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國良
與網絡的無邊界、衛視的大覆蓋相比,城市廣電的優勢在于貼地生存、向下延伸,如何踐行這種媒體理念,各級城市廣電都在苦苦探索。
一、“下基層”活動要“有規模、持續辦”
城市廣電要提高競爭力,一是辦好品牌節目,二是搞好品牌活動。
與網絡媒體天然性的互動優勢相比,傳統媒體的互動性更多體現在走出去,到現場與受眾面對面互動溝通。一個個遍布城市各處的社區,成為城市廣電最終貼地生存的基礎支點。
石家莊廣播電視臺2014年以來策劃推出了“公益社區行”,持續舉辦,逐漸形成了品牌活動集群。“公益社區行”每項內容都圍繞百姓需求展開,健康養生、交通安全知識普及、法律咨詢、精彩文藝演出、互動游戲、聽眾問卷調查、獎品派送、主持人見面會等各種活動與頻道、頻率的定位和欄目緊密結合,具有極其強烈的接地氣特性。
二、持續“下基層”,反哺節目內容和平臺形象
1.把錄制現場設在社區;
2.建立了新聞線索收集平臺;
3.催生了在全國業界有影響力的品牌廣播;
4.樹立了媒體人的貼近性意識;
5.成為本臺其他活動借力推廣的支點。
三、今后的提升方向:
1.提升策劃水準
要加強單個公益事件的策劃、運作、宣傳。
2.與新聞節目緊密互動
活動平臺也是新聞爆料、新聞線索收集平臺,應該強化新聞采集意識,實現社區新聞資源線索利用的最大化。
3.加大創收力度
要實現“活動生成節目、節目促進活動、活動產生效益”的共贏局面,從活動單純的短消息類新聞報道階段,向孵化出新的節目樣態邁進,進而形成一個全新領域的創收平臺,讓城市廣電的創收困境有突破之道。
總之,在新媒體沖擊、央視和衛視臺擠壓、省臺地面頻道圍攻的嚴峻形勢之下,城市廣播電視臺唯有“深耕本土”才是安身立命之本,一定要實現緊貼地皮生存、扎根本土崛起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