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庸 馮友蘭
萬里長征,辭卻了五朝宮闕,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絕徼移栽楨干質,九州遍灑黎元血。盡笳吹弦誦在山城,情彌切。
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杰。便一成三戶,壯懷難折。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待驅除仇寇復神京,還燕碣。
抗日戰爭時期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分別由北京、天津幾經輾轉顛沛至長沙,最后到昆明,聯合成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薈萃了當時中國最可稱道的一批知識分子,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仍做出了光偉的成績,得一時風氣之盛。
1938年7月3日,當時的教育部命令各校呈校歌、校訓,10月,西南聯大常委會成立“校歌校訓委員會”,聘馮友蘭、朱自清、羅常培、羅庸、聞一多為委員,馮友蘭任主席。10月30日,校歌校訓委員會開會,羅庸提交校歌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