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錄霞等
摘 要:2010-2014年在陜西寶雞陳倉秦嶺北麓臺塬地區進行了矮砧大櫻桃早果豐產栽培試驗,總結出標準化建園、規范化土肥水管理、高光效整形修剪、科學預防低溫凍害、精細化花果管理、無害化病蟲害防治等綜合配套早果豐產栽培技術,為該地區大面積發展矮砧大櫻桃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大櫻桃 ;矮砧;早果豐產;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1005345X(2015)03003203 中圖分類號:S662.5 文獻標識碼:B
大櫻桃是北方落葉果樹中成熟最早的樹種,其果實不但顏色鮮艷、玲瓏剔透,而且營養豐富,素有“果中珍品”“春果第一枝”的美稱。近年來,陜西大櫻桃產業發展迅猛,栽培區主要集中在西安市灞橋、銅川新區及寶雞眉縣、陳倉區、渭濱區等地區,栽培面積突破1.5萬hm2,但目前大多數大櫻桃園采用大青葉、馬哈利、考特等喬化砧木栽培,結果遲、單產低,整體效益欠佳。為了探索大櫻桃早果豐產栽培的關鍵技術,我們于2010-2014年進行了矮砧大櫻桃栽培試驗,并取得了當年建園、2年見花、3年掛果、4年豐產的預期效果,現將其栽培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1 試驗園基本情況
試驗園位于陜西省寶雞市陳倉區磻潘鎮下站村,總面積0.8 hm2,屬秦嶺北麓大塬臺田地,海拔730 m,地勢平坦,土壤為壤土,土層厚1.5 m,pH值7.3,有排灌條件。無霜期200~210 d,年均氣溫 11.9 ℃,其中,1月份平均氣溫-0.8 ℃ ,最低氣溫-9 ℃ ,7月份平均氣溫25.5 ℃,最高氣溫37 ℃,年均降水量679 mm,小氣候環境條件很適宜大櫻桃生長。
2010年3月,先后從鄭州果樹研究所購進2年生有分枝的無病毒矮化自根砧大苗400株,以及1年生無分枝的無病毒矮化自根砧苗610株,砧木均系吉塞拉6號,品種為早大果、紅燈、美早、早紅寶石、布魯克斯、薩米托等。采用寬行密植,栽植密度為4 m×2 m,667 m2栽83株。
試驗園定植后當年(2010)大苗開始見花;第2年(2011)結果,平均每667 m2產量達150 kg;第3年(2012)平均每667 m2產量達357 kg,株產4.3 kg;第4年(2013)平均每667 m2產量達647 kg,株產7.8 kg;第5年(2014)平均每667 m2產量達855 kg,株產10.3 kg。1年生無分枝苗,2011年始見花;2012年開始掛果,平均每667 m2產量達191 kg;2013年平均每667 m2產量達448 kg;2014年平均每667 m2產量達681 kg;第5年平均667 m2產量達753 kg,產值18 825元。
2 主要栽培技術
2.1 標準化建園
2.1.1 選擇優良矮砧 砧木是決定大櫻桃結果早晚、產量高低及其抗性強弱的主要因素之一。選擇進入結果期早、抗根癌病能力較強,且與多數大櫻桃品種嫁接親和力較好的吉塞拉6號矮化砧木作為基砧,為實現早果豐產奠定良好基礎。
2.1.2 精選優良品種 針對該園距離寶雞市區近且采用露地栽培的實際情況,選用早大果、紅燈、美早、早紅寶石、布魯克斯、薩米托等色艷、大果、優質、豐產的中早熟品種作為主栽品種并配置不低20%的授粉樹,且要求授粉樹配置距離不大于12 m,授粉品種花粉量要大,與主栽品種授粉親和力好、花期基本一致,適應性強,果實經濟價值高。
