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蔬菜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雜草的防除是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據觀測,中耕除草往往要占整個菜田管理用工的30%~40%,而采用化學除草不僅可以防除菜田雜草,而且能節省除草用工、減輕菜農勞動強度,不失為投資少、見效快的措施。但使用除草劑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適期施藥。菜地化學除草,大多采用土壤處理法,但必須在播種前或播種后發芽前進行,施藥時間以雜草初生階段效果最好,如果當雜草長至9~12厘米或分蘗期以后再施藥就防效差或無效。值得注意的是:噴施土壤處理的除草劑后,土壤中會有少則一周多則一年或更長時間的殘效期,這種殘效期會引起一些后茬蔬菜種子不發芽或發芽后死苗的現象。因此,菜地前茬嚴禁使用磺酰脲類及咪唑啉類除草劑,更不宜使用會毒化土壤的西瑪津、伏草隆等除草劑。
注意用藥時間。氯樂靈、敵草胺、除草醚、撲草凈、施田補均屬于土壤處理除草劑,其主要通過雜草的幼根和幼芽吸收而產生效果。抑制雜草生長,一般在作物出苗前或定植前施用。對莖葉處理的除草劑,是通過雜草的莖和葉吸收到植物體內而破壞其分裂組織,用藥時間以在禾本科雜草3~6葉期為宜。
土壤細碎、濕潤。土壤處理要求地面平整、土壤細碎濕潤,以創造讓雜草萌發的良好條件,使雜草萌發一致便于集中藥殺,從而達到一次用藥殺死大部分雜草的目的。在用藥時應考慮菜地土質,如黏性土質對除草劑有吸附作用,這類田施用除草劑除草時藥量應適當增加,而瘦田、沙性土質田塊用藥量要酌情減少。土壤處理除草劑必須在雨后或澆水后噴藥,即土壤含水量在20%~30%時噴藥效果好。
注意劑型。菜地施用的除草劑一般都加入了不同的助劑,如溶劑、乳化劑、濕潤劑、懸浮劑和穩定劑等,這些助劑的加入會提高除草劑的除草性能,但也增加了產生藥害的可能性。一般來說,菜地應盡量避免使用乳油、懸浮劑、煙劑和片劑類型的除草劑,防止對蔬菜產生直接或間接藥害。
均勻噴霧??蓾裥圆畹某輨┤菀壮霈F沉淀現象,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經常搖動,保證均勻噴霧,否則藥箱下層的藥物濃度過高,容易產生藥害。在施用莖葉處理劑時,要求噴施的霧點要細,以增加藥液均勻度和與雜草葉面的接觸時間,提高防治效果。莖葉處理劑如果在用藥后4小時之內遇雨,則需補噴。
在設施栽培區要減量用藥。采用保護地設施栽培的蔬菜,棚室內氣溫及土溫均較高、濕度大,藥效發揮快,不僅在施用除草劑時要及時通風透氣,而且用藥量也應比常規露地栽培的蔬菜田減量20%~30%,以免造成棚室內蔬菜發生藥害。
及時覆土。有的除草劑如氟樂靈易揮發,噴藥后要及時覆土或混土2~3厘米,以防光解失效。見光易失效的除草劑,不宜在陽光下曝曬,用藥后必須馬上覆土,其他類型的除草劑一般要保護好土表藥膜,施藥后忌混土和踐踏,否則會破壞已在地表形成的具有除草效果的藥膜層。
盡量施用殘效期短的除草劑。根據不同蔬菜品種和生長期長短,一般以選用持效期適宜的化學除草劑為好,以減少農藥殘留污染和對后茬蔬菜的危害,并且要注意化學除草劑對蔬菜的特殊敏感性,如黃瓜、萵苣對撲草凈、氟樂靈敏感,芹菜、胡蘿卜對敵草胺敏感,韭菜、大蔥等百合科蔬菜及菠菜對除草醚敏感,而且這些作物對前茬用過這幾種除草劑的田塊也很敏感,應注意避免施用和接茬。
防止污染。保護地栽培蔬菜和大棚蔬菜應盡量避免使用有強烈刺激氣味的除草劑。有的除草劑飄移污染或對容器的污染十分嚴重,如在蔬菜地上風2000米內、下風500米內使用2,4-D丁酯,均可危害蔬菜。噴施過2,4-D丁酯的噴霧器,即使清洗得很干凈,也會傷害蔬菜。
(湖南省沅江市農業局 李翠英 郵編:4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