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建立良好的社會聯系能促進身心健康。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人們在二十多歲時結交一些高質量的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會感受到更多幸福。
研究人員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采訪了222名二十多歲的大學生,10年后又對其中的133名參與者進行了訪談。在這10年間,參與者通過記日記的方式記錄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社會交往情況。20年后,研究者通過在線調查的方式詢問了這些現年五十多歲的參與者的心理感受。分析結果顯示:在二十多歲時,頻繁的社會交往有益于今后的生活,因為它有助于人們建立今后的人際交往集合,也有助于理清人們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地位。在這個年齡段,人們會遇到來自不同背景、擁有不同觀點和價值觀的人,學習如何更好地駕馭這些差異,會讓參與者在中年時期更幸福。
發表在《心理與衰老雜志》上的這項研究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青年時期廣交益友,對中年以后的情緒健康會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