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騰飛 朱海洋 孔臻 趙占周
《農民日報》編者按 這個季節,晶瑩剔透、新鮮水靈的葡萄成為了水果攤位上當仁不讓的主角。葡萄是許多人喜愛的水果,除了酸甜美味的口感,人們更期待能吃得安全放心,而這同樣也是葡萄種植者的追求。怎樣既能有效防治各類葡萄病蟲害、又盡可能地減少農藥用量,不少地方摸索出了好辦法。現重點介紹三個典型經驗,同時請專家來講授科學用藥經,希望為讀者提供有益借鑒。
1 “打傘”“穿衣”巧防護
——金果園合作社葡萄減量用藥有一套
這些天,四川省金堂縣趙鎮金果園紅提專業合作社的葡萄熟得正好,一串串玲瓏剔透的夏黑、美人指、陽光玫瑰等各色品種掛滿了枝頭,引得遠近不少游客前來采摘。在這里采摘鮮食葡萄,不光品種多、風味佳,更重要的是品質安全放心。這得益于合作社有一套獨特的用藥經,既能有效防控病蟲害,還能大大減少農藥用量。
走進金果園合作社,只見近百畝的葡萄園上方都架起了開放式的透明大棚,既能有效地給葡萄遮風擋雨,又不影響采光透風,猶如給葡萄撐起了一把“保護傘”。“可別小看這項措施,葡萄很多病害都是因為接觸雨水,用大棚來避雨,可以有效減少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等病害的發生。”該合作社社長蔣德軍向記者介紹說。
不光有“保護傘”,記者看到,很多葡萄都穿著“防護衣”。一個個白色的“傘袋”猶如給葡萄披上了“披風”,這樣可以避免太陽直射到果粒,保護葡萄免受日灼病和熱灼病的侵害。還有些葡萄上套著紙袋,既能防蟲,也可以在噴灑農藥時起到防護作用,減少葡萄果實上的農藥殘留。
再看腳下,葡萄地上都鋪著一層銀色的地膜,這又是干什么用的呢?“這是雙色反光地膜,正面的銀色可以增加葡萄的光合作用,趨避蚜蟲,反面是黑色,可以起到控草保濕的作用,有了這個地膜,雜草就很少了,基本靠人工拔除就可以了,這樣基本就可以不用除草劑了。”蔣德軍解開了記者的疑團。
應對葡萄蟲害,合作社則用黃板、光誘頻振式殺蟲燈和性誘劑來當武器,三者功能不同,各有各的分工——黃板用來對付蚜蟲和薊馬,殺蟲燈可以誘殺鱗翅目、鞘翅目等害蟲,性誘劑則專門誘殺斜紋夜蛾和甜菜夜蛾的雄成蟲。蔣德軍告訴記者,一開始的時候蟲量很多,殺蟲燈誘殺的害蟲有百余頭,通過這些高效“武器”的運用,現在蟲量少多了。
植物免疫誘抗劑的使用是該合作社減少農藥使用的另一個秘密法寶,在噴灑農藥的時候配合使用幾丁聚糖生物農藥,可以使葉片更厚、光澤度更好,增強樹苗自身的抗病能力。“植物跟人是一樣的道理,體質好了抵抗力增強了,自然就會少生病,也就能少吃藥。”蔣德軍堅持認為,對于葡萄病蟲害防治來說,預防是最主要的,也正是為此,他竭力為葡萄創造一個好的生長環境。
避雨防病、地膜控草、三誘殺蟲、誘導免疫……正是由于多種綠色防控技術的運用,金果園合作社種植的葡萄整個生長期只需要在掛果前打3~4次藥就可以了,相比傳統的葡萄種植,至少能減少一半的用藥次數和用藥量,而且,使用的農藥中有三成是生物農藥,有力地保障了葡萄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這讓蔣德軍有著充足的底氣向顧客推薦:“我們的葡萄摘下來就可以放心吃,絕對沒問題。”
2 葡萄體質好 自然用藥少
——美人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嫁接物聯網技術種葡萄
幾年間,周邊葡萄種植風起云涌,市場競爭也隨之激烈,但沈月芳卻毫不為銷路發愁,憑借良好的口碑與品質,她所種的葡萄近年來聲名鵲起,在市場中已逐漸站穩腳跟。細說秘訣,沈月芳認為在于精細化與精準化的管理。
