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競輝



中國國家圖書館2002年出版的《中國國家圖書館藏青銅器全形拓片精品集》全部采用珂羅版技術印制,顯示了珂羅版技術的獨特優勢。
該書是在國家圖書館收藏的700余種青銅器全形拓片中選出來的。種類有鐘、壺、卣、觚、觶、角、爵、燈、爐、量等百余種。為我們研究了解當時社會發展、重大事件、生活習俗提供了極其珍貴和不可多得的佐證材料。其中多有端 方、阮元、潘祖蔭、羅振玉、陳介祺等收藏家的舊藏。還有很多奕志、吳大澄、韓惠洵、章鈺等人的題簽、題跋。加之絕大部分出自全形拓高手周希丁之手。這就使該書集欣賞性、藝術性、收藏性于一體,再加之用珂羅版技術制版,宣紙原大印刷,手工鈐蓋印章。
為什么該書在眾多的復制方法中選擇了珂羅版技術,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珂羅版技術的來龍去脈和獨特的優勢。
為保護那些具有高度藝術價值或歷史價值、科研價值的書法、繪畫作品,常常會由文物部門組織專業人員從事書畫復制工作,書畫作品的復制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人工臨摹法、照相復制法、木版水印法、珂羅版法、膠印和數字印刷法。相比較幾種復制技術而言,珂羅版復制法在復制要求、復制技術方面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珂羅版是清朝光緒初年由日本傳入中國,并被大量用于中國畫的復制。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浩瀚如海的歷史文物及當代畫家杰出的藝術作品,這都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財富。字畫在我們這個國家,代表著一種崇高的民族文化,有著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珂羅版共分為四道工序制作,即照相、修版、曬版、印刷。一、照相技術復制過程中,利用照相機進行拍照是目前幾家珂羅版印刷單位普遍采用的一種獲得印刷軟片的辦法。此種辦法可以使原稿層次、色彩真實而逼真地反映出來,且層次和色彩的損失率可人為控制在最低限度。
珂羅版復制法,即珂羅版印刷,又稱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藝的一種。1852年英國科學家塔爾博特發現經過鉻酸鹽處理的明膠膜層曝光后表面會發生硬化的現象,1867年至1871年間德國慕尼黑攝影師阿爾貝特根據這一原理,以玻璃版基用于實際印刷,從而發明了珂羅版印刷。
珂羅版印刷經歷了單色制作、雙色套印、多色套印到多色接版套印的發展過程。經過人們不斷加以改進,這種傳統的印刷技術越來越科學化,同現代科技與設備相結合,進行電腦掃描、制作,電子分色機自動分色,其復制效率和復制質量大大提高,縮短了復制周期,滿足了廣大書畫愛好者的收藏愿望,同時,加強了珍貴書畫作品的流傳。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些珂羅版技術印制的青銅器拓片的具體的例子吧。
1.毛公鼎珂羅版拓片(134厘米×67厘米)。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物,道光末年出土于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由作器人毛公(廠音)得名。直耳,半球腹,矮短的獸蹄形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銘文32行499字,乃現存最長的銘文:完整的冊命。銘文共五段:其一,此時局勢不寧;其二,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內外;其三,給毛公予宣示王命之專權,著重申明未經毛公同意之命令,毛公可預示臣工不予奉行;其四,告誡勉勵之詞;其五,賞賜與對揚。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圖1)
2.散氏盤珂羅版拓片(134厘米×67厘米)。散氏盤,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有人認為作器者為,又稱作人盤。傳清乾隆初年于陜西鳳翔出土。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內容為一篇土地轉讓契約,記述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并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后記載舉行盟誓的經過,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清康熙時,揚州徐約齊以重金購自歙州程氏,后又歸于揚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鑄此盤,也有銘文拓本傳世。嘉慶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壽時,新任兩江總督阿毓寶從揚州鹽商購得此盤貢入內府。歷經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遜清內務府清查時,發現于養心殿庫房。1935年散氏盤隨清宮其他文物移交北平故宮博物院,抗戰時曾南遷,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圖2)。
3.青銅爵杯珂羅版拓片(70×46厘米)。爵是我國最早出現的青銅禮器。在《說文·鬯部》中有“爵,禮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的記載。目前,最大的青銅爵群出土于殷墟的婦好墓,有各種形式的爵四十件。其中一件爵杯的銘文上記載了爵的用途為“用獻用酌”,說明了爵是飲酒之器。青銅爵是在夏代晚期開始出現的,當時的形制還帶有陶爵的特征,器壁較薄,表面粗糙,沒有銘文。這一時期的爵都是扁體,截面呈橄欖形,平底。商早期的青銅爵是夏代晚期爵的形式的延續和發展,也是扁體平底,流稍有加寬,尾部多數較短;商代中期的青銅爵基本上都是圓體爵,器壁大多加厚。這時期還出現了大量有柱的爵;到了商代晚期,青銅爵的造型趨于成熟,流和尾的長度比例較為接近,在以前,的上端是不加裝飾的,而此時開始進行裝飾;到了周代,青銅爵上的紋飾更加復雜,三足普遍加長,造型更加優美(圖3)。其他幾個青銅器珂羅版拓片就不做詳細介紹了。
綜上所述,珂羅版復制技術在復制青銅器全形拓片方面有其獨特的優越性。而且復制品與手拓原件極其相似,達到幾可亂真的程度。既可以在上面題跋、鈐印,也可以裝裱懸掛。珂羅版復制技術既是文物保護的有力工具,其復制品也是收藏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藝術珍品。(責編:雨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