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養老金與證金、匯金救市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是被A股暴跌所要挾的救市行為,而養老金入市更多的是一種主動參與資本市場改革紅利行為
養老金與證金、匯金救市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是被A股暴跌所要挾的救市行為,而養老金入市更多的是一種主動參與資本市場改革紅利行為。
投資可能意味著虧損,而不投資無異于虧損。在風險與收益的天然矛盾面前,養老金最終選擇了前者。8月23日,國務院印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辦法明確: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這意味著醞釀時日之久的養老金終于要將真金白銀投向A股市場。
由于養老基金實乃群眾的養命錢,它不是理財基金,更不是風投基金,而是保障基金。也就是說養老金投資的底線在于絕對安全。正是底線思維的羈絆下,按照此前政策規定,養老金只能用來購買國債和存入銀行專戶。然而,追求穩定收益的另一面則是養老金年均投資收益率不足2%,如果扣除通貨膨脹率后,其實際收益率為負。
與此同時,由于轉制成本和歷史欠賬等原因,我國養老金面臨巨大缺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早在2012年,時任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就預測,2012年到2050年期間,養老金體系資金缺口約為39萬億元,該預測后被媒體廣泛引用。 如何確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是社保體系建設不可回避的問題。特別是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呈“未富先老”和“快速變老”的局面,進一步加重了社會保障基金的支出壓力。
然而,全國社?;鹄硎聲谕顿Y股市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2014年,社?;鹗找媛蔬_到了11.43%,超過同期通貨膨脹率9.69%。事實上,反觀美歐等發達國家,資本市場都成了養老金配置標的。
美國社?;鸬氖袌龌\作模式使各類社保基金成為股市上最大的投資者。雖然股票資產在聯邦政府養老金計劃占比僅為9%,但地方政府及企業雇主發起的養老基金大多投向股市。典型的如以最為成功的401K計劃為例,長期獲得了6%以上的年平均回報率。英國為了實現高收益,養老金不僅投資于構成倫敦股市《金融時報》100種股票指數的大公司,甚至還可以投資于藝術品和外國期權合同。
日本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養老基金—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這也讓其成為日本股市最大的投資主體。該養老基金目前擁有130多萬億日元的金融資產,用于投資股市的資金最多可達約40萬億日元,持有的股票市值約為30萬億日元,占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總市值的5%。
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一度因為其保守的投資策略為人所詬病,其資產的三分之二是債券,而且主要是國內債券。截至2013年3月底,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資產配置的59.6%在日本國債,14.05%在日本股票,9.44%在外國債券,11.91%在外國股票。
當然,金融危機之后,各國社?;鸸墒型顿Y損失慘重,迫使有關國家重新審視股市投資問題。即為,養老金投資必須要保證安全盈利,投資業務不能只關注風險最小化或利潤最大化,一定要兼顧這一對互相對立的目標。
如何去平衡這一目標,其關鍵就在于投資股市的比例權重。毫無疑問,30%的紅線拿捏是正確恰當的。因為30%的股市配比不僅是家庭配置資產的公認的實踐理論,國內外理財專家亦即將此標準奉為經典教材案例標準,而且有利于避免資本市場的波動風險。
之所以,我國養老金不敢殺入A股,其根源莫過于中國資本市場還不成熟,始終未走出大起大落的怪圈。目前A股隨著國企改革熱點消散,市場信心再度瀕臨崩潰。特別是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言論再起,外圍市場大幅下挫。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養老金入市短期內對股市并無實質影響。主要原因則是養老保險基金從縣市到省級的資金歸集困難重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此外,不少人認為實際入市資金很難突破萬億。
其實,養老金與證金、匯金救市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是被A股暴跌所要挾的救市行為,而養老金入市更多的是一種主動參與資本市場改革紅利行為。其最大的意義就是釋放對未來我國資本市場強烈看好的意愿。換句話而言,養老金這種賦予全體人民利益,并有國家主宰的資金,假如連本國的資本市場的都不看好,那么如何撬動中國高儲蓄率的家庭資產呢?
前不久,人民幣大幅度貶值被視為股指大幅下挫罪魁禍首。然而,近年來,日元持續貶值并未致使日本股市下移,反而日本股市屢創新高。這背后恐怕日本政府極力向外界展示的信心有莫大關系。
與其說是養老金入市是為了避免資產跑不過通貨膨脹,倒不如說是給中國A股注入一劑堅定看好的穩定劑。(本文由騰訊·財經觀察提供)
30%
如何去平衡這一目標,其關鍵就在于投資股市的比例權重。毫無疑問,30%的紅線拿捏是正確恰當的。因為30%的股市配比不僅是家庭配置資產的公認的實踐理論,國內外理財專家亦即將此標準奉為經典教材案例標準,而且有利于避免資本市場的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