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洪波
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關鍵是要抓住和解決根本問題。近年來,大竹縣堅持問題導向,著力解決一些干部理想信念樹得不牢、執行擔責落實不力、為民公仆情懷不深、遵規守紀意識不強等問題,著力推動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態。
把“信念特別堅定”貫穿始終,解決“理想信念、政治立場不牢”問題。當前,一些黨員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偏差,迫切需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為此,我們抓實理論教育,舉辦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會、“三嚴三實”專題講座及黨政領導干部讀書班活動,強化了理論武裝;抓黨性教育,深入開展“講規矩、守紀律、樹形象”主題教育活動,增強領導干部的規矩意識、擔當意識、奉獻意識;抓法紀教育,把憲法法律、黨規黨紀列入各級黨組織中心組和縣委黨校必學內容,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抓道德教育,引導領導干部自覺做到“三自三慎”,即自尊、自愛、自強,慎獨、慎初、慎友。
把“干事特別擔當”貫穿始終,解決“履職擔責、執行落實不力”問題。當前,一些領導干部“為官不為”現象盛行,“怕”、“蔫”、“躲”、“靠”現象突出。針對這一現象,我們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大膽重用難題面前敢闖敢試、矛盾面前敢抓敢管、風險面前敢擔責任等“六類干部”,實行“正向淘汰”;鮮明激勵導向,建立黨員關懷救助資金、基層干部因病返貧救助資金、農村干部專項資金和大學生村官創業基金;鮮明問責懲戒導向,推行縣管干部日常紀實管理、經濟責任審計、干部監督聯席會議等制度,嚴肅問責“四無班子”、“四無干部”。
把“作風特別務實”貫穿始終,解決“踐諾重行、真抓實干不夠”問題。當前,一些領導干部精神不振、不思進取,影響了黨委、政府在群眾中的威信。我們制定出臺改進工作作風“十三項規定”、公務接待管理辦法等制度規定,構建起務實管用的長效機制;持續整頓突出問題,深化正風肅紀和“9+4”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定期公開整改落實情況,接受群眾監督和評判;創新服務平臺載體,搭建千名干部下基層、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雙向互動網絡、電視公開承諾踐諾、政務服務公開辦理和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四平臺一評價”體系,構建起聯系服務群眾新常態。
把“為民特別真心”貫穿始終,解決“宗旨意識、公仆情懷不深”問題。為破解部分領導干部“群眾觀點”不牢的問題,我們在聯系服務群眾上下功夫,推行縣鄉村組“四級聯動”民事代辦、民情代訴“雙代”服務、干群換位交心日、逢場天集中服務等舉措,針對性地做好政策咨詢、解釋和落實工作;在為民辦事上下功夫,近兩年投入資金2500萬元,辦理路燈不亮、道路不通、就醫就業困難等社區民生實事216項;在維護民權上下功夫,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法律服務進百村”、“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和信訪問題大排查、大化解、大接訪等活動,依法維護了群眾合法利益。
把“紀律特別嚴明”貫穿始終,解決“遵規守紀、廉潔從政不嚴”問題。當前,少數領導干部在執行民主集中制度、黨內生活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我們加大制度建設力度,出臺領導班子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制度、黨員領導干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等制度辦法,形成了閉合的制度體系;加大制度執行力度,組建13個巡回督導組,重點對招投標、土地出讓、國有資產轉讓等領域監督檢查,推動制度落地見效;加大違紀違規查處力度,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被中國社科院中國廉政研究中心確定為全國唯一縣級調研基地。
(作者系中共大竹縣委書記)
本欄責任編輯:周文波