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星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對氣象的關注度逐漸升高。氣象局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加強預防災害的能力,在保證人民的生命財產不受侵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結合山西省氣象局氣象科技服務的發展現狀,對科技服務在預防災害服務中發揮的作用進行全面分析、探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講述了科技服務要以公共氣象為發展方向,通過創新體制與觀念,使組織結構能夠協調發展,進而在農村建立公共氣象災害防范體系,以便加強氣象災害的防御能力。對促進科技服務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氣象科技;問題建議;科技發展
一、引言
利用氣象科技服務這一孵化器,逐步把專業氣象服務、電視天氣預報、12121氣象信息電話、氣象短信、防雷檢測與工程等項目,培育成氣象科技服務的支柱項目,取得了市場優勢和發展的主動權,為氣象科技服務穩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我國氣象部門對社會開展氣象科技服務業務始于上世紀80年代中期。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充分利用現代高科技最大限度地向社會全方位輻射氣象信息,為人民群眾生活工作需要提供氣象保障。氣象科技服務為國民經濟發展、防災減災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氣象科技服務發展現狀
氣象科技服務工作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氣象科技產業,服務內容涵蓋專業氣象服務、“12121”氣象信息電話、手機氣象短信、電視天氣預報、防雷技術服務與工程及與有關傳媒合作傳播氣象信息服務等服務項目,氣象科技服務的不斷發展,一方面有力地支持了氣象基礎業務,穩定了職工隊伍,促進了氣象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自身不斷發展壯大,成為氣象事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氣象科技服務發展中存在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氣象科技服務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發現目前氣象科技服務還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定位存在誤區
思想解放、觀念轉變的程度跟不上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不符合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和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的要求,對發展氣象科技服務工作的認識仍然僅僅停留在彌補事業經費不足上,缺乏長期發展的意識和思維。
2.氣象科技服務體制不規范
氣象科技服務體制不完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運行機制缺乏新的突破,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不夠,經營理念、管理方式落后,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要求。政企界面不清,政事職責不分,事企工作交叉,執法、管理和服務的主體不清楚、目的不明確的問題十分突出,不利于氣象事業的健康發展。
3.氣象科技服務體系不完善
相對于氣象基本業務體系,氣象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進展仍然緩慢,認識仍需統一,不少規律仍在摸索,不適應新形勢下氣象科技服務工作的需要,不適應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的需要。
4.人才匱乏問題制約氣象科技服務發展
多學科專業技術人才缺乏,水平高、力強、善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匱乏,人才匱乏問題已成為制約氣象科技服務新一輪大發展的瓶頸問題。
5.氣象科技服務總體科技含量低
科研開發機構不健全、科技經費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技開發的針對性不強等,氣象科技服務的質量和效益偏低,氣象科技服務產品的競爭力和服務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四、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1.轉變理念,加快發展
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成果提出公共氣象新理念,并將科技服務納入了公共氣象服務和氣象基本業務的范疇,為科技服務發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新形勢下要改變以往“純創收”的觀念,把科技服務當作氣象基本業務的一部分,象抓基礎業務一樣抓好科技服務。將科技服務發展理念由原來單純追求經濟指標增長轉變到“依法、規范提高科技服務內涵、科技含量和隊伍素質,從而建立和諧目標體系,用‘好統領‘快”上來。
2.營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要繼續加大宣傳和行政執法力度,讓社會公眾增強氣象防災減災意識,查處社會上擅自轉播轉發氣象信息、違法開展慶典和防雷工作的行為。在認真履行法律法規賦予氣象部門行政管理職責的同時,也為科技服務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3.強化內部規范化管理
要建立健全科技服務相關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確保科技服務工作科學、規范和高效。
4.加強人才培養,提高科技服務隊伍素質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關鍵,氣象科技服務也不例外。只有抓住這個關鍵,才能快速發展,才能可持續發展。一是將氣象科技服務從業人員納入全局實施人才戰略的范疇;二是在加強培訓,不斷提高隊伍素質的基礎上,重點選拔和培養好懂氣象、會經營、善管理、廉潔奉公的氣象科技服務帶頭人,懂市場、會開拓的經營人才,以及懂氣象、知市場、會研發的專門技術人才;三是要研究制定符合氣象科技服務特點的人才評價標準和方法,完善相應的考核管理制度。
5.提高科技服務質量和科技含量
一要認真抓好科技服務現代化建設,目前是要進一步把氣象影視平臺、氣象聲訊平臺、氣象短信平臺、雷電預警平臺、專業服務平臺等建設和完善好,使之能與部門內、外的現代化建設水平相配套;二要組織人力,投入財力,不斷加強氣象科技服務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工作,以科技推動氣象科技服務又好又快發展;三要加大對氣象科技服務產品加工和制作的創新力度,促進氣象科技服務產品向“深、廣、細、活”方向發展,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斷提高科技服務的綜合能力和整體效益。
6.建立民眾氣象質量服務評價制度
建立氣象服務反饋制度,并將反饋結果公布在網上,讓民眾對各種氣象服務產品的準確性、時效性進行客觀評價,提高民眾的參與度。以民眾的需求為主導,不斷調整氣象服務產品,加強科技服務效益。農民一直以來是需要被照顧的弱勢群體,要想減少因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需要政府和社會的支持。為了使公共氣象網絡信息服務可以快速進入農村,應構建健全的信息服務平臺,解決信息發布難的問題,在農村構建信息傳播隊伍,努力將氣象科技服務做好,減少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在對氣象災害的防御知識進行宣傳時,尤其是要加強對農村雷電防御知識的宣傳。為了使氣象災害的信息預警機制能夠更加完善,可以在突發性或是重大氣象災害到來時建立快速的發布預警信息的“綠色通道”。
五、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加強處理突發氣象災害的能力,提高檢查應急預案的執行能力,山西省氣象局進行籌劃,根據預設方案,派出應急小組,在出事地點迅速建立應急氣象站,對氣象的實施數據進行收集,并將數據信息及時傳回氣象局,氣象局將立即發布氣象數據,使預期交過得以實現。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