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黎明
摘 要:隨著計算機、移動電話等電子設備的廣泛運用,貪污賄賂案件呈現出了智能化和隱蔽化的特點,電子數據在這類犯罪過程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同時,新刑事訴訟法的實施,使得電子數據在反貪偵查過程中發揮著發現線索、突破案件、證明犯罪的重要作用和作為獨立證據的地位已得到法律認可,這對反貪偵查工作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關鍵詞:電子數據;取證技術;偵查
一、電子數據的概念
關于電子數據的定義,刑事訴訟法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學界普遍認為,電子數據是以電子形式表現出來的數據信息,其核心在于記錄數據的方式而非內容。從這個層面來說,電子數據就是指經由計算機技術、電信技術、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及系統生成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信息數據,是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發展而出現的新的證據形式。
與傳統證據形式相比,電子數據易于保存、容量大、傳輸迅捷,除具有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的特征之外,還具有虛擬性、易損性、多樣性等特征。
二、電子數據在反貪偵查中的作用
電子數據在反貪偵查中越來越凸顯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像一把新鑰匙,開啟了反貪偵查的另一扇大門。
(1)電子數據運用是深入推進反腐敗工作面臨的新要求。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科技影響著社會方方面面的工作,職務犯罪特別是貪污賄賂犯罪智能化、隱蔽化、群體化、跨部門化的特點日益明顯。當前,在我國的反腐敗工作逐步深入的形勢下,要想贏得現代化條件下反腐敗斗爭的勝利,就必須適應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形勢,就必須充分準確及時地運用電子數據。
(2)電子數據運用是檢察機關發現線索、突破案件、證明犯罪的必由之路。隨著網絡博客、微博等網絡平臺的興起,反貪案件線索來源日益拓寬。無論是短信收發、通話聯系,還是日常消費、資金轉賬,這些都會留下電子痕跡,貪污挪用和行受賄犯罪也不例外。大量電子數據證據的出現,極大地拓展了反貪偵查部門的工作方法。初查階段,偵查人員通過調取存儲于金融機構、公安、房產等單位數據庫中的電子數據,全面掌握涉案對象基本情況,梳理社會關系,獲取犯罪證據并明確偵查方向。突破階段,審訊人員在對電子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可以綜合運用審訊謀略和技巧,有效擊潰對象心理防線,打破審訊僵局并推進案情進展。偵查終結時,獲取的電子數據證據可與書證、鑒定意見、證人證言和犯罪嫌疑人供述等其他證據相互印證,有力指控犯罪。2013年4月,在辦理王某受賄一案中,通過對其手機的電子數據的提取和恢復,在鎖定王某受賄犯罪證據的時候,還發現了王某私刻單位公章行為,據此通過偵查,最終以兩罪提起訴訟。
(3)電子數據運用是新形勢下實現貪污賄賂案件偵查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職務犯罪日益呈現出智能化、隱蔽化等特點,同時,隨著新刑事訴訟法的實施,傳統的“打持久戰”的偵查思路、“由供到證”的偵查模式,“依靠經驗、直覺判斷”的偵查決策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而電子數據的運用推動偵查思路向“快速精確打擊”、偵查模式向“由證到供、證供互動”、偵查策略向“數據分析、科技支撐”轉變,實現貪污賄賂案件偵查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電子數據在反貪偵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電子數據立法不夠完善,缺乏有力指導。雖然新《刑事訴訟法》將電子數據新增為法定證據種類之一,第126條也明確規定了偵查中專門人員的適用制度,但仍未對電子數據收集、提取、審查等作出詳細明確的規定,難以全面、有效地對電子數據工作加以規制,從而導致缺乏具體的操作標準和實施規范。筆者認為,有必要對電子數據證據的范圍,在立法上作列舉式的概括,并針對各類典型電子數據證據的特點,制定相應收集、提取、審查制度,以適應職務犯罪偵查對電子數據需求的合法性和客觀性。
(2)偵查理念和電子數據運用意識落后。實踐中,反貪偵查人員受傳統偵查理念的影響,對電子數據的積極作用和運用措施的認識還相對落后,加之受電子數據立法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和規范不科學等客觀因素限制,致使電子數據工作浮于表面,偵查人員不敢用,缺乏深入分析研判、指導辦案的綜合運用。這些都嚴重影響電子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降低其法律效力和證明力。
(3)缺乏精技術善偵查的復合型人才,不能形成合力。電子數據的收集、固定、鑒定和保全措施必須依靠專業技術人員,需要借助專門設備和技術手段。而多數偵查人員網絡和電子通訊等專業知識相對匱乏,缺乏既精技術又善偵查的復合型人才,偵查人員不知道在案件的實際偵破過程中,如何充分發揮出電子數據作用。技術人員大多涉及案件較少,對偵查活動的知識欠缺,致使對獲取的電子數據分析研判工作仍停留在程式化的技術分析層面,不能有效取舍和關聯,造成了電子數據獲取、分析和運用的脫節,將科技手段轉化為最現實的偵查力能力不強。
四、檢察機關開展電子數據工作建議
(1)完善電子數據工作相關制度。電子數據證據的取證活動對于主體、程序、范圍、時效等方面有著特殊要求,檢察機關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有必要制定系統的電子數據取證操作規范,明確取證原則,對偵查活動中涉及的電子數據證據搜查、扣押、勘驗檢查、鑒定和保全等措施以及非法證據排除加以規制。
(2)樹立電子數據取證是常規偵查措施的意識。手機、電腦、網絡等已經深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職務犯罪活動與電子產品和網絡的使用密切相關,偵查工作與技術的聯系越來越多,特別是電子數據取證技術已經成為常用的偵查措施之一。要把電子數據取證技術當成常規的偵查措施來運用。
(3)在職務犯罪偵查部門設立負責電子數據取證專門機構,加強偵查與技術的合力。電子數據作為一種特殊證據,具有很大的易變性,一旦操作不規范,可能造成重要證據流失,電子數據容量巨大、內容繁雜,哪些與案件相關,只有案件偵查人員最清楚。因此,要在偵查部門建立專業電子數據取證工作室,承擔電子數據的搜集和固定,偵查技術人員通過電子數據的固定、分析等技術措施,對案件的偵查情況進行了解,從而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有價值的材料。
(作者單位:河南省三門峽市人民檢察院職務犯罪大要案偵查指揮中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