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立娜 李東東
非法經營危險化學品行為不僅破壞市場經營和管理秩序,還因行為人非法儲存、運輸、灌裝等行為具有較大安全隱患,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必將造成嚴重損失和惡劣影響,因此相關部門應引起充分重視。筆者僅以北京市某基層檢察院2015年上半年辦理的6件9人為例進行闡述。
一、案件的主要特點
一是涉案危險化學品多為民用燃氣和成品油。上述案件中,有3件系非法經營成品柴油或汽油,2件系非法經營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僅1件系非法經營氧氣、乙炔等工業用氣。這些油氣均列入我國《危險化學品名錄》,均為易燃、易爆物質。
二是涉案人員多未經專業培訓,經營場所無安全設備。上述9人中,僅有1人具備危險品運輸押運員證,其余8人均未經過培訓,屬于非專業人員。同時,涉案場所多無必要的安全設備,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如,2008年12月至2014年4月,犯罪嫌疑人邱某、張某在北京市某區一農村出租院內,使用一輛普通貨車運輸、銷售氧氣和乙炔非法牟利,院內和車內均無安全設備和消防設施,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
三是犯罪地點多隱匿于農村生活區。上述案件中,有5件嫌疑人將危險化學品存儲在農村院落,其中4件的作案院落同時用于自家生活,另1件經營場所為農村地區一廢棄工廠內,同樣民宅集聚,社會危害性極大。如,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犯罪嫌疑人董某在其住宅農院內放置兩個油罐用于銷售柴油和汽油。其家附近村民均未發現該院出售成品油,周邊建有大量民宅,人員密集。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受證據、定性等問題影響打擊難度較大。此類案件作案手段隱蔽且犯罪嫌疑人均是作坊式經營,一般沒有完善的賬目,即使被查獲,犯罪證據也很難收集。同時,由于法律法規不盡完善,對于掛靠經營現象,難于定性。
二是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不力。此類案件的行政執法機關為城管執法部門,但城管執法部門缺乏內部移送操作規程,以往通常對該類案件僅作行政違法行為處理。
三、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法律宣傳教育,提高經營者、出租房主等群體的守法意識和安全意識。燃氣辦、安監局等職能部門加強安全教育,禁止經營者出租、出借或借用危險化學品經營資質,禁止燃氣公司、油站等單位向沒有運輸、銷售資質的個人或者單位出售危險化學品。要求房屋出租者加強對租戶的監督,發現違法情況及時報案。
二是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形成網格化監管體系。建議城管執法部門聯合市政、公安、安監、政府、村委會等,定期對轄區內經營危險化學品的企業、沿街店鋪、出租房屋、用貨單位和個人進行定期的摸底調查,及時發現并查辦違法行為、消除安全隱患,形成常態化的監管體系。
三是敦促有關部門建立、完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城管執法部門對構成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司法機關對不構成犯罪但應予行政處罰的案件及時移交行政執法部門并建議行政處罰。
四是完善立法,提高打擊犯罪力度。有關部門對掛靠、證據認定等司法實務問題加強調研,及時完善法規,增強打擊精度和力度。
(作者單位:1.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檢察院; 2.中國石油管道呼和浩特輸油氣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