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a寫意
上世紀 70年代末生。曾經的外企職業經理人,今天的自由撰稿人、專欄作家。著有散文集《你有權以自己的方式長大》。
我始終相信,這些工具是代替不了郵件的,為什么?因為它們太方便了。
郵件江湖
2012年,我尚在上一家公司工作,有一天,意外地收到了一封郵件。郵件是供應商的分包商發的,收件人是供應商的項目負責人,而我,則在“抄送人”一欄里。
這當然不是一個失誤。在郵件里,分包商歷數了供應商工作的不合理、不專業之處,供應商負責人在第一時間內做了回復,而我,是在他回復的第二天才收到郵件的。
因為供應商將我從“抄送人”里刪掉了,而分包商在回復他的回復時再一次固執地將我加了進來。他下定決心要讓我從頭到尾見證這場“撕逼”,當然有他的目的。
而我的選擇當然是一言不發。下一次選擇供應商的時候,我想必會對現有的供應商打一個問號,但是否會如分包商所愿地轉而選擇他呢?
不會。因為他是一個用郵件罵甲方的人。
在稍成規模的企業里,發郵件是一門武功。一封流轉數周、囊括幾十人的郵件背后的故事,不亞于一場宮斗大戲。除了如上常常被用來做施壓、邀功、防患使用的抄送以外,還有更加可怕的獨門暗器——秘密抄送。想象你和某人的溝通背后,全都有一雙看不見的眼睛,這雙眼睛可能來自于你的老板、下屬、宿敵……是不是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但也別過于擔心,老江湖們自有辦法在任何時候保持滴水不漏,就如同身懷內功的高手,哪怕睡著的時候,每一個毛孔也是醒著的。
在郵件的江湖里,暗礁很多,需要逐個小心避開。例如這一個:已閱自動回執。這玩意好比發郵件的人安裝在你的郵件系統里的一個監視器,讓你在出事的時候沒辦法用裝糊涂的語氣回答:“哦,那封郵件,我還沒來得及看呢。 ”對付這一招的辦法是設置手動回執,然后在系統詢問你“要不要發回執給對方”的時候,果斷選擇 NO!
還有更陰險的:閱后自動刪除。我對郵件還沒玩熟的時候就被這一招陰過。事后想找那封做證據用的郵件,可怎么也找不到了。經高人提醒,才知道對方十有八九是用了這一招。從此以后我都會同時在郵件里做“本地”和“系統”兩個備份,本地備份自動存儲每一封發給我的郵件,然后定期被我用國家檔案管理一級條例刻入光盤,人在盤在。
和三年前不同的是,現如今,很多的工作溝通通過微信或 RTX,很多時候在手機上就解決了。但我始終相信,這些工具是代替不了郵件的,為什么?因為它們太方便了。
我懷孕后期有一段時間在家辦公,后來發現穿著睡衣辦公效率很低下。于是我每天早上像上班一樣洗澡、化妝,穿上全套辦公西服,關上書房門坐在電腦前。果然,感覺又找回來了。所以說,形式主義,在工作中,始終是有存在的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