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桂
漫步在加拿大花園城市溫哥華的街頭,你不經意間就會邂逅一個街心花島或是街角花園。最能打動你的不是“綠影披拂,花色潤眼”,而是在花畔豎立的一個記錄性標牌:此處,是被××志愿者承包種植的花園,是他向生活遞交的一份“城市作業本”。
1994年,溫哥華市政府為了促使過往車輛減速,于是在快樂山居住區的許多十字路口,修建了一些交通環島和街角拐彎弧線地。
約翰是曼尼托巴街和14街交叉路口處的街道園藝工人,一天清晨,他把一袋肥料隨意堆放在街角拐彎的弧線地段,準備過些時候在那兒栽種些灌木。恰巧,在附近居住的芭比要去海邊度假。臨行前,她清理鳥籠,把鳥吃剩的葵花子順手撒在肥料堆上。沒想到,葵花子卻順著雨水鉆進這塊肥沃的土壤里,并且生根發芽。當芭比度假歸來,看到一棵棵碧綠的葵花秧迎風而立,她欣喜萬分。在芭比和約翰的共同管理下,一朵朵金黃喜人的葵花盛開,同時,這次偶然也締結了他們之間美好的婚姻……
此后,市政府便接二連三地接到附近市民的電話:“是否可以把其他十字路口處的交通環島和街角拐彎處的空地也種上花草呢?我們愿意義務承擔,不需要政府花一分錢!”看到對此事感興趣的人還真不少,政府就決定把它立為一個試點項目,于是,一個叫“綠色街道項目”的志愿者活動開始運行。
為了給街道貢獻一點綠色,任何人都可以到市政府報名承包一個花園,你可以只料理一個月,一個夏天,或者一兩年,甚至是十幾年;政府每年為志愿者免費提供兩次種子、肥料。
市民親切地把這個項目叫作“城市作業本”——因為每個成年人內心都懷有一個再當一回孩子,手執畫筆,伏在作業本上涂涂畫畫的夢想。更何況,這個作業本的本體是清新潤澤的土壤。于是,老人、孩子、情侶……紛紛手執農具,耕耘園土,搭架竹篾,澆水施肥,投身到這場生機勃勃的活動中。
2006年,政府又在網站上發布相關信息,聘請園林設計師開設園藝培訓班,舉辦各種講座和聚會。更多人被吸引加入到這個項目中來,不只是因為喜歡園藝,更熱衷于這件事帶來的豐富的人際交往。看,春時水仙、郁金香;夏日百合、玫瑰;秋令芍藥、海棠;冬來,雪沐芳草……隨著四季流轉,芬芳不斷,“城市作業本”的數目也在不斷增加。迄今為止,已有近500家“城市作業本”在溫哥華街頭展示著自己獨特的風采。
(摘自2015年3月15日《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