8月上旬,記者來到位于浙江蕭山的美人紫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只見滿眼蒼綠的葡萄架上掛滿葡萄,令人垂涎欲滴,與別地不同,這里每個葡萄棚內都掛著一個金屬盒,上面寫著“信息采集節點箱”,再仔細看,棚內還能尋得不少傳感器。
高品質葡萄的秘密就在于此。公司負責人沈月芳告訴記者,基地成立于2006年,起初她就鐵了心要走高科技道路,專門邀請浙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作為技術依托單位,還聘請了多名葡萄專家,組建一支專業化的技術研發隊伍,全面負責技術的優化、集成、應用和創新研究。2009年,以傳感器為基礎的物聯網技術,正式“嫁接”美人紫。
“葡萄最怕雨淋,淋雨后常容易發生黑痘病、灰霉病等病害,鋼管連棟大棚的建成,集成了避雨栽培技術,可大大減少病害。”沈月芳說,去年基地安裝了智能電動卷膜機系統,一改過去人力操作,現在無論是遠程,還是本地都可控制電動搖膜機完成自動卷膜,“不僅節省工時,還能實時保證葡萄在最佳的環境內生長。”
為了形象比喻物聯網技術對葡萄的作用,沈月芳打了個比方:有了舒適的環境后,再輔以農業生產智能化監測控制技術,精細化和精準化管理條件下,葡萄樹的體質大大增強,生病的概率低了,自然就能少用藥。
分布在棚內的眾多傳感器是核心,它可實時采集和存儲其所在地點的各種土壤和環境參數,包括土壤的溫度、濕度、pH值,以及空氣濕度和光照度等,這些數據既可為精準調控葡萄栽培提供科學依據,還能為消費者提供生產履歷。
如果說沈月芳的葡萄是手機“種”出來的,其實一點也不為過,因為當傳感器采集而來的數據超過系統預先設置的限制時,系統將自動開啟報警功能,并以短信的方式,告知相關管理人員,便于對農作物的生產管理。
與這些傳感器搭檔的是全自動的噴滴灌控制系統。與傳統的控制柜控制噴滴灌的方式不同,這一系統接入遠程信息化控制平臺,只要用手機或電腦,就可直接控制噴滴灌系統,做到全程智能化數控肥水,且實現高效節能環保。雙劍合璧之下,管理自然更精細與精準。
沈月芳告訴記者,從整套系統100多萬元的投入來講,確實是筆不小的投資,但從長遠利益看,她覺得非常值得。從2009年應用這項技術以來,如今效益已初顯,具體表現就是節工、節水、節肥和增產,一來一去,每年可增加效益五六十萬元。
“單從農藥上說,利用物聯網技術后,因為病害大大降低,這里的葡萄后期生長已基本不用農藥,可減藥三成以上,而化肥也大多用酵素來代替。只有品質與口感上去了,品牌的影響力打造才有了基礎。”說話時,沈月芳正指揮十幾名工人裝箱,看到今年的葡萄又持續暢銷,她的信心也更足了。
3 錢家村給葡萄開“綠色處方”
江西省橫峰縣龍門畈鄉錢家村是遠近聞名的葡萄種植基地。眼下葡萄陸續進入成熟期,由于前段時間連續降雨,雨后的高濕、悶熱讓方圓千余畝的基地面臨著病蟲害的威脅,村民鄭魯訪的60畝葡萄園也不例外。
“這是前期霜霉病留下的后遺癥。”望著眼前被病蟲害破壞的葡萄葉,鄉農技站站長黃波儼然是個“葡萄醫生”,他拿起手中的筆馬上開出藥方,“這是最安全的用量,嚴格按照上面的比例進行配制,葉面、葉背及植株的上下部都要噴灑均勻。”他仔細叮囑鄭魯訪。說話間,農戶蘇代福拿來了一根葡萄枝,只見還未成熟的葡萄掉粒嚴重。認真“號脈”后,黃波給出了“診斷”——這是常見的白腐病。隨后,他又開出了治病“處方”。為減少施藥和病蟲害對葡萄品質的影響,黃波還給大家送來環保紙袋,不多一會兒,棚內的葡萄全穿上了“紙衣裳”。
