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高
碭山地區蘋果炭疽葉枯病主要發生在金冠、秦冠、嘎拉、喬納金等品種上。該病發生流行速度極快,危害極其嚴重。該病既可危害葉片,造成全樹葉片脫落,也可危害果實,使果實失去商品價值。通過加強果園管理,采取多種有效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
1 炭疽葉枯病發病主要特點
初發病時葉片上分布多個干枯病斑,病斑初為棕褐色,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斑擴展迅速,1~2天內可蔓延至整張葉片,2~3天可致全樹葉片干枯脫落,枯葉顏色發暗,多呈黑褐色,如同火燎水燙般。當病斑較小、較多時,病葉的癥狀酷似褐斑病的癥狀。受害果實果面出現多個直徑2~3毫米的圓形褐色凹陷病斑,病斑周圍果面呈紅色,病斑下果肉呈褐色海綿狀,深約2毫米,自然條件下果實病斑上很少產孢,與常見的蘋果炭疽病的癥狀明顯不同。
2 發生流行特點
在碭山地區,蘋果炭疽葉枯病發生在7—8月份高溫高濕雨季連續陰雨天氣轉晴后。該病主要發生在金冠、秦冠、嘎拉、喬納金等品種上。該病發生流行速度極快,雨后2~3天可使全樹葉片干枯。該病既可危害葉片,造成全樹葉片脫落,也可危害果實,使果實失去商品價值。
3 蘋果炭疽葉枯病防治存在問題與對策
3.1 存在問題
(1)果園密度大,樹體通風透光不良。造成果園濕度大,有利于炭疽葉枯病發生和蔓延。
(2)防治手段單一,綜合防治能力差。抓不住最佳防治時期,盲目用藥現象普遍發生。
(3)農藥選擇不合理。在病害防治中過分重視治療劑效果,忽視保護劑作用。治療劑連續使用次數太多,使許多病害對農藥產生抗性,效果不顯著。
(4)由于環剝較重,樹勢衰弱。或果樹負載量過大,個別果園腐爛病嚴重發生,對該病抗性差。
(5)偏施氮肥。有機肥施用較少,果樹微量元素缺乏。生理性病害進一步加重。目前,缺鈣、鋅、鐵現象較為普遍。
3.2 防控對策
(1)加強果樹的栽培管理。提倡配方施肥,幼果期重視補充鈣肥,合理負載,重視蘋果夏剪,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及時排除果園積水,提高果樹的抗病能力。
(2)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重視前期防治,壓低前期病菌基數,防止病菌大量侵入。①鏟除越冬病菌:蘋果萌芽前,噴施1次100~200倍的硫酸銅液或其他殺滅性較強的鏟除劑,鏟除在枝條和休眠芽上越冬的病菌。②定期噴藥保護:從5月下旬開始,交替噴施波爾多液和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類藥劑,每10~15天1次,在每次出現超過2天的連續陰雨前,保證葉面和枝條都處于藥劑的保護中。③提前或補噴藥劑:7—9月份雨季,根據天氣預報,如果上次噴藥后7天左右再出現連續陰雨天氣,要在降雨前噴藥保護,如果降雨前沒有及時噴藥,可在連續陰雨間歇期補噴代森錳鋅、吡唑醚菌酯類或波爾多液。病害發生后,要及時清除落葉,帶出園外滅菌處理,樹體噴藥殺菌。及早摘除病果,避免過多消耗樹體營養。
(3)幼果期不用或少用油乳劑、高滲劑和容易刺激果面的農藥。落花后35天左右,若有凍害、多雨、高溫天氣,幼果容易產生果銹,若噴頭壓力過大、蟲害嚴重易加重果銹發生,應注意防范。
(4)推廣抗病優質蘋果新品種,更新老果園易感葉枯病品種,對郁閉果園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