2.1.3 無病毒大苗建園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根系發達、苗干粗壯、芽眼飽滿、苗干高度120 cm以上的嫁接(1年生或者2年生)無病毒矮化苗。
2.1.4 科學規范栽植 采取秋挖坑,春栽植。建園前1年秋季開挖寬1 m、深0.8 m的定植溝,溝底填埋20~30 cm厚的作物秸稈、雜草等物,然后將肥料與表土混合后填在最上面,施入的肥料以豬、牛、羊廄肥類等有機肥為主,667 m2用量4 000~5 000 kg,并混施碳銨、磷肥各100 kg。溝填好后灌一次透水塌實,待春季解凍后栽植。定植前一天,對苗木根系進行修剪,剪去劈裂的、傷口較大的根或過長的根,然后將根系在水中浸泡12 h左右,使其吸足水分,并于栽植前用K84液消毒,對苗木根系蘸根處理(可顯著減輕根癌病發生)。栽植時,根系在穴中部自然伸展,嫁接口朝向主要風向,踩實澆水后嫁接口高出地面5~10 cm。栽后及時用1 m寬黑色地膜順行覆蓋樹盤,以利于增溫保墑。1周后在飽滿芽處定干,剪口用塑膜包扎,防止抽干剪口芽。
2.2 規范化土肥水管理
2.2.1 深翻改土 栽后當年秋季,從定植溝處向外開挖寬50 cm、深50 cm的施肥溝,結合深翻繼續填埋腐熟有機肥、秸稈、雜草等,并適量混施復合肥。連續深翻3年,直至全園翻通,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增強保水保肥能力。
2.2.2 配方施肥 定植后1~2年,勤施肥水,促使樹體快速生長。成齡園每年秋季結合深翻667 m2施有機肥4 000~5 000 kg,株施N、P、K三元復合肥2 kg。全年追肥2次,分別于萌芽前和采果后交替采用放射狀溝施或多點穴施,寬度和深度均為20 cm左右。同時,從展葉期開始進行葉面追肥,以尿素、氨基酸類葉面肥為主,花期葉面追肥加噴0.2%~0.3%硼砂以促進坐果,果實發育期噴2次0.2%磷酸二氫鉀或200倍氨基酸鈣,以增加果實硬度和果面蠟質,減輕裂果。采果后,結合樹上噴藥(保護葉片)添加葉面肥、營養肥,主要有尿素、碧護、多元微肥等,以增加葉片光合效能。
2.2.3 合理灌溉 短行畦灌,防止積水。每年灌好封凍水和萌芽水,冬灌采用行間漫灌。生長季節,遇高溫干旱可采用樹行兩邊交替溝灌。澆水后1周,結合中耕除草,淺鋤地表10 cm左右,達到松土保墑的目的。也可采用樹盤覆草,保持土壤水分,減少澆水次數。
2.3 高光效整形修剪
采用細長紡錘形樹形,中心干直立強旺,基層主枝上有小分枝,中上部為單軸延伸小主枝。以生長季修剪為主,休眠期修剪為輔。休眠期修剪采取延遲修剪(春季修剪),即在樹液開始流動至萌芽前進行,生長季節采用刻芽、摘心、扭梢、拿枝、拉枝等方法科學修剪。
第1年:定植后于90~100 cm處定干,然后,從距地面60 cm處開始向上螺旋式上升刻芽(定干后剪口下1~4芽不刻),即用小鋼鋸條在選好的芽上方0.5 cm處橫切一下,深達木質部。
第2年:萌芽前,中心干在飽滿芽處輕短截,然后刻芽,下部的主枝全部拉平,開張角度。中心干上刻芽時間早,刻芽較重,發出的枝較強,重點培養骨干枝。主枝或側枝上刻芽稍晚,刻芽程度輕,主要培養中、短枝和結果枝組,促進早結果。夏季,當中心干長度達到60 cm時,進行重摘心(不少于15 cm),促發2~3個中長枝作為主枝。
