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麗
摘 要:幼兒教育是人類最早接受教育的階段,是基礎教育的奠基階段,對人的發展和國民素質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在多年的幼兒教育中結合素質教育的背景和要求,提出了個人的幾點教育建議和認識。
關鍵詞:新環境幼兒教育研究
幼兒教育身心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其目的是使幼兒得到完整的發展,在體力、認知、社會性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協調發展。幼兒教育要把培育兒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育重點,要從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的高度審視幼兒教育的目標,樹立新的兒童觀和教育觀,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培養幼兒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創建多元化的教育環境
幼兒的認知是基于外界環境的不斷變化而發展的,幼兒動作的內化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依賴于兒童成長環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對幼兒的教育重點應放在環境的創設上,努力創建多元化、多樣式的教育環境,為幼兒的良好發展與成長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間。實踐證明,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參與意識,促使他們在動手操作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獲得感性認知。作為幼兒教師,應經常組織評選“好孩子”、“好寶寶”的教學活動,通過文明班級和優秀寶寶的評選活動,增強幼兒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他們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利用各種不同形式的活動來創建相應的成長環境,有利于幼兒在活動中明白淺顯的道理,從而形成講文明、懂禮貌、樂于助人的精神品質。
二、提高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可以打破班級與年齡的界限,以混合活動的形式,使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相互交流、共同游戲,促使他們在活動中懂得如何與不同年齡段的小朋友交往和交流。在活動中,幼兒可以通過對其他幼兒的觀察與模仿,豐富自己的語言,拓展自身的行為。更主要的是幼兒在混合活動中,能體驗到不同角色的變換,體會到不同角色的差異。
三、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幼兒教育應是創造型的而不是傳遞型的,幼兒教育不應只限于向兒童提供社會已形成的觀念、知識、技能,同時還應為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探索機會的環境,引導他們去思考、去嘗試、去發展,去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兒童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意義,體驗到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愉快,激發起求知欲和主動學習的熱情。教學游戲化,就是一種創造型的教學模式,謀求的是幼兒園的教學具有游戲般的形式與趣味,追求游戲的境界。適合兒童的游戲多種多樣,如體現集體主義精神的活動,如拔河、接力、集體表演、跳繩等,孩子通過活動,能感到自己是集體當中的一個成員,自己落后,就會影響整個團隊。這種游戲利于培養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增強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開展表現孩子個體能力的活動,如起床疊被、刷牙、洗臉、背歌謠、搶答問題、畫畫比賽等,不僅能培養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更能培養幼兒獨立自主的精神。幼兒園開展的各種表演會、演講會、故事會、兒歌大賽,都會激勵孩子爭強上進。
多讓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受教育,應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識。目前我國的家庭結構,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的厚愛與殷切期望,遠遠高于孩子所能承受的程度。因此,相當多的兒童雖然知識技能掌握較好,但學習能力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責任感;社會適應性差,缺乏獨立管理自己的能力。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應該是幫助學習者會學習,學會生活,具備不斷學習的態度和能力,積極適應社會生活的態度和能力,這是當今幼兒教育所面臨的新課題。
四、加強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
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應只是簡單地增設教學環節,更不是用心理教育替代原有的教學活動,而是將教學活動中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針對幼兒的心理特征及其發展需求,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的教育作用,切忌疏忽兒童的心理反應,忽視教材中的心理因素,因此,我們要在幼兒的游戲活動或教學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游戲本身就具有訓練幼兒各種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功能,如果再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當中,那么將如虎添翼。當然,并不是所有游戲都能實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滲透。
五、幼兒犯錯后應注意批評的方式
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是每個人的希望,幼兒也是如此,但是因為他們的年齡較小,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雖然對于犯錯的幼兒我們要進行批評,但是批評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教師和家長都認為幼兒年紀小,沒有自尊心,其實這種想法大錯特錯。幼兒的自尊心非常脆弱,一旦受到挫傷,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修復,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例如,當孩子犯錯后,首先應肯定幼兒的優點,然后耐心地、態度和藹地告訴他們處理問題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怎樣的,切忌完全否認幼兒的所有做法,更不能讓所有人都知道幼兒所犯的錯誤,這樣反而會更加挫傷孩子脆弱的心理,不利于他們今后的健康成長與發展。總之,幼兒教育作為一切教育的起始十分關鍵,因此,作為一名幼師,在教好幼兒的同時,更要注意“育”好幼兒,以此保證幼兒健康成長。
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育專家指出,興趣是成功的第一動力。把這個觀點運用到學習中,那就是說,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會去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才會取得優異成績。在女兒很小的時候,我發現她對看書很感興趣,于是我就刻意引導她,激發她看書的熱情。我除了不停地給她提供對她有用的讀物外,還經常給講有關名人名家的小故事,既提高了她的興趣,也激發了她的學習欲望。于是,在我的引導下,孩子的學習興趣很濃厚,學什么也快,得到了幼兒園老師的一致好評。
上述這些只是平時教育心得的點滴,幼兒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每個孩子都是充滿希望的朝陽,每個孩子都是未來社會的棟梁。我相信,只要我們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都能取得成功,走向輝煌。幼兒階段是人生的奠基階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啟蒙教師,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現在的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以取得成功,這是對現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提出的一個更新層次的要求。
總之,幼兒教育不但要傳授給幼兒一定的文化知識,培養其基本技能,更要關注幼兒的情感和能力的培養,把培養幼兒的基本素質作為教育的中心任務。
參考文獻:
[1]王振宇等主編.新編幼兒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