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犬者3個行為準則
在決定飼養犬只之前,要認真考慮—下,自己是否能完全履行一個養犬者應盡的義務。如果有顧慮,可以暫時推遲養犬計劃。而一旦決定養犬,就要嚴格執行養犬者的行為準則。
行為準則之1:持《養犬許可證》的養犬居民每年必須攜犬至當地畜牧獸醫站注射一次狂犬病疫苗。
行為準則之2:不要任意購買、接觸、收養來路不明的無證狗。
行為準則之3:要加強對狗的飼養管理和日常調馴,用狗鏈約束狗,給兇猛的狗戴上口罩,以免自己的愛犬闖禍。
發現“狂犬”怎么辦
如果主人發現所養的狗出現狂犬病征兆(如精神沉郁、舉動反常、狂暴不安、意識紊亂等)時,要及時報告獸醫等相關部門進行妥善處置。更重要的是,不能再把狗帶到公眾聚集的場所去,以免傷人,擴大傳染面。如果發現了有異常表現的流浪狗,要及時報告相關部門或者報警。對患狂犬病的動物,都應立即捕殺。對患狂犬病動物尸體應焚燒或遠離水源深埋(2米以下),不得剝皮和食肉。
被犬傷后3個處理步驟
第1步:判斷傷情
情況1
與動物僅有普通的接觸或喂養動物,只是被舔,皮膚部位完好:不需要進行處理。
情況2
皮膚被咬傷或抓傷、或皮膚破損的傷口被舔:需要處理傷口,接受診療。
第2步:緊急行動
具體行動
處理傷口:①用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比如自來水)沖傷口;②用20%的肥皂水(也可用肥皂)或其他弱堿性清潔劑清洗傷口;③重復第①②步至少15分鐘 。
立即撥打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電話進行咨詢。可通過撥打114或上網等方式查到電話號碼。
盡快趕往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衛生院等國家許可的有醫療資質的疫苗接種部門。
第3步:醫生根據傷情處理
情況1
皮膚被輕咬或者僅有輕微抓傷或擦傷而無出血:由醫生處理傷口,接種狂犬病疫苗。
情況2
皮膚被咬傷或抓傷有出血、或皮膚破損的傷口被舔、或黏膜被動物體液污染:由醫生處理傷口,在傷口周圍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動免疫制劑,接種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