第3年:萌芽前中心干繼續在飽滿芽處輕短截,對成枝力弱的品種,主枝背上過旺枝疏除,兩側的中強枝,長放促進成花。對成枝力強的品種疏除過密枝,其余緩放培養結果枝組。春季,對主枝兩側有空間的繼續刻芽,促發小的短果枝。夏季,對主枝背上新梢采取連續摘心、拿枝變向等方法,緩勢成花。秋季,把所有大枝全部拉平。
進入盛果期后,圍繞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要重視疏除和縮剪外圍的大枝和結果枝組,重點加強結果枝組的培養和更新復壯,調整好枝果比,防止內膛光禿和結果部位外移。
2.4 科學防御低溫凍害
春季低溫凍害是影響大櫻桃授粉受精和產量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可采取如下防御措施:一是萌芽至開花前果園澆水,推遲花期3~5 d;二是開花前,全園噴施1次碧護、天達2116、蕓苔素、PBO等生長調節劑,提高大櫻桃抗性,保護花朵,預防花期晚霜凍;三是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如遇溫度驟降至0 ℃以下發生霜凍時,在接近降霜時間(凌晨1:00-2:00)開始進行果園熏煙防霜,667 m2均不少于3~4個發煙點,持續到太陽出來為止。
2.5 精細化花果管理
2.5.1 果園放蜂與人工輔助授粉 在配置足量授粉樹的前提下,于開花前3~5 d,氣溫達12 ℃左右時,每667 m2果園投放300個壁蜂蜂繭。蜂繭裝入側面有0.7 cm孔洞的小紙盒,放置在蜂巢管的上面。蜂巢管每50個一捆,在距地面30~50 cm高處的蜂巢箱里擺放兩層,果園內每隔30 m放置一個蜂巢箱。同時,每年秋季在果樹行間種植一小片油菜、白蘿卜或白菜等開花早、花期較長的植物,春季櫻桃開花前油菜花等提前開放,防止開花前后無花源壁蜂跑掉。人工授粉采取用雞毛撣在不同品種之間來回滾動摩擦的辦法,既可采粉又能授粉,授粉次數越多越仔細,效果越好。
2.5.2 嚴格疏花疏果 結合冬春季修剪,及時剪除衰弱下垂枝、細弱枝及連續多年結果的花束狀結果枝。生理落果后,要及早疏除小果、畸形果、傷果和細弱枝上過多的果實。
2.5.3 預防裂果和鳥害 一是采取果園種草、樹盤覆蓋等措施,保證果園從果實顏色轉白至成熟土壤濕度相對穩定,遇到干旱需灌水時,采取少量多次的辦法,避免土壤忽干忽濕。二是對易裂果及成熟晚的品種,如布魯克斯、紅燈、美早等,順樹行搭建防雨棚,配合地面覆蓋塑料薄膜,可較好預防和減輕果實遇雨裂果。三是對于鳥害,最有效的辦法是在果園上方架設防鳥網。
2.6 無害化病蟲害防治
大櫻桃病蟲害較輕,主要針對流膠病、穿孔病、褐斑病及蚜蟲、桑白蚧、果蠅等采取綜合防控措施,一般年份噴藥3~4次即可。一是秋冬季徹底清園,清除枯枝、落葉、雜草,剪除病蟲枝等,降低病蟲基數;二是萌芽前,全園噴布1次4~5 °Be石硫合劑,消滅越冬病蟲;三是生長季節,根據病蟲發生情況決定用藥品種和時間,且以采果后噴藥防控為主。對于近年發生普遍的果蠅,除果實采收后及時清理裂果、病蟲果及殘次果集中處理外,從品種成熟前7~10 d開始,園內放置糖醋液(糖︰醋︰果酒︰橙汁︰水=1.5︰1︰1︰1︰10),每500 mL糖醋液中再加入5 g豆腐乳或滅蠅靈,對于誘殺果蠅成蟲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