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評:
當代形式主義備受推崇,傳統的山水圖示難免被邊緣空置,部分專家學者或者有點影響的畫家,對傳統筆墨嘗采取不屑一顧的姿態,經典的“三遠”漸離畫家視線,甚至成為集體無意識。但傳統的厚土仍然產生巨大的向心力,一些有遠見的畫家仍然堅持“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李振偉能堅守傳統的審美規制,既重視筆墨精神,又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其山水從傳統走來,推演明清二代,上追宋元。作者以書入畫,既有董玄宰和“四王”的造型意識,又取趙孟頫青綠山水之致,并努力向現代山水圖示過渡。形體散而不亂,厚重穩實,氣息靜雅溫和。若注意形體與筆墨細節處理,以及整體的氣勢統一,則更上層樓。
——歐陽逸川(《中國書畫》雜志編輯)
創作感言:
我的學畫經歷可謂一波三折。幼時就愛摹寫圖畫,中學之后對古詩文辭頗感興趣,并“承庭訓,知古之名士文皆重于一時,便欲以文經世”。進入大學以后,我從臨摹“元四家”起手——可能是得于地域和老師的緣故,同時也符合自己的氣質,因此臨習不輟,略有心得。其間一直沒有間斷古文辭的學習創作,對繪畫理論方面也多加關注,研讀中國美術史。南北兩京的轉換,實踐理論的跨越,使我的視域和認知更加開淘,但一直沒有消泯的是文氣。讀研期間,我對董其昌和“四王”的學習比較集中,一是其與“元四家”一脈相承,二是董對筆墨的注重和“四王”更加成熟的繪匭程式便于把握。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逐步融入了自己對繪畫圖式的理解與作品內在意境的追求,努力尋求一種文雅、溫潤的格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