核結果直接掛鉤,從而使職工未能體會到考核結果與自身利益的關聯性,從而無法激發工作熱情,喪失了績效考核的意義[6-7]。
3.1明確績效考核的重要意義
農業事業單位應加大績效考核工作的宣傳力度,深入學習,充分認識績效考核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于農業事業單位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從根本上轉變全體職工因傳統管理體制所造成的偏見,了解到績效考核不是最終目的,其最終目的在于提升自身素養及工作能力,挖掘潛力,進而更好地實現單位目標的達成,最終提升農業事業單位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使績效考核能夠真正落到實處[8]。
3.2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標
農業事業單位自身特點決定了不同工作的性質及目的具有極大的差異,因此無法采用一刀切的考核尺度,且很多工作成果無法利用貨幣形式予以量化,因此必須對工作性質及類型進行科學的分類,并針對工作中的不同職位及崗位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考核指標,做到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方式相結合,從整體上采用定性考核的方式對被考核者的工作目標完成進度及自身綜合素質進行考核,而細部的工作成果數量及失誤率等內容則應加以量化[9],從而體現績效考核的公正性和公平性,以便全面反映被考核者的工作成績。
3.3采取多樣化考核方法
農業事業單位的績效考核具有其復雜性和特殊性,因此采取正確的考核方法及考核手段顯得極其重要,目前較為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包括MBO、KPI、360度評價、配對比較法、強制排序法等多種方法[10-11],農業事業單位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種考核方法相互結合的實施模式,保證考核方法的多樣性,避免生搬硬套一種固定的考核方法,從而避免了考核的片面性,確保績效考核的作用最大化。
3.4設定合理的考核周期
對于不同考核指標而言,應以其考核內容為依據設定不同的考核周期。例如任務績效指標,應適當縮短考核周期,可酌情設定為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從而確保被考核者對于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一個清晰的記憶,并便于核對、審查其目標完成情況,并及時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進。而對于周邊績效,由于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則應適當延長其考核周期,經過長期的觀察記錄,獲取更加準確的結論[12-13]。
3.5注重反饋,及時溝通
農業事業單位進行績效考核時,如果僅僅注重考核過程是遠遠不夠的,還應做好考核結果的反饋、溝通和總結。當考核結果得出以
············后,應當及時反饋給職工,并組織職工就考核結果進行溝通交流,使其及時了解自己的工作完成情況,發現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同時使職工了解自己為單位所創造的價值,從而培養職工的主人翁精神,樹立強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及督促作用[14-16]。此外,應當建立起與績效考核相配套的獎懲機制,并且與薪酬制度掛鉤,從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對職工進行激勵和回報,使職工從中感覺到自身利益相關,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積極性、主動性。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農業事業單位只有加強對績效考核的認識,端正態度,制定可操作的考核指標,并建立起及時有效的反饋獎懲制度,才能夠切實發揮出績效考核的最大作用,為農業事業單位自身的健康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1]陽東辰.中國公務員績效考核制度的現狀與改革對策[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6(6):68-72.
[2]王天青.我國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的現狀及其改革趨勢研究[J].甘肅科技,2012,28(15):98-99,148.
[3]江玉芬.加強和改進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2(20):157-158.
[4]李潔.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問題及相關對策[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8(3):6-8.
[5]簡軍.關于事業單位績效考核體系優化設計的探討[J].現代商業, 2011(11):88-89.
[6]桑玉麗.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績效考核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4(14):130.
[7]劉麗萍,王憲君.試論我國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問題[J].黑龍江財專學報,2001(04):62-65.
[8]侯汶佳.我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現狀的分析[J].人力資源理, 2011(6):68-69.
[9]邵壹.事業單位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管理觀察, 2014(15):49-50.
[10]景怡然.完善事業單位績效考評制度促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J].經濟研究導刊.2012(32):71-72.
[11]李海巖.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工作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20):76-77.
[12]鄭麗艷,張景春.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績效考核現狀及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0(33):212.
[13]瞿鳳仙.淺析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改革與開放,2010(23):30-31.
[14]呂彤.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現狀分析與思考[J].才智, 2010(11):291.
[15]李超宇.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環境分析及改良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0(24):105-107.
[16]連益財.試論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J].中國城市經濟,2011 (01):98.
張雪琴(1973—),女,研究實習員,主要研究方向:人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