為種出真正的綠色葡萄,錢家村可是動足了腦筋。開綠色處方、給葡萄穿上環保安全的“紙衣裳”都是錢家村種植綠色葡萄的關鍵環節。除此之外,蓋網、石灰防治、全程播撒有機肥、土壤深層添加復合肥,整個種植過程既確保葡萄的鮮甜口感,又保證了環保綠色。為推動綠色葡萄種植,該村成立了葡萄種植合作社,通過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有效提高了農戶的組織化程度。錢家村綠色葡萄的品牌優勢越發聲名遠播。“嚴格按照綠色處方,強化科學合理施藥,不僅提高了用藥效果,而且減少了農藥污染,實現真正的綠色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邱貴田說。
4 應對葡萄病害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
病害是葡萄生長過程中的主要威脅。進入8月,北方的降雨明顯多了起來,露地栽植的葡萄有的剛開始果粒膨大,有的接近轉色成熟。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房枯病、褐斑病、水罐子病、酸腐病等病害也進入盛發時期,其中尤以霜霉病和白腐病發生最為嚴重。然而,很多果農因為不了解病害發生的規律,沒有提早預防,等到發病了再手忙腳亂地防治,不僅很難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還會增加農藥的使用量。
其實,應對葡萄各類病害,預防方為上策。因為侵染性病害有一個侵染、發病和再侵染的過程,往往發現病斑的時候已經是病害后期了,此時采取措施很難見效。所以提早做好預防,不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減少農藥使用的關鍵。
這就需要我們正確認識葡萄的生長規律、病害的特點、天氣對葡萄和病害的影響等,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有針對性地提前采取措施。同時要注意有主有次,重點控制住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和房枯病等主要病害,及時驅鳥殺蟲,合理施肥,就可以有效減少酸腐病、水罐子病等次要病害的發生。
4.1 葡萄霜霉病
喜歡水和幼嫩的器官,病菌對銅離子、嘧菌酯等敏感。
(1)適合發生的條件:涼爽有水滴的陰雨天氣,枝葉生長快且密,透風透光差。
(2)防控關鍵:波爾多液或嘧菌酯+銅制劑,和 [惡]唑·霜脲氰交替噴施,預防病菌侵入,10天左右一遍。控制新梢生長,控施氮肥,盡量提高果園通風透光度。
(3)噴藥技巧:重點噴嫩葉,力求均勻。避免葉面上有水滴的時候噴灑。
4.2 白腐病
葡萄果粒轉色期開始,尤以解袋后盛發,有傷口更容易侵染,病菌耐銅,但對福美類、克菌丹等硫制劑敏感。
(1)適合發生的條件:含糖高的果粒,高溫高濕悶熱天氣,冰雹、暴風雨、鳥啄蜂咬造成傷口后更容易發生。
(2)防控關鍵:轉色期開始,噴施苯醚甲環唑或丙環唑+福美雙,嘧菌酯或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解袋后用苯醚·丙環唑或吡唑醚菌酯+丙環唑涮果。同時注意驅鳥防馬蜂啄咬果粒。
(3)噴藥技巧:重點噴果穗和果粒,選擇優質的藥劑和劑型,避免劣質藥劑對果面的傷害。
總體來講,在果粒轉色以前,多陰雨天氣,重點防控霜霉病,噴施以波爾多液或其他銅制劑為主,和嘧菌酯、 [惡]唑·霜脲氰、代森錳鋅、霜脲錳鋅等殺菌劑交替或混用;悶熱天氣注意炭疽病、褐斑病等,噴施苯醚甲環唑、丙環唑、福美雙、吡唑醚菌酯等;轉色期開始,防控重點轉為白腐病,兼治霜霉病、酸腐病和炭疽病等,解袋后立即用苯甲·丙環唑或嘧菌酯+苯醚甲環唑涮果,然后,視天氣和病情噴藥防控,并做好驅鳥防蟲